#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第七讲:竹内好与日本的“中…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七讲: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 无情的瘟疫使我们很难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七讲: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七讲: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七讲:竹内好与日本的“…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无情的瘟疫使我们很难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七讲: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

–近代日本研究中国新文学力量的兴起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徐静波



主讲人介绍: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专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困惑与感应:近代日本作家的中国图像1918-1945》等11种,译著有《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密录》,《魔都》等16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2种。曾在日本神户大学,东洋大学,京都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现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



  1934年4月,以东京帝国大学为温床,日本诞生了第一个以现代中国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团体——“中国文学研究会”,它的核心人物便是竹内好(1910-1977),那一年他才24岁,刚刚从东京帝大毕业,与他共同创建这一研究会的武田泰淳和冈崎俊夫,也是曾经的帝大学生。

  何以会在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的1934年,在日本会诞生了中国文学研究会这一组织并艰难维系了长达9年的岁月?它在当时和日后的中日文学交流史上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今天想跟各位聊一下这一话题。

  大家知道,日本与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交往历史,早期日本列岛上的居民是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早期的日本文献都是用汉字汉文记录的,10世纪前后,日本语文诞生,但受过教育的日本人,依然会阅读汉文汉诗,这一情形一直延续到了明治中后期(19世纪末)。所以那个时代,稍有教养的日本人,对于中国的文学都很熟悉。19世纪后半期,西洋文明传入日本,欧洲人研究学问的方法也渐渐为日本人所掌握,于是日本人就开始运用相对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早在1892-95年期间,就出现了儿岛献吉郎等撰写的《支那文学史》,那时中国人自己写的通史性质的中国文学史还没有,由此可知日本人很早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学的系统研究,后来在东京帝国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支那文学研究科。不过,那一时期,日本人研究的,主要是古代的、至少是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学,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几乎很少注目。

  到了1930年代初,那时的东京帝国大学支那哲学支那文学科的一批青年学生,就对这一现状很不满,他们凭着一股年轻人的激情和朝气,就打算打破这种陈旧的气氛,在中国文学研究上,开辟出一个新的局面来。那么,这是些什么样的青年人呢?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破旧么?

  冈田1933年从东大毕业,武田1931年进入东大后,因参加左翼活动而被警署三次逮捕,此后也就不去上课且未交纳学费,事实上也就终止了学业。他们两人都出生于僧侣家庭(日本的僧人在明治5年也就是1872年获准可以娶妻食肉),自幼习读佛经(佛教在6世纪中叶自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传入日本后,基本上采用汉译佛经),他从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所触及,养成了较高的古汉语阅读能力,较早就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在高中期间阅读了《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并去了一家私立学校学习现代汉语,尝试阅读胡适、鲁迅等新文学家的作品。而冈崎在高中期间,似乎对俄国更感兴趣。而竹内则出生于医师和官吏的家庭,自幼与中国并无家学渊源,他自己曾坦言,进大学后仍无法顺利地阅读古汉语(日语称之为“汉文”,包括中国的古籍和日本人用古汉语撰写的文献),甚至对中国也没有太多的关切,他之所以选择这一专业,主要是因为不必考试,进了学校,即使不怎么去上课,届时也可顺利毕业。事实上,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支那哲学支那文学科,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方。


《阿Q正传》《狂人日记》日文版


  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大概也就没有日后中国文学研究会的诞生。这里,作为该组织领袖人物的竹内好1932年的中国之行,可谓彻底改变了他本人的命运,也是中国文学研究会得以成立的最重要的机缘之一。这一年的8月,他获得了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部的一半资助,随一个学生团体经朝鲜半岛到中国来旅行,他到中国来的动机,一开始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兴趣和关切,他后来自己曾说:“我那时学籍虽然放在中国文学科,但并没有真心想要搞中国文学,对中国也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因为这次旅行有旅费的补助,便想利用这一制度来满足一下青年时期特有的放浪癖好。但是到了北京以后,我被那里的风情和人物所醉倒了。即使到了期限,我也不想回日本,请家人再寄了旅费过来,一个人待到寒风将要袭来的季节,每天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行走。我与中国的结缘,就始于这次北京之行。”[1]“于是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从此就想真心研究中国,买了若干的书刊带回来,开始了我的第一步。因为我还无法阅读汉文,于是就从现代汉语开始。”[2]

  当竹内好决心想要研究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学的时候,他们这些年轻人就立即意识到了日本学界的老旧气氛,大学的教授,对于正在发生剧烈变革的中国现状、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出现的新气象,几乎视若无睹,这使他们感到很不满。研究会核心人物之一的武田泰淳在1943年回忆说:

  “我们从学生时代开始,对汉学这样的东西抱有反感。与其说是抱有反感,不如说是完全没有兴趣。通过汉学来接触支那的文化,总不能获得满足,在感觉上也很不喜欢。倒也不是说对汉学的本质已经看得很明白,而是对由汉文所笼罩的这种气氛,由汉学所散发出来的儒教的冬烘气,怎么也无法适应。作为日本人来说,应该还有其他研究支那的途径。…于是我们在昭和九年(1934年)开始了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支那的现代文学、支那的支那学者的业绩,展开了调查。”[3]

  当然,1930年代初期,日本的文坛或研究界并非对中国的新文学完全视若无睹。事实上,在1920年创刊不久的《支那学》杂志11月号上就连续刊出了后来成了中国文学研究大家的青木正儿的《以胡适为中心的涌动着的文学革命》的长文, 1922年出版的《文学革命和白话新诗》(大西斋等编著)收录了胡适、康白情等人的作品,1920年抵达北京的基督教神父清水安三在1924年出版的《支那的新人和黎明运动》一书的第十章即为《现代支那的文学》,他虽然不是一个文学研究家,却以自己在北京的实际感受向日本读者传递了最新的信息。此后,村松梢风的《魔都》、谷崎润一郎的《上海交友录》等都或多或少披露了中国文坛的新动向,1926年7月,当时在日本影响颇大的《改造》杂志出版了夏季增刊“现代支那号”特辑,收录翻译了五四以来出现的新小说、新戏剧、新诗和评论等,应该说,时至1920年代末期,日本的文学界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文坛的新气象。但是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尤其是作为最重要的学术重镇的帝国大学内,对中国的研究基本上依然沉湎于故纸堆里。

  于是,竹内好决定联合身边的同志来创办一个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学术团体。这一想法大约产生于1933年后半期,经过数次的酝酿后,1934年3月1日在竹内好家里,举行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第一次的准备总会。决定研究会的名称为中国文学研究会,每月1日、15日举行两次例会,并出版一份研究杂志《中国文学研究月报》。

  当时研究会成员通过设在东京神田北神保町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馆内的书店,田中庆太郎开设在东京本乡的文求堂书店,以及在北京的日本友人购入了大量中国新书刊,通过这三个途径,研究会的成员几乎读到了所有当时中国出版的重要文学书刊,包括沈从文、老舍、茅盾、洪深、田汉、丁玲等的最新作品。

  期间和之后,竹内陆续结识了后来成为研究会重要成员的小田岳夫(小说家,《鲁迅传》和《郁达夫传》的作者)、松枝茂夫(中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周作人作品和《红楼梦》的译者)、增田涉(中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译者)。

  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主心骨无疑是竹内好,发起人是他,具体的经营乃至杂志的编辑也是他,1937年,竹内好经日华学会的友人的斡旋,获得了外务省文化事业部的资助,得以到北京去留学两年,几乎在同时,武田被应征入伍,作为辎重兵的一员被派往中国大陆战场。在竹内逗留北京的两年期间,杂志的编辑主要由松枝茂夫来担任,1939年10月,竹内期满归国,重新接掌了研究会的日常工作。1940年4月,《中国文学月报》在出版了第59号之后,决定自第60号起改由生活社出版发行,刊名改为《中国文学》,页数由原本薄薄的12页改为48页,对外公开发售。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和成果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举行研究例会、恳话会、讲读会等活动,就某一主题讨论介绍研究会内外人员的相关研究心得和学术信息等。第二就是出版研究刊物,对当时鲁迅、林语堂、沈从文、郁达夫等作家做了及时的介绍和评论,除了文学研究之外,对当时中国现实的社会也相当关注,蔡元培去世时,特别出版了纪念专辑。第三,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几乎所有研究会的主要成员都是翻译家,他们除了在《中国文学》上发表译作外,几乎都有各种翻译的单行本问世,比较重要的有冈崎译的丁玲的《母亲》、郁达夫的《沉沦》、巴金的《寒夜》、沈从文的《边城》等,而竹内好是日本最知名的鲁迅翻译家,以一人之力编选翻译《鲁迅文集》,可惜在完成了第6卷之后不幸去世。


《沉沦》日文版封面


沉沦》日文版


  在日本国内形势越来越严峻的1943年,竹内好为了不使中国文学研究会失去自己的独立品格,不得不忍痛解散了这一组织。在战后,曾经一度恢复,也继续出版刊物,但在1948年还是偃旗息鼓了。

  不过,中国文学研究会在近现代日本对中国新文学的翻译、介绍和研究上,影响是巨大的,在当时和战后,主要的成员都成了著名的思想家(竹内好)、文学家(武田泰淳)和翻译家(松枝茂夫)等,可谓功勋卓著。1977年,汲古书院复刻了所有的《中国文学研究月报》和后来的《中国文学》,他们在中日文学交流上做出的卓越贡献,至今仍然令人敬仰。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加藤周一与日本战后文学批评》,由北京大学的翁家慧副教授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
[1] 竹内好《孙文观的问题点》,初刊于1957年6月号《思想》杂志,《竹内好全集》第5卷,第25页,东京筑摩书房1981年。
[2] 竹内好《作为方法的亚洲•序章 我的回想》,第16页,东京创书社,1978年。
[3] 武田泰淳《司马迁•自序》,东京日本评论社1943年,此处引自《武田泰淳全集》第10卷,第3页,东京筑摩书房1971年。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文学)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 “女性天皇的上代文学” 

        王凯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讲 “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一部分)

        张龙妹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第三讲 “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二部分)

        张龙妹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第四讲 “日本中世文学的特征及其反映” 

        韦立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

第五讲 “日本近世俗文学视野中的叙事文学”

        周以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六讲 “芥川龍之介文学的魅力”

        秦刚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第七讲 “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

        徐静波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第八讲 “加藤周一与日本战后文学批评” 

        翁家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每周四(计划)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0/09/literature_episode7.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第六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项目全揭晓#今天上午“第六…

#第六届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览项目全揭晓# 今天上午“第六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法国领事馆官邸举行,快来get最新的相关信息吧→第六届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览项目全揭晓

※本展览被纳入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 日中摄影文化交流季”项目。

更多详情请参考来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展览项目全揭晓|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海新闻发布会


第六届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览项目全揭晓

今天上午第六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闻发布会在上海法国官邸,快来get最新的相关信息吧~



关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2015年由中国摄影界领军人物荣荣(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与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时任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主席萨姆·斯道兹联合发起,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经过五年的打造,摄影季已经成为了中国摄影领域不容错过的盛事,迄今已吸引了30万余名观众(2019年参观人数增长至7万)。


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0年11月27日在厦门开幕,展览持续至2021年1月3日。



“日本影汇”单元展览


每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关注一个亚洲国家的摄影境况。继印度(2019)、韩国(2018)、印度尼西亚(2017)之后,今年集美·阿尔勒将聚焦日本,由石桥财团Artizon美术馆副馆长笠原美智子女士担任学术主持,荣荣&映里策划,展览《时代的洞察-日本写真的现在》展出了川内伦子、片山真理、山城知佳子、志贺理江子四位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的日本女性摄影师的作品。


※本展览被纳入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 日中摄影文化交流季”项目。



川内伦子,《无题》选自《光晕》系列,2016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片山真理,《旁观者 #14》,2016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山城知佳子,《土之人》,2017年, 单频道高清视频装置,26秒,与2016年爱知三年展合作。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志贺理江子,《耕种者肖像》,2020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详情请参考来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展览项目全揭晓|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海新闻发布会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第六讲芥川龙之介文学的魅力…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六讲 芥川龙之介文学的魅力
# 无情的瘟疫使我们很难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六讲:芥川龙之介文学的魅力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秦刚】→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六讲 芥川龙之介文学的魅力

#关于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报名的通知#…

#关于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报名的通知# 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将于12月6日举行,网上报名将于2020年9月22日开始。请考生认真仔细阅读报名网站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考生须知》和《报名步骤》→网页链接
在JLPT官方网站可获取更多考试相关信息→网页链接

关于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报名的通知


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将于12月6日举行,网上报名将于2020年9月22日开始。请考生认真仔细阅读报名网站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考生须知》和《报名步骤》。


*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至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阅读《考生须知》、《报名步骤》和下方表格中各考点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如果手机页面未显示完整表格,请通过电脑访问


https://news.neea.cn/JLPT/1/news118.htm

开考考点名单详见下表。部分考点因疫情原因不具备组考条件,此次考试不开考。


省份

城市

考点名称

进校要求

更新时间

北京

北京

1020101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0103北京语言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上海

上海

1020207上海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辽宁

大连

1020401大连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0403大连理工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0404大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沈阳

1020601辽宁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0602 沈阳师范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广东

深圳

102230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广州

1020504广州商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天津

天津

1020701天津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0703南开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黑龙江

哈尔滨

1020801 黑龙江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重庆

重庆

1021001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山东

潍坊

1023201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济南

1021102山东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福建

福州

1024101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考试服务中心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浙江

绍兴

1021403浙江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绍兴市柯桥区越州大道958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考场)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宁波

1022701宁波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绍兴

102430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内蒙古

呼和浩特

1021501内蒙古中日友好语言培训中心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河南

信阳

1024501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江苏

苏州

1021701 苏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1702 苏州科技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南京

1022101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2102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无锡

1022801 江南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1022802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扬州

1023301扬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南通

1023901南通大学

点击查看详细要求

2020915

湖南

长沙

1021901 湖南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四川

成都

1022001 四川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江西

南昌

1022401南昌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河北

保定

1023801 保定市剑桥英语学校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山西

太原

1022601山西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广西

南宁

1023101广西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海南

海口

1023501 海南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甘肃

兰州

1023701兰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915


日本语能力测试 (JLPT)证件要求:
  • 中国大陆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携带的唯一身份证件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原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任何中国公民无论是何年龄,均可向户籍所在派出所申领身份证。特别提醒未申领身份证的青少年考生提前办理,以免影响考试。请考生确认所持二代身份证仍在有效期内、芯片信息读取功能正常、本人当前相貌无重大改变(如整容、性别改变等)。否则,建议考生立即重新申请新的二代身份证。

  • 中国香港和澳门考生必须携带有效的港澳身份证原件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原件参加考试。

  • 中国台湾考生必须携带有效的台湾地区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原件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原件参加考试。

  • 非中国籍考生必须携带有效护照原件参加考试。护照明确显示考生的姓名、本人近期照片和签字,并带有中国入境签证(中国给予免签证待遇国家的护照除外)和中国边境入境签章。


如果您的身份不符合上述条件,请于注册用户前联系报名中心咨询。
JLPT网上报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考生仅进行个人信息注册和上传电子照片;第二阶段除考生可继续注册外,按N1、N2、N3~N5的顺序依次分别开放考试名额供已完成个人信息注册与上传电子照片的考生选择级别和考点,此阶段要求考生完成预定考位和支付考费等全部报名手续。

网上报名开通时间的具体安排如下


阶段

具体步骤

日期及时间

开通日期

截止日期

报名

1.注册个人信息

2.上传电子照片

2020922

14:00

20201022 14:00

(逾期不予补报)

N1

2020928

14:00

N2

2020929

14:00

N3N5

2020930

14:00

考试前

打印准考证

20201130日 14:00

考试当天

考试日期

2020126 入场截止时间为下午13:10

考试后

成绩单

考试结束后3个月左右到达考点,各考点成绩单和证书保存时限为两年,请考生合理安排领取时间


鉴于疫情防控形势,请考生遵守所报考点的进场要求。建议不要异地报考,如考点所在地区出现疫情,不排除我们将根据当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门及考点所在学校的要求取消考试的可能。


2020年9月15日


● 在JLPT官方网站可获取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网址:http://www.jlpt.jp/cn/index.html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六讲 芥川龙之介…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无情的瘟疫使我们很难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六讲:芥川龙之介文学的魅力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秦刚



  

  非常荣幸能参与讲授“日本文学系列讲座”,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的秦刚。我担任的这一讲的主题是“芥川龙之介文学的魅力”。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不仅在日本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有极高的知名度。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阅读芥川文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重点从三个方面讲述一下心得体会。

  首先,芥川龙之介是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家,他的文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果。

  芥川龙之介出生于明治25年即1892年,死于昭和2年即1927年,终年35岁。他成人前的20年,正好是明治后期的20年,这期间日本先后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获胜,跻身于近代国家的行列。他20岁时的1912年7月,年号改元为大正,所以芥川龙之介的创作人生基本上属于大正时期。他在改元昭和的7个月后服毒自尽,被文学史家视为宣告“大正文学终结”的历史事件。因此,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文学的代表者。

  大正时期的社会文化,以“大正教养主义”、“大正民主主义”的盛行为特点,言论开放、思想活跃,都市文化与大众文化全面兴起,日本文学迎来一段黄金时期。这种文化空气的形成,尤其和出版媒体的空前繁荣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有大量的文艺刊物创办问世,芥川龙之介在大学时代就发表小说,并随即步入文坛,就得益于文艺期刊的全面崛起。他和东京帝国大学的文学同人共同创办了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成名后被称作“新思潮派”,其文学起步就是以同人杂志为平台的。大学毕业后,他在海军机关学校担任过两年的英文教官,同时在最重要的综合刊物《中央公论》上接连发表小说。之后辞去教职,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签约社员,转身为职业作家。在日本,作家通过写作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大阪每日新闻》在芥川龙之介1919年入社时的发行量为50多万部,而8年后在他离世之年,发行量已增长到130多万部。销量大幅上升的报纸和不断涌现的各类刊物,为这位大正文坛的明星作家提供了展示文学才能的舞台。例如,他为1918年创刊的童话杂志《赤鸟》创作的《蜘蛛之丝》等多篇童话,在1919年创刊的《改造》上发表的《将军》、《河童》等小说,都成为他的代表作品。芥川的同窗、作家菊池宽于1923年创办的期刊《文艺春秋》,也成为他发表创作、连载评论的重要阵地。芥川龙之介故去数年之后,《文艺春秋》还创设了芥川奖。

  出版媒体的发展,文艺创作机制的成熟,文学读者群体的形成,为优秀作家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条件。也可以说,是时代打造了芥川龙之介,他的创作正是“大正教养主义”时代的文化成果,他的作品也必然成为表达和记录这个时代的文本。在类型多样的芥川龙之介的创作中,“历史小说”是一个主要的类别,既有《罗生门》为代表的以平安时期为故事背景的小说,也有集中再现江户时期或明治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片段的作品群。然而,即便是这类“历史小说”,其本质是关于历史的一种文学方式的话语叙述,这些文学话语是在大正时期的文化语境中生成出来的,它们所参与建构的其实仍然是大正时期的历史文化。

  第二个方面,我想强调的是,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是以汇通东西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现代性文学。芥川龙之介深晓西方文艺,是一位具有高超的文艺鉴赏力和世界性的文学眼界的作家。

  他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读中学时英语和汉文成绩在同年级中无人可敌,进入第一高等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还系统学习过德语,自修过法语,在青年时期就用原文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艺经典。就读东京帝国大学时他选择攻读的是英国文学科,完成的毕业论文是《威廉·莫里斯研究》。从小学到大学,出生于东京的芥川龙之介走过的是明治末期西化教育体制所铺就的一条知识精英的培养之路。

  在他死后留下的遗作《某傻子的一生》里,开篇处他回顾了就读“一高”时,在东京日本桥的丸善书店翻阅西文图书的情景:“那是一家书店的二层,二十岁的他攀到书架边的梯子上正在搜寻新书。莫泊桑、波德莱尔、斯特林堡、易卜生、萧伯纳、托尔斯泰……/不觉间已是日暮时分,但他还在专注地读着书脊上的文字。那里并排摆放的与其说是书,不如说就是世纪末本身。尼采、魏尔伦、龚古尔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豪普特曼、福楼拜……”这个场景里罗列出的一长串的西方文学家、思想家的名单,最直观地体现出他20岁时对世界文学的广泛涉猎。成为作家之后,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和汲取在他的作品创作中更是随处可见。

  比如他的名作《竹林中》的故事素材,虽然主要来自于《今昔物语集》,但经过学者的细致研究,发现这篇作品的构思,有可能借鉴了法国13世纪传奇《蓬蒂厄伯爵的女儿》,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长诗《指环与书》,以及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的恐怖小说《月夜黄泉路》等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元素。因为芥川龙之介擅长在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中得心应手地撷取滋养,所以比较文学视角的研究一直是芥川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芥川龙之介短篇集《竹林中》、秦刚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芥川龙之介对西方文化的阅读和吸纳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他对自己的定位并非“小说家”,甚至也不限于“作家”或者“文学家”,他真正的志向是“艺术家”,因此提出过“艺术至上”的文学主张。而且对文学之外的西方戏剧、美术、音乐、宗教、哲学等,都有广泛的兴趣。在他的创作中,“东方与西方”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文学主题。比如,被分类为“切支丹物”的日本天主教题材作品《奉教人之死》、《诸神的微笑》等,还有“明治物”即以明治开化时期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开化的杀人》、《舞会》等等,再现的就是东西方文明的相遇和交汇的历史现场,有的作品探究了超越东西的终极价值的追求,有的作品揭示了东西文化碰撞下的分裂与矛盾。他在绝笔之作《西方之人》中,将耶稣作为西方精神、现代精神的化身,并将自我的人生投射在耶稣身上,这是他的毕生文学的终极之作。“东方与西方”的主题,归根结蒂其实就是关于何为现代性的追问。

  在东西方文化遗存中广收博采,行走于时代文化的峰巅,这样的现代意识及文学实践,正是他的作品能够跻身20世纪世界文学经典行列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方面,我想列举的就是这位日本作家与中国之间的深厚缘分。受益于成长在养父家的家风的影响,芥川龙之介自幼嗜好阅读,其中最吸引他的就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的日译本,他曾将《西游记》列为儿时第一爱读之书。中学时他开始时时品读《唐诗选》,徜徉于中国古典诗文的世界,甚至一度有过成为汉学家的梦想,大学期间他听过汉学家盐谷温讲授元曲《西厢记》的课程。在大正时期的青年作家里,芥川龙之介是公认的汉学修养最高的一人。自然,在他的创作中有很多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例如《黄粱梦》、《杜子春》、《尾生之信》、《秋山图》等等。此外,也有《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马脚》等以现代中国为故事空间的作品,其中一部分小说的素材,来自于芥川龙之介1921年春夏间的访华经历。

  1921年3月底至7月中旬,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派遣,以中国观察员的身份访问中国,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访了上海、南京、长沙、北京等10多个城市,这是他生前仅有的一次海外之行。回国后执笔完成的游记先在《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之后,于1925年结集出版成《中国游记》。这部《中国游记》近年来在中日两国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去年年末,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使用8K超高清影像拍摄的电视剧《异乡人 上海的芥川龙之介》,受到中日影迷的热议。而对《中国游记》的全面解读,对芥川龙之介访华的重新评价,正是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在中日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焕然一新、成果丰硕的一个领域。芥川龙之介当年观察中国的“他者之眼”,为中日双方留存下回顾历史、反观自我的“镜中之像”。

  以上,我从三个方面概述了芥川龙之介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与知性所代表的大正时代,正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在他短暂人生的后半程,还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爆发和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等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其中,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在日本夺去了大约40万人的生命,新婚不久的芥川龙之介曾先后两次感染西班牙流感,而且症状十分严重,他甚至已经写好了辞世俳句。所幸两次患病都最终治愈,但是他的生父新原敏三却因染上西班牙流感而病故。

  目前国内出版的芥川作品的各种译本可谓数不胜数,山东文艺出版社还出版了中文版的《芥川龙之介全集》,芥川龙之介是目前唯一的全部作品可以通过中文阅读的日本经典作家。通过对作品完整、系统的阅读,不仅能够全面领略他的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他所身处的时代,从百年前的日本和今天的日本,百年前的世界与今天的世界之间,体会和观察到历史的循环、变化与关联。

  以上就是这一讲的内容,感谢你的收听。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徐静波教授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文学)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 “女性天皇的上代文学” 

        王凯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讲 “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一部分)

        张龙妹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第三讲 “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二部分)

        张龙妹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第四讲 “日本中世文学的特征及其反映” 

        韦立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

第五讲 “日本近世俗文学视野中的叙事文学”

        周以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六讲 “芥川龍之介文学的魅力”

        秦刚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第七讲 “竹内好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

        徐静波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第八讲 “加藤周一与日本战后文学批评” 

        翁家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每周四(计划)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0/09/literature_episode6.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喜欢的日本的书&小说”#从201…

#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喜欢的日本的书&小说”# 从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为止,共有26名“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第13期学生在日本各地度过了留学生活。我们向他们询问了“我喜欢的日本的书&小说”→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喜欢的日本的书&小说”   更多有关心连心中国高中生长期邀请事业的信息请参照→网页链接


关于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报名的通知

2020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将于12月6日举行,网上报名将于2020年9月22日开始。请考生认真仔细阅读报名网站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考生须知》和《报名步骤》。

开考考点名单详见下表。部分考点因疫情原因不具备组考条件,此次考试不开考。

省份 城市 考点名称 进校要求 更新时间
北京 北京 1020101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0103北京语言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上海 上海 1020207上海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辽宁 大连 1020401大连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0403大连理工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0404大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沈阳 1020601辽宁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0602 沈阳师范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广东 深圳 102230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广州 1020504广州商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天津 天津 1020701天津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0703南开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黑龙江 哈尔滨 1020801 黑龙江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重庆 重庆 1021001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山东 潍坊 1023201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济南 1021102山东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福建 福州 1024101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考试服务中心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浙江 绍兴 1021403浙江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绍兴市柯桥区越州大道958号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考场)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宁波 1022701宁波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绍兴 102430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内蒙古 呼和浩特 1021501内蒙古中日友好语言培训中心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河南 信阳 1024501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江苏 苏州 1021701 苏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1702 苏州科技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南京 1022101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2102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无锡 1022801 江南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1022802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扬州 1023301扬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南通 1023901南通大学 点击查看详细要求 2020年9月15日
湖南 长沙 1021901 湖南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四川 成都 1022001 四川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江西 南昌 1022401南昌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河北 保定 1023801 保定市剑桥英语学校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山西 太原 1022601山西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广西 南宁 1023101广西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海南 海口 1023501 海南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甘肃 兰州 1023701兰州大学 日本语能力测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0年9月15日

日本语能力测试 (JLPT)证件要求

  • 中国大陆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携带的唯一身份证件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原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任何中国公民无论是何年龄,均可向户籍所在派出所申领身份证。特别提醒未申领身份证的青少年考生提前办理,以免影响考试。请考生确认所持二代身份证仍在有效期内、芯片信息读取功能正常、本人当前相貌无重大改变(如整容、性别改变等)。否则,建议考生立即重新申请新的二代身份证。
  • 中国香港和澳门考生必须携带有效的港澳身份证原件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原件参加考试。
  • 中国台湾考生必须携带有效的台湾地区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原件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原件参加考试。
  • 非中国籍考生必须携带有效护照原件参加考试。护照明确显示考生的姓名、本人近期照片和签字,并带有中国入境签证(中国给予免签证待遇国家的护照除外)和中国边境入境签章。

如果您的身份不符合上述条件,请于注册用户前联系报名中心咨询。

JLPT网上报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考生仅进行个人信息注册和上传电子照片;第二阶段除考生可继续注册外,按N1、N2、N3~N5的顺序依次分别开放考试名额供已完成个人信息注册与上传电子照片的考生选择级别和考点,此阶段要求考生完成预定考位和支付考费等全部报名手续。

网上报名开通时间的具体安排如下

阶段 具体步骤 日期及时间
开通日期 截止日期
报名 1.注册个人信息
2.上传电子照片
2020年9月22日 14:00 2020年10月22日 14:00
(逾期不予补报)
N1 2020年9月28日 14:00
N2 2020年9月29日 14:00
N3~N5 2020年9月30日 14:00
考试前 打印准考证 2020年11月30日 14:00
考试当天 考试日期 2020年12月6日 入场截止时间为下午13:10
考试后 成绩单 考试结束后3个月左右到达考点,各考点成绩单和证书保存时限为两年,请考生合理安排领取时间

鉴于疫情防控形势,请考生遵守所报考点的进场要求。建议不要异地报考,如考点所在地区出现疫情,不排除我们将根据当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门及考点所在学校的要求取消考试的可能。

202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