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实施报告

毎年9月から12月にかけて、各地で“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を実施しています。申請した教育機関と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の共催による研修です。2016年は、曲阜師範大学(山東省日照市)、雲南民族大学(雲南省昆明市)、貴州大学(貴州省貴陽市)を会場に実施しました。またこの他「JFにほんごネットワーク 」(通称「さくらネットワーク」)中核メンバー主催による地域型研修も5カ所で行われ、日本語教育専門家がプログラムの相談や出講などを行いました。

※2017年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の募集は、こちら をご覧ください

 

2016年度実施概要 

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
地域 会場 実施日 テーマ
日照 曲阜師範大学 9月24日(土) 「初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会話を中心に」

「聴解の教え方を考える-中・上級の聴解活動」

昆明 雲南民族大学 10月22日(土) 「JFスタンダードから会話教育を考える」

「中上級からの聴解と読解」

 

貴陽 貴州大学 12月17日(土) 「話す教室活動のデザイン」

「初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

さくらネットワーク中核メンバー主催による地域型研修
広州 広東外語外貿大学 9月24日(土) 「書くことの教え方を考える」

「協働体験」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 10月15日(土) 「ポートフォリオの応用を考える」

「評価を考える」

長沙 湖南大学 10月29日(土) 協働学習
済南 山東師範大学 12月10日(土) 「中・上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

ディクトグロス

 

過去の実施地域 2011年~2016年

ditu1

ditu4

 

2016年度:日照、貴州、昆明、広州、西安、長沙、済南(99機関316名)

2015年度:天津、蘭州、福州(37機関134名)

2014年度:貴陽、長沙、広州(41機関138名)

2013年度:合肥、上海、延吉、南昌、成都(66機関228名)

2012年度:荊州、南京、重慶、吉林、天津、寧波(75機関 293名)

2011年度:桂林、重慶、長春、青島、合肥、大連、洛南(102機関637名)

  

2016年度実施詳細

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会(山東省日照)

実施日9月24日(土)

会 場曲阜師範大学

参加者9機関、56名

曲阜師範大学翻訳学院、山東外国語職業学院、齊鲁理工学院、済寧医学院、済寧学院、臨沂友和外語学校、日照春和日本語専修学校、日照海事専修学校、莒県四中

 プログラム

8:30-8:35             開会式

8:35-8:50             国際交流基金紹介

8:50-10:20           初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会話を中心に(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清水美帆)

10:30-12:00         聴解の教え方を考える-中・上級の聴解活動(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平田好)

12:00-12:15         ふりかえり

12:15-12:20         アンケート

12:20-12:30         閉会式

12:45-14:00        懇親会

感想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日语系 宋晓凯

2016年9月24日,2016年度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日照站在我校实验楼举行。本次研修会由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平田好和日语教育专家清水美帆亲临日照市授课。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济宁医学院、齐鲁理工学院、济宁学院、日照海事专修学校、日照春和日本语专修学校、临沂友合外语学校、莒县四中等多所高校教育机构的56名日语教师以及我院日语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研修。

日语教育专家平田老师介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概况后,清水老师开始了本次的研修第一讲“初级日语教学法:以会话为中心”。首先解释了日语教育学习评估参考标准“JFスタンダード”,并图文并茂地讲解了“JFスタンダードの木”的由来和构成。通过让学员讨论如何评判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一个问题,使学员们认识到日语学习者只有通过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掌握语言能力。平田老师主讲的“中级日语听力教学法”,以一段音频为案例,为学员们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全新听力教学法,使学员认识到听力的授课方法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适当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听力学习中。

研修期间,与会的老师们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会后的联谊会上,老师们一致称赞本次研修会很成功,每个人都认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再次参加研修会。

最后,向提供本次宝贵研修机会的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表示衷心地感谢,也希望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继续大力支持山东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日语教师 李庆君

2016年9月24日上午,我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同事们一起参加了由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和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共同主办的2016年山东省地区巡回日语教师研修,培训内容为“日语初级教学法”和“日语中级教学法”,并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在此,我谨代表与会教师谈谈参加研修会的收获和感想。

通过此次培训,深刻了解到根据授课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培训全程日语授课,主讲教师思路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其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文字背景颜色的运用与樱花树之间的关系,深褐色代表樱花树根,表示是基础知识,随着知识的逐渐深入颜色也逐渐变浅,最后到实际运用阶段则完全变成粉色樱花色,代表着长期的知识积累终于开花结果。这种教学法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值得推广。此外,老师们在听力教学法讲授过程中,播放了一篇日语新闻,让在座的各位老师回忆总结其内容,然而能够准确无误回答的却寥寥无几,这使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决心。同时,我们也会将此次培训所学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并稳步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最后,感谢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我们安排的交流会,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享用美食,尽情交流。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参加类似活动。

rizhao

 

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会(昆明)

実施日10月22日(土)

会 場雲南民族大学

参加者3機関、18名

雲南民族大学、雲南大学、天卓日韓語学校

プログラム

9:00-9:10        開会式

9:10-9:30        国際交流基金紹介

9:30-11:30      JFスタンダードから会話教育を考える(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清水美帆)

12:00-13:30    懇親会

14:00-16:00      中上級からの聴解と読解(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平田好)

16:00-16:15         ふりかえり

16:15-16:30         閉会式

感想

云南民族大学 梅子

2016年10月21日,2016年度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云南站在我校博雅院举行。本次研修会由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有幸邀请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平田好和日语教育专家清水美帆前来授课。来自于昆明地区的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的日语教师以及部分日语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修会。

本次研修会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主讲专家平田好老师和清水美帆老师从”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标准出发,分别从会话,听力与读解课程的角度,就教学设计等实用问题进行了讲解,并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大家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作为边疆地区的日语教学工作者,很多与会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到“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和”can-do“的评价体系。该标准及体系系统而切实的为日语教学具体实施提供了指导方向。在讲座过程中,专家老师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体验全新的课堂设计理念给学生学习过程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在感叹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大家都根据各自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思考如何将新理念、新方法带入自己的课堂,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研修期间,与会的老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们一致称赞本次研修会很成功,感激专家不辞辛苦给边疆的日语教学工作者提供这样一次难道的学习机会。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再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月婷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10月11日和12日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的日语教师研修班,这次研修让我受益匪浅。

11日杨老师的关于N1的讲座从N1题型改变的原因,每种题型的分值比重,总分的计算方法,例题的下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新的N1,听完之后收获良多。虽然在听讲座之前,对新的N1考试是有一些了解,但自己掌握的知识都很零散不够完整,另外自己知道的有关新N1的信息是否正确也不知如何考证,听完杨老师的讲座后,对新的N1考试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思考自己今后的教学如何与N1考试相结合指明了方向。

12日日语教师研修班的清水老师和平田老师从教学法角度,通过让教师进行会话编写,问题讨论等方法,引导参会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平时的会话教育。虽然课堂本来就应该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最基本的原则经常容易被忽略。通过两位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了解从学生角度审视会话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在会话课程中实践的重要性。

最后,向这次活动的组织方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云南民族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kunming

 

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会(貴陽)

実施日12月17日(土)

会 場貴州大学

参加者13機関、38名

貴州大学、貴州民族大学、貴州財経大学、黔南民族師範学院、遵義師範学院、貴州安順学院、華節工程応用技術学院、貴陽学院、貴州省鎮遠中学、成都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京工業大学、貴陽生涯科技有限公司

プログラム

9:15-9:20     開会式

9:20-9:30     国際交流基金紹介

9:30-11:30    話す教室活動のデザインを考える(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清水美帆)

11:30-14:00   懇親会

14:00-16:00   初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小川佳子)

16:00-16:20   ふりかえり

16:30-16:40   閉会式

感想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 段霞

12月17日,作为一名新进的日语教师,我觉得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参加“2016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虽然这次研修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但却让我觉得收获颇丰。

17日上午,日本教育专家小川佳子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基本情况,而后清水美帆老师为我们做了《話す教室活動のデザインー中上級を中心に》专题讲座。清水老师首先让参会的老师分组讨论了“話す活動”的必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说话行为所涉及的过程以及JF日语教育的评价标准,让参会教师充分了解了怎样科学地判定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说话水平。此外,清水老师细致、详细的对“can-do”理论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图文并茂的为大家生动的讲解了“JFスタンダードの木”的由来和构成。这也是入职以来第一次接触到“can-do” 以及“JFスタンダードの木”这个话题,很新颖、有意思,相信对今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向。另外,清水老师还在讲座中提到了交流过程中涉及的四大要素:目的性、信息不对称性、选择权以及对方的反应,这在以前的学习和教学中从来没有太多注意,我想今后在上会话课、特别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授课方式时尤为要注意交流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点。

17日下午,小川佳子老师为大家做了《初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专题讲座,分享了作为第二外语习得的过程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的模式,这对一名新人来说,是非常受益的。而且整个授课期间,参会的各高校和中等学校的老师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所获得的信息不仅量大质好而且新颖有趣,很多理论和教学方法都非常与时俱进,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在两场讲座之后,杨雅琳老师还为我们做了关于日本语能力考试的专题讲座,介绍了能力考试改革之后的考试形式的变化、考试理念的变化以及考试评分的变化,通过这次讲座第一次了解到能力考试的评分制度和办法。这次的研修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也非常感谢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教育专家特地到贵阳来为大家做讲座。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机会继续参加研修会,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模式,成为一名称职、优秀的日语教师。

 

贵州民族大学 王育虹

12月17日,在贵州大学成功举办了外国语学院201教室“2017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贵州地区各高校其他外地学高校日语教师们参加了本次研修会。本次研修会由国际交流基金主办、贵州大学协助,有幸邀请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小川佳子和日语教育专家清水美帆前来授课。首先,清水美帆老师介绍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基本情况,然后讲座正式开始,清水老师以最新JF标准下的“Can Do”日语教育为主题,讲解了“JFスタンダードの木”的由来和构成。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来衡量学生所处的日语水平的标准。然后在“课堂会话设计”的主题上,先让各位不同大学的老师分组进行了“有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会话”的讨论。得出的结论都是:会话在日语授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还交流了各个老师会话设计的经验。授课期间,与会的老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下午小川佳子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初级教授法”的体验式讲座。小川老师让我们了解了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教授法。同样采取了分组讨论的体验式的讲座活跃了课堂气氛,老师们都非常积极参与互动。其次的讲座重点是交际能力的四个领域,分为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谈话能力,策略能力,那么在各个领域中如何进行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及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分布状况。在讲座的最后进行了问卷调查,这种调查让我们重新回顾了一遍今天的讲座收获,巩固了知识的认识,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自己在授课中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改善自己在课堂中的缺点和发扬优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kiyou

 

広東地域日本語教師研修会 

実施日9月24日(土)

会 場広東外語外貿大学

参加者26機関、81名

広東外語外貿大学、広東外語外貿大学南国商学院、広東外語外貿大学継続教育公開学院、広東培正学院、広州大学、嘉応学院、広州城市職業学院、広東財経大学、華南理工大学、広東暨南大学外国語学院、華南師範大学、広東東軟学院、広東嶺南職業技術学院広東惠州学院、広東省外語芸術職業学院、広東行政職業学院、広州商学院、広東医科大学、南華工商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海南師範大学、華南農業大学、桂林電子科技大学、天河学院、桜花日本語学校、私立華聯学院

プログラム

13:00-13:10   開会式

13:10-14:40   書くことの教え方を考える(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小川佳子)

15:00-17:20   協働体験ワークショップ『芸術家の村』(国際関係学院 駒澤千鶴)

17:30-17:40   ふりかえり

17:40-17:50   閉会式

18:00-20:00   懇親会

 

感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 张志刚

2016年9月24日下午,2016年度广州地区巡回日语教师研修班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七教学楼107讲堂举行。本次研修班由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日语教育研究会华南分会共同主办,有幸邀请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小川佳子老师和国际关系学院大学驹泽千鹤老师前来授课。来自华南地区的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外南国商学院、广东培正学院等20余所大学的80余位老师、以及部分广外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参加本次研修会感触最深的是两位老师的授课不仅内容充实、实用,而且授课方式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由小川老师就日语写作的教授方法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小川老师利用“何为写作”来导入本次研修讲座的主题,之后分别从“授课指导要点”“提高写作能力的课程设计”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中,通过让参会老师回顾自己学生时代的作文课,调动大家的学习主动性,老师们在互动过程中充分理解了授课内容,非常精彩。

接下来,由驹泽老师为广州地区的日语教师们提供了一场互动体验式工作坊“艺术家的村庄”,与大家分享了互动式会话课的教授方法。

授课期间,与会的老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会后的联谊会上,老师们一致称赞本次研修会很成功,每个人都说受益匪浅,希望马上在自己的日语教学中对所学到的新方法和新理念进行实践。

本次研修会的前一天9月23日下午,小川老师和杨雅琳老师(北京文化中心专任讲师)还不畏辛劳分别为我校日语系本科生作了题为“新日语能力考试与日语交流能力”的专题讲座。24日上午也面向参加本次教师研修班的老师们举办了相同主题的讲座。一致受到了好评。

guangzhou

 

西安地域日本語教師研修会 

実施日10月15日(土)

会 場西安交通外大学

参加17機関、40名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翻訳学院、咸陽師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外国語大学、長安大学、陝西師範大学、西蔵民族大学、西安財経学院、渭南師範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電子科技大学、西安培華学院、西安工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語大学付属西安外国語学校

プログラム

10:00-10:15   開会式

10:10-11:10   ポートフォリオと総合日本語授業における応用(北京師範大学 冷麗敏)

11:10-12:15   評価の現状とポートフォリオ応用の可能性(冷麗敏、西安交通大学 張文麗)

12:15-14:30   懇親会

14:30-15:30   評価を考える―話すことの評価―(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小川佳子)

15:30-15:45   ふりかえり

感想

西安交通大学日语系 张文丽

由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办的,以“日语课堂的评价”为主题的西北地区日语教师研修会,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办,于2016年10月15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外文楼B座十楼顺利举行。本次研修会协同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西北分会共同主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日本学研究所协办。西安市的四十多名日语教师参加了这次研修会。其中日本老师约十名,因此会议语言使用日语。

本次邀请的外部专家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教育部大学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冷丽敏教授,她应邀为大家进行了题为《档案袋评价及其在综合日语课堂的应用》的讲座。冷教授参加了教育部高中课标组的相关工作,对于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了解读。同时,她强调并不是要各位日语教师原样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法,而是要以培养新世纪所需的外语人才为目标,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课堂。

演讲之后是工作坊“档案袋评价应用的可能性”。在场的教师针对档案袋评价的实施,档案电子化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午先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日语教育专家小川佳子老师进行了题为《关于“说”的评价》的讲座。小川老师介绍了OPI等会话评价手段,对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和评价会话能力有一定的启发。

会后,有数名教师发来信息反映研修会收获很大,希望今后也能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 陶然

2016年10月15日,以“日语课堂的评价”为主题的西北地区日语教师研修会在外文楼B座十楼隆重举行。本次研修会由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西北分会主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日本学研究所协办。来自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四十多名教师参加了这次研修会。

上午十点,研修会准时开始。首先,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院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西北分会副会长毋育新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接下来,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教育部大学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冷丽敏教授为大家进行了题为《档案袋评价及其在综合日语课堂的应用》的讲座。冷教授在自己所指导的大学一年级的综合日语课堂上,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入了档案袋评价,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演讲之后是工作坊“档案袋评价应用的可能性”。在场的教师以三人或者四人为一组,针对档案袋评价的有效性,档案电子化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午先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日语教育专家小川佳子老师进行了题为《关于“说”的评价》的讲座。小川老师在一开始就向在场的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评价”的问题来请大家思考,又以“即使理论上成了咖喱达人,也不一定能做成好吃的咖喱”为例,在评价过程中,会有很多单凭传统的笔试测不出来的学生能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说”的能力,即会话能力。小川老师介绍了OPI等会话评价手段,指出会话评价必须要设定一定的会话场景。

接下来,同样来自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杨雅琳老师进行《新日语能力考试讲座》。她从考试题目的变化、考试理念的变化、考试评分的变化的三个方面来介绍了日语能力考试的变化,从以前的日语能力考试,到现行的新日语能力考试,考试整体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的评价都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参加此次研修会收获很大。

xi'an

 

長沙地域日本語教師研修会 

実施日10月29日(土)

会 場湖南大学

参加者10機関、35名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渉外経済学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大学、長沙大学、湖南第一師範大学

プログラム

9:40-9:55     開会式

9:55-11:50    協働で学ぼう①(北京外国語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 朱桂栄氏・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小川佳子)

11:50-14:15   懇親会

14:15-15:45   協働で学ぼう②

感想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日语系 王冰菁

2016年10月29日,晴。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岳麓山下,在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河畔,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千年学府里,湖南大学,北楼117,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筹备已久的本年度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研修会以“協働学習”主题,为期一天,北京外国语大学朱桂荣老师、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小川佳子老师和杨雅琳老师为我们湖南省高校日语教师带来了精彩的高水平讲座,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备受激励。

在此之前,对于本次研修主题的“協働学習”这一概念,虽然略有耳闻,但也仅限于耳闻,具体是什么内容?其理论形成的来龙去脉如何?目前在国内外日语教育领域处于何种地位?如何与日语教育现场的一线教学相结合?等等均不甚了解。一直以来,在大学的日语教学课堂中,虽然我总想着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怎样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维持着教师主讲型的教学模式。正如朱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调查结果一样,“课时短、任务重、平行班、必须保持进度。。。”等理由,让我不自觉的在课堂上一个人滔滔不绝,难以顾及学生的反应,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而通过聆听朱老师和小川老师的讲座,我了解了“協働学習”这个概念,并通过讲座中的实际分组体验和课堂设计,以及与同行间的交流,我切实感受到有效运用“協働学習”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我一直困惑的问题。让学生分组互助共同学习,看上去花时间,其实与短课时任务重并不冲突,反而能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学习内容。上课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互动,课堂成为一个师生共同合作达成任务的场所。今后我将在多门日语课堂上实践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掌握日语。

而之后杨老师关于JLPT出题基准和算分方式的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为公正合理考察学习者日语能力而所费的苦心,也方便我们以后指导学生积极备考。

本次研修由湖南大学外国语雨国际教育学院、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湖南省分会、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日语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湖南大学外国语雨国际教育学院日语系承办,由衷感谢你们提供给我省一线教师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今后能举办更多这样的研修,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为我国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吴娱

早就期待着今年的研修会,2015年的研讨会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说课方式独特,比如CAN-DO体系介绍,多媒体网站的免费使用等等,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会后我校就开始在2016年9月在六年制学生中广泛使用这套《艾琳学日语》的教材,我们学校的特色六年制学生相当于高中,和教材的主人公年龄相仿,情景贴近生活,青春校园情景短剧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该教材使用之后,教师备课更轻松,学生学习更主动,感谢基金会老师们的推荐。2016年10月29日,2016年度地域巡回日语教师“协动学习”研修在湖南大学举行。我的体会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高、大、上、小、清、新”。

高是指高校学府分享最高深的理论,使用最新的建构主义理论来说明“协动学习”方式的合理性。

大是指覆盖面广,参与度广泛,此次活动的承办方是湖南日语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湖南大学,因此几乎吸引了全省所有高校的日语教师前来学习研讨,不同高校的同行通过“协动学习”和小组合作,达到深度研讨的目的。

上是指取法乎上。众所周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全国最高日语学习基地,日研的中日专家小川讲师和朱桂荣讲师为我们带来最前沿的成果,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学习的范式,带动我们全省的日语课堂更好的“协动合作”。

小是指以小见大,通过画画、实物等环节来解释教学过程,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最后一个环节,朱桂荣讲师让我们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此次研修的体会。每个老师的视点各不相同,但无一不是收获满满。

清是指研修过程中授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朱桂荣讲师的授课目的是向我们介绍中国的日语教育协动学习的理论和现状。她首先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中日语教育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协动学习的理论背景和中国协动实践的发展现状,还介绍了协动学习在课堂设计方面的具体应用。

新是指分享最新学界动态和科研成果,朱桂荣博士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修刚校长对我国日语教育这个课题的展望以及中国日语教育的全貌,还分享了中国协动学习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她展示了在2016年日语教育国际研究大会上发表的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会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开始在自己的日语课堂实践“协动学习”,我开始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日剧、动漫、歌曲。将优秀内容甄选出来,进入到原创教学公众号“日语学习bangbangbang”当中,当学生们看到最新日剧和课文语法点能够巧妙结合起来,都非常兴奋。这种“协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丰富了日语课堂的内容。

感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两位老师,感谢承办方湖南大学的热情招待,期待着来年的地域巡回日语教师,能再一次知识更新、头脑风暴。

changsha

 

済南地域日本語教師研修会 

実施日12月10日(土)

会 場山東師範大学

参加21機関、48名

山東師範大学、菏澤学院、済南大学、山東財経大学、山東女子学院、山東農業大学、聊城大学、徳州学院、山東交通学院、山東科技大学、濰坊科技学院、江蘇大学、山東青年政治学院、聊城大学東昌学院、山東旅遊職業学院、山東省済鋼高級中学、済南外国語学校、済南市第二十中学、済寧市魚台県第一中学、済南康橋培訓学校、威海正大学校

プログラム

9:00- 9:10    開会式

9:10- 9:30    国際交流基金紹介-日本語教師研修を中心に

9:30-11:30    中・上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清水美帆)

11:30-14:00   懇親会

14:00-16:15   dictoglossによる4技能の総合的向上を目指す指導を実践してみよう(中国海洋大学 王文賢)

16:20-16:30   閉会式

 

感想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孙守峰

12月10日,“山东省济南地区日语教师研修会”在千佛山校区文化楼四层会议室举办。研修会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山东分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济南中日交流之窗协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特别赞助。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清水美帆老师、中国海洋大学王文贤教授担任专题讲座嘉宾,大会吸引了山东省内高校、高中及日语培训学校等21家教育机构的日语教师共计50余人到场。

本次会议以“日语教学法”为主题,旨在提高我省日语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交流。上午清水美帆老师在专题演讲中,以日语教师研修为中心,简单介绍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架构组成:它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为加深世界各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企划多样的活动以及提供资讯,促进人与人的交流。紧接着,清水老师以“探讨语言的中高级教学法”为题,发表了专题演讲。她指出,目前,我们正生活在国际化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线,相互理解变得尤为重要。而JF日语教育标准旨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大家打开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方向,以日语听力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过程设计,让大家耳目一新。王文贤老师在专题演讲中,则围绕“以Dictogloss为指导综合提高四项技能为目标进行实践”展开话题。通过王老师的相关讲解,大家了解到Dictogloss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等。在分组讨论中,各位参会教师积极发言,就日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本次研修会的举办,提高了山东省地区日语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识,有益于今后日语教学中创新性新思路的发现,也加深了大家之间的交流。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侯占彩

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办、母校山东师范大学承办的“2016济南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难得宝贵的一天研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内容丰富,讲解详细,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这将为我今后日语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课堂的设计等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上午聆听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教育专家清水老师精彩的专题讲座「中・上級の教え方を考える」。首先,清水老师图文并茂地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让我们对日语中高级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重新的认识。其次,清水老师通过“can-do”的例子企业面试等,向我们说明了日语中高级水平的培养,需要重视教学内容、实现由输入向输出的转变、多方面技能综合培养的课堂设计以及培养语言表达的流利性。最后,清水老师以中高级听力教学为例,向我们具体展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课堂设计:「前作業  本作業  後作業」。其中在对日语中高级水平的认识以及听力教学的「前作業」具体实践环节中,大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分组讨论,并分享了见解。

下午聆听了中国海洋大学王老师精彩的专题讲座「dictoglossによる4技能の総合的向上を目指す指導を実践してみよう」。王老师的讲座主要分享了如何让学生更多思考练习,互助学习小组相互提醒可以更好地帮助记忆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监控整个学习过程。这与传统的教师指导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本次研修会让多所高校教师欢聚一堂,加深了友谊和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今后将把本次研修会的收获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本次研修会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地祝贺!对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提供的研修机会,对主讲的清水老师、王老师以及为研修会全程付出的山东师范大学日语系老师们和研究生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jinan

下架图书领取活动 4月22日—4月29日

本中心图书馆新一轮下架图书免费领取活动即将开始,

仅限本中心图书馆会员参加。

更多详情可询问图书馆前台。

欢迎各位会员来馆领取!

スライド1 スライド2

 

 

 

 

关于申请“2017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的通知

通知(PDF)

申请表(DOC)

junkai_imge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将派遣日语教育专家们去往各地区,深入到学校出讲在当地举办的日语教师研修会。希望邀请专家到会进行讲座的主办校请参考下列申请条件;

 

1,以各地方的学校为主办校,结合周边或一个地区的3所以上的学校联合举办研修会,参加教师30人以上。

2,主办校要有初步的会议内容安排(如:日程、研修内容、会议形式等)。

3,会议地点、场所、各项安排、用餐、事务运营、各项费用开支、管理、联络等都由主办校进行协调安排。

4,专家根据研修内容安排外出讲座,研修会运营费用等主办校可收取会务费,出讲专家的往返交通费及住宿费用由本中心自理。

5,讲座内容范围:

①目標と評価

②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

③「Can-do」を利用したコースデザイン

④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準拠教材『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を利用した授業の実際

⑤ポートフォリオによる自律学習能力育成

⑥中、上级教学法(包括很快能运用到课堂中的多技能整合型教案的使用)

⑦初级教学法

⑧各种教学法(阅读、听力、作文、会话)

⑨其他

  6,专家出讲时期为20179~11月期间,有意向申请的学校请2017年531日(周三)申请表发送至 nihongo@jpfbj.cn或电话咨询010-8567-9511申请数量较多时,会优先选择之前未举办过的地域。结果会在9月份以后依次通知。

 

例:会议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月○日

(周六)

上午 9:00-11:30 「Can-do」を利用したコースデザイン
午餐
下午 13:30-16:00 ポートフォリオによる自律学習能力育成
散会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2017年4月

第二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日语教育学”国际研讨会实施报告

1

開幕式

 

2017年3月18日、19日、第2回「日本語教育学の理論と実践をつなぐ」国際シンポジウムが開催されました。2016年3月の『日本語教育基礎理論と実践シリーズ叢書』全巻刊行記念国際シンポジウムに引き続いて、いかに教育現場で理論と実践をつないでいくか考える場となりました。基調講演、パネル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とともに、日本語教育学実践研修会の参加者による優秀レポート発表会、及び一般応募による研究発表会も同時に開かれました。

 

★当日配布した予稿集はこちらからPDFファイルがダウンロードできます。

★当日の講演の一部は下記リンクより視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①   基調講演(林洪先生) http://weibo.com/2384546731/EAkp98YqI

②   基調講演(細川英雄先生) http://weibo.com/2384546731/EAkYyoLx7

③   基調講演(佐藤慎司先生) http://weibo.com/2384546731/EAtq74qaQ

④   パネルセッション報告(細川先生、曹先生) http://weibo.com/2384546731/EAtXnk7rJ

 

2016tsunagu_3

 

 

 

 

 

日程2017年3月18日(土)、19日(日)

会場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主催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

講師

《基調講演》

林洪   北京師範大学日本語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長

細川英雄 早稲田大学名誉教授/言語文化教育研究所代表

佐藤慎司 プリンストン大学東アジア研究部日本語プログラムディレクター

《パネルセッション報告》

細川英雄 早稲田大学名誉教授/言語文化教育研究所代表

曹大峰  北京外国語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 教授

朱桂栄  北京外国語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 副教授

王閏梅  華中科技大学外国語学院 副教授

 

2

基調講演

参加者

80名(中国及び日本の大学日本語教師など)

プログラム

3月18日(土)
9:00-9:30 開幕式
主催側代表・来賓挨拶、記念撮影
9:40-10:40 基調講演① 林洪先生(北京師範大学日本語教育教学研究所)

「新しい教育標準の理念と日本語教育実践の課題」

10:50-11:50 基調講演② 細川英雄先生(早稲田大学/言語文化教育研究所)

「実践研究は何をめざすか―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実践研究の意味と可能性」

12:00-13:45 昼食
13:45-14:20 報告① 朱桂栄先生(北京外国語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

「日本語教育学実践研修を通じての、理論と実践をつなぐ試み」

14:30-17:00 研究発表会(4分科会)

(日本語教育学実践研修優秀レポート発表/一般応募発表)

(20分発表+10分質疑応答・コメント)

17:00-17:30 研究発表会総括
18:00-20:00 懇親会
3月19日(日)
8:30- 9:30 基調講演③「未来を創ることばの教育をめざして」

佐藤慎司先生(プリンストン大学)

9:40- 9:45 パネルセッション説明

「日本語教育の実践能力向上をめざして、私たちはなにをするのか」

9:45-10:00 報告② 細川英雄先生「教育実践能力と実践研究」
10:00-10:15 報告③ 曹大峰先生「日語教学研究会教師研修プロジェクトの狙い-実践能力向上にむけて」
10:15-10:30 報告④ 王閏梅先生(華中科技大学)「現場教師の実践研究への支援」
10:40-11:30 壇上討論

細川英雄+曹大峰+佐藤慎司+朱桂栄+王閏梅(司会:平田好)

11:40-12:15 総括
12:15-12:30 閉幕式
12:30-13:30 昼食

 

 

3

分科会内容

第1分科会(実践研修優秀レポート発表会)
14:30 15:00 黄均鈞 華中科技大学 教師が「教えない」総合日語授業における実践者と学習者の葛藤と変容 ―大学3年次を対象とする総合日語授業から―
15:00 15:30 曽源深 恵州学院 TBLT指導法が大学の初級日本語通訳授業における応用実践研究
15:30 16:00 王愛静 中国海洋大学 初級日本語におけるタスク教授法の試み
16:00 16:30 韓蘭霊 劉艶偉 畢楊 時春慧 于亮 大連理工大学 日本語の初級段階における口頭試験の実施報告
16:30 17:00 李慧 蘭州理工大学 第二外国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ブレンド型学習実践報告
2分科会(一般応募)
14:30 15:00 孫守峰 山東師範大学外国語学院 ビジネス場面における紹介のシラバス
15:00 15:30 王琳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学院日本語学部 『日本語視聴説』課程におけるアウトプットに関わる作業について
15:30 16:00 管秀蘭 山東青年政治学院 外国語口語教育におけるOPI評価体系の実践研究
16:00 16:30 潘郁紅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人文・社会学系大学院生向けの専門日本語教育への取り組み ―一日本語教師の教育実践を中心に―
3分科会(一般応募)
14:30 15:00 賈一飛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キャンパス 中国の高等教育機関において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準拠教材を応用する実践 ―異文化理解能力の育成に焦点をあてて―
15:00 15:30 李暁燕 九州大学 教材を使わない「自由」の裏に求められるもの ―留学生と日本人学生の混成クラスにおけるアクティブ・ラーニングの教育実践より―
15:30 16:00 菅田陽平・朱桂栄・駒澤千鶴 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語大学,国際関係学院 「体験型学術発表」を通して考える「協働」とは
16:00 16:30 武一美・今井なをみ 早稲田大学 短期研修プログラムにおける「ポートフォリオ」の意義と課題 ―中国大学日本語主専攻を対象としたポートフォリオ作成実践を踏まえて―
16:30 17:00 鈴木今日子 中国人民大学 会話授業における自律学習能力と異文化理解能力の養成の試み ―中国大学日本語専攻の会話授業の実践―
4分科会(一般応募)
14:30 15:00 今井なをみ・古屋憲章 早稲田大学,武蔵野美術大学 訪日短期留学プログラムをとおして日本語学習を自身の人生に位置づける ―3年度にわたる中国西部日本語学習者訪日研修の実践研究から―
15:00 15:30 辛穎 牡丹江師範学院・首都大学東京 中国北方方言母語話者における促音知覚について ―マルチメディア教材“KITEKITTE”を用いた音声指導の効果を中心に―
16:00 16:30 李羽喆 早稲田大学日本語教育研究科 日本語の産出能力に対する自己評価から実践に何を示せるか ―「できない」という評価に焦点を当てて―
16:30 17:00 賈鵬飛 文教大学 1930年代の中国大陸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の理論と実践 -「日本国籍」台湾人の張我軍の日本語教育観を中心に-

※一部発表者は都合により当日キャンセル。

 

日本語教育学実践研修会優秀レポート発表会

「日本語教育学実践研修会」(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共催)は、参加者を限定した少数精鋭の研修会です。夏季集中研修5日間で実践課題を明確にして研究計画を作成し、9月からの教育実践を経て、1月までに実践研究レポートをまとめ、3月の発表会まで、8ヶ月に渡る研修です。優秀レポート提出者は北京に招聘されて、発表を行いました。2016年8月の夏季集中研修の報告もご参照ください。

2016tsunagu_8

 

 

 

 

 

 

 

 

栄誉証書を授与された優秀レポート提出者と主催者代表

 

参加者の声(アンケート自由記述より抜粋)

・今まで私が参加したシンポジウムの中で一番、現場の教師の葛藤、そして向き合う方法を提供、考えさせる大会でした。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理論と実践について普段の教育現場でいろいろな悩みを感じている中、今回のシンポジウムに参加でき、大変よい刺激をいただき、これからは頑張って考えながら、実践をチャレンジ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マクロ・ミクロ的視点を取り入れたとても有意義な研修でした。学校に戻って、今回勉強になったことを同僚に伝えて、現場で少しずつ実践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理想⇔現実 どうするの?というところに最後行きつき、ここからはじまるということを感じたシンポジウムで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新上架图书(2017年3月)

以下是2017年3月的新到图书。

我中心图书馆开馆时间为周二到周六11:00-18:00。

欢迎大家来馆翻阅借阅图书!

番号 図書ID タイトル 責任表示 出版者 出版年月 出版地
1 JF0028563 採用学 服部泰宏 著 新潮社 2016.5 日本
2 JF0028608 人魚の眠る家 東野圭吾 著 幻冬舎 2015.11 日本
3 JF0028620 謎のアジア納豆 高野秀行著 新潮社 2016.4 日本
4 JF0028547 日本政治史 北岡伸一著 有斐閣 2011.4 日本
5 JF0028548 断片的なものの社会学 岸政彦 著 調布市立中央図書館 2015 日本
6 JF0028555 BILLY BAT 18 浦沢直樹 著 長崎尚志 ストーリー共同制作 講談社 2015.12 日本
7 JF0028554 BILLY BAT 19 浦沢直樹 著 長崎尚志 ストーリー共同制作 講談社 2016.6 日本
8 JF0028746 ずるい日本語 内田伸哉 著 東洋経済新報社 2016.5 日本
9 JF0028999 魅力満載!一番わかりやすい歌舞伎イラスト読本 辻和子 著 実業之日本社 2013.4 日本
10 JF0029000 歌舞伎に行こう! : 手とり足とり、初めから 船曳建夫 著 海竜社 2017.1 日本
11 JF0029001 團十郎の歌舞伎案内 市川團十郎 著 PHP研究所 2008 日本
12 JF0029002 中村獅童のいざ歌舞伎へ 中村獅童 案内役 日本放送協会, NHK出版 編集 NHK出版 2017.2 日本
13 JF0029003 歌舞伎キャラクター絵図 : 厳選53演目の見方・楽しみ方 辻村章宏 イラスト・解説 「江戸楽」編集部 編著 メイツ出版 2016.12 日本
14 JF0027359 深夜食堂 15 安倍夜郎 著 小学館 2015.10 日本
15 JF0028544 犯罪の世間学 : なぜ日本では略奪も暴動もおきないのか 佐藤直樹 著 青弓社 2015.12 日本
16 JF0028545 本当の戦争の話をしよう : 世界の「対立」を仕切る 伊勢﨑賢治 著 朝日出版社 2015.1 日本
17 JF0028546 中央銀行が終わる日 : ビットコインと通貨の未来 岩村充 著 新潮社 2016.3 日本
18 JF0028559 アートプロジェクトのつくりかた : 「つながり」を「つづける」ためのことば 森司 監修 坂本有理, 佐藤李青, 大内伸輔, 芦部玲奈 編著 フィルムアート社 2015.3 日本
19 JF0028570 てにをは辞典 小内一 編 三省堂 2010.9 日本
20 JF0028573 訪日中国人「爆買い」以外にできること : 「おもてなし」日本へ、中国の若者からの提言  段躍中 編 日本僑報社 2016.12 日本
21 JF0028605 戦後日本の宗教史 : 天皇制・祖先崇拝・新宗教 島田裕巳 著 筑摩書房 2015.7 日本
22 JF0028607 呪文 星野 智幸 著 河出書房新社 2015.8 日本
23 JF0028613 日本人にとって美しさとは何か = What is beauty in the Japanese art? 高階秀爾 著 筑摩書房 2015.9 日本
24 JF0028619 認知資本主義 : 21世紀のポリティカル・エコノミー 山本泰三 著 内藤敦之 著 山本泰三 著 ナカニシヤ出版 2016.4 日本
25 JF0028628 マンガの論点 : 21世紀日本の深層を読む 中条省平 著 幻冬舎 2015.5 日本
26 JF0028636 黒執事 22 枢やな 著 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2015.11 日本
27 JF0028637 黒執事 23 枢やな 著 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2016.5 日本
28 JF0028675 銀の匙 = Silver Spoon7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3.4 日本
29 JF0028674 銀の匙 = Silver Spoon8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3.7 日本
30 JF0028673 銀の匙 = Silver Spoon9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3.1 日本
31 JF0028672 銀の匙 = Silver Spoon10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4.1 日本
32 JF0028671 銀の匙 = Silver Spoon11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4.3 日本
33 JF0028670 銀の匙 = Silver Spoon12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4.8 日本
34 JF0028669 銀の匙 = Silver Spoon13 荒川弘 著 小学館 2013.6 日本
35 JF0028679 昭和元禄落語心中 7 雲田はるこ 著 講談社 2015.3 日本
36 JF0028678 昭和元禄落語心中 8 雲田はるこ 著 講談社 2015.8 日本
37 JF0028677 昭和元禄落語心中 9 雲田はるこ 著 講談社 2016.2 日本
38 JF0029009 不要输给风雨 宫泽贤治 著 顾锦芬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1 中国
39 JF0029011 盛开的樱花林下 坂口安吾 著 邹评 译 九州出版社 2016.11 中国
40 JF0029014 青春机器人 佐久本庸介 著 赵明哲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10 中国
41 JF0029016 死亡邮递 松本清张 著 马梦瑶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10 中国
42 JF0029017 日本沉没 小松左京 著 高晓钢/张平/陈晓琴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12 中国
43 JF0029018 完全自游日本 棕榈树编辑部 龙门书局 2017.1 中国
44 JF0029019 文鸟 夏目漱石著 董学昌/楼适夷译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7.1 中国
45 JF0028994 失敗の本質 : 日本軍の組織論的研究 戸部 良一 [ほか]著 中央公論新社 2000.4 日本
46 JF0028995 ダイイング・アイ 東野圭吾 著 光文社 2011.1 日本
47 JF0028996 シャイロックの子供たち 池井戸潤 著 文藝春秋 2008.11 日本
48 JF0028997 ハネムーン 吉本 ばなな 著 中央公論新社 2000.7 日本
49 JF0029029 旅游日语口语入门 日本旅游口语书 金利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1 中国
50 JF0029031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怪人二十面相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2 中国
51 JF0029032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2 少年侦探团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2 中国
52 JF0029033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3 惊世妖魔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2 中国
53 JF0029034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4 蒙面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2 中国
54 JF0029035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5 青铜魔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2 中国
55 JF0029036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6 地底下的魔术王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5 中国
56 JF0029037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7 透明怪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5 中国
57 JF0029038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8 怪奇四十面相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5 中国
58 JF0029039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9 宇宙怪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5 中国
59 JF0029040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0 恐怖的铁塔王国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5 中国
60 JF0029041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1 灰色巨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8 中国
61 JF0029042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2 海底下的铁人鱼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8 中国
62 JF0029043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3 黄金豹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8 中国
63 JF0029044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4 魔法博士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8 中国
64 JF0029045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5 马戏团里的怪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8 中国
65 JF0029046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6 魔人铜锣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12 中国
66 JF0029047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7 恶魔木偶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12 中国
67 JF0029048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8 奇面城的秘密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12 中国
68 JF0029049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19 夜光人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12 中国
69 JF0029050 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全集 20 塔上奇术师 江户川乱步 著 叶荣鼎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12 中国
70 JF0029056 旅游日语入门 日本旅游口语书 CD 金利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1 中国
71 JF0029057 续巷说百物语 京极夏彦 著 刘名扬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4.5 中国
72 JF0029060 数不清的井 京极夏彦 著 王延庆 译 万卷出版公司 2016.5 中国
73 JF0028998 ワンちゃん 楊 逸 著 文芸春秋 2008.1 日本
74 JF0029008 黑夜的空白 松本清张 著 陆求实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10 中国
75 JF0029012 拉普拉斯的魔女 东野圭吾 著 王蕴洁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1 中国
76 JF0029013 冥谈 京极夏彦 著 王延庆 译 万卷出版公司 2015.8 中国
77 JF0029068 羔羊们的平安夜 西泽保彦 著 夏木 译 新星出版社 2017.1 中国
78 JF0029069 金色梦乡 伊坂幸太郎 著 代珂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6.12 中国
79 JF0029071 チロルくんのりんごの木 荒井良二 著 NHK出版 2016.9 日本
80 JF0029072 ぼくのシチュー、ままのシチュー ほりかわりまこ 復刊ドットコム 2015.12 日本
81 JF0029010 设计的细节:日本经典设计透析 日经设计 编 甘菁菁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11 中国
82 JF0029076 小津安二郎 美食三昧 关东篇 贵田庄 著 罗嘉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1 中国
83 JF0029077 小津安二郎 美食三昧 关西篇 贵田庄 著 烨伊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1 中国
84 JF0029079 鹭与雪 北村薰 著 吴冬青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12 中国
85 JF0029080 城市之光 北村薰 著 吴冬青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12 中国
86 JF0029081 玻璃天 北村薰 著 吴冬青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12 中国
87 JF0029082 你的名字。 新海诚 著 枯山水 译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7.1 中国
88 JF0029051 环界1 铃 铃木光司 著 贺迎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6.12 中国
89 JF0029052 环界2 螺旋 铃木光司 著 许木兰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7.1 中国
90 JF0029053 环界3 环 铃木光司 著 许木兰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7.1 中国
91 JF0029054 环界4 新生 铃木光司 著 平宣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7.1 中国
92 JF0029090 朱鹮 阿部和重 著 丁丁虫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10 中国
93 JF0029091 豆腐匠的哲学 小津安二郎 著 吴菲 译 新星出版社 2016.9 中国
94 JF0029092 四代目鴈治郎への軌跡 (サイン入り) 楓大介 写真 亀岡典子 執筆 マリアパブリケーションズ 2014.12 日本
95 JF0029093 一个人住第9年(第三版) 高木直子 著绘 洪俞君 译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7 中国
96 JF0029094 乐游日本 边说边走 刘佳 杨铁铮 编著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7.1 中国
97 JF0029118 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 国際交流基金 編著 来嶋洋美, 柴原智代, 八田直美 執筆 三修社 2015.7 日本
98 JF0029095 浪花少年侦探团 东野圭吾 著 张舟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7.3 中国
99 JF0029102 市民性形成とことばの教育 : 母語・第二言語・外国語を超えて 細川英雄 著 尾辻恵美 著 牛窪隆太 著 くろしお出版 2016.8 日本
100 JF0029103 看日本美术的眼睛 高阶秀尔 著 范钟鸣 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7.2 中国
101 JF0028621 海の見える理髪店 荻原浩 著 集英社 2016.3 日本
102 JF0029015 庭园之心-造园家眼中的日本十大名园 重森千青 著 谢跃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9 中国
103 JF0028759 さよならママがおばけになっちゃった! のぶみ さく 講談社 2016.7 日本
104 JF0028762 あたまのうえのかみさま のぶみ さく サンマーク出版 2016.6 日本
105 JF0028763 ぺんぎんたいそう 齋藤槙 さく 福音館書店 2016.6 日本
106 JF0029111 近所の地球 = NEIGHBORHOOD GLOBE 鈴木康広 著 青幻舎 2015.4 日本
107 JF0029112 ぼくのにゃんた 鈴木康広 作 ブロンズ新社 2016.1 日本
108 JF0029113 協働で学ぶクリティカル・リーディング = Learning Critical Reading through Collaboration 舘岡洋子 編著 ひつじ書房 2015.7 日本
109 JF0029114 北京秘境 壹 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 牛文怡 编 黄哲 杨多杰 撰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 中国
110 JF0029115 北京四季旅行 《亲历者》编辑部 编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7.2 中国
111 JF0029116 北京故事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9 中国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图书馆 清明节期间闭馆通知

图书馆将于以下期间闭馆,特此通知。

 

2017年42日(周日) ~ 2017年4月4日(周二)

☆ 4月5日(周三)起照常开馆。

※请常来馆内阅读借阅学习的朋友注意闭馆时间以免耽误出行!

                                                                    

2017年3月30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图书馆

日本当代小剧场戏剧面面观 ——“演剧最强论”讲座系列活动实录

引言

近年来,丰富多元的日本当代戏剧逐渐走进中国,有多出剧目在北京及其他城市举行公演。这些戏剧以及相关的演后谈、工作坊等活动,受到喜爱日本戏剧的中国观众的欢迎,同时也激发起他们进一步了解的热情。为此,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邀请日本最新锐的剧评人:《演剧最强论》的两位作者德永京子和藤原力,于2016年8月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两场讲座,对日本当代戏剧(主要是小剧场戏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梳理和介绍。与此同时,两位剧评人和中国戏剧人之间也进行了交流,交换彼此的观察与思考。这一系列活动对了解日本当代戏剧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在此将之整理记录,希望能为中国观众眺望日本戏剧打开一扇窗口。

hp

第一部 日本当代戏剧简史
(主讲人:德永京子)

在日语中“当代戏剧”这个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能、歌舞伎、狂言等传统戏剧之外的戏剧,二是指反映当代日本社会以及人们生存状况的戏剧。这不仅是对“当代戏剧”的定义,同时还意味着当代戏剧自从成立伊始,就包含着对从前的戏剧形式的否定和对抗,以及对当下时代的真实性的追求。这两个层面始终贯穿着日本的当代戏剧。以下就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来追溯一下日本当代戏剧的发展脉络。

19世纪60年代:新剧的传入
日本在1868年改元明治之前,是梳着发髻、穿着和服的漫长的江户时代。在那之前产生了能、狂言、歌舞伎等戏剧形式。明治维新打开国门,随着西方的各种生活习惯和文化传入日本,欧洲、俄国的戏剧也一并传了进来。相对于过去的古典戏剧(旧的戏剧),诞生了所谓“新剧”,也就是当时的当代戏剧。新剧的制作者和观赏者主要是那些在当时接触到欧洲文化的上流社会或知识阶层。

20世纪50、60年代 :新剧的普及阶段
随着二战结束,日本经济开始重建,地方上的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劳动力不足使得劳动者地位有所提升。当时出现了各种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工会组织。逐渐出现了劳动者在闲暇时作为文化娱乐观看戏剧的习惯。名叫“戏剧观赏会”的活动普及到全国,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日本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上演新剧的剧场。当时上演的新剧主要是从欧洲引进的社会题材的剧目,例如易卜生的戏剧。劳动者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政治意识。

20世纪60、70年代:地下戏剧的诞生
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诞生了地下戏剧。随着劳动者收入增加,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作为全世界共通的现象,新一代年轻人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愤怒的青年”们开始抬头,他们中的一些人投身戏剧。当时日本的学生运动十分兴盛,而戏剧与学生运动的关系颇为密切。这些“愤怒的青年”们力图挣脱欧洲的教养主义、古典主义,通过他们的手,“新剧”被从当代戏剧的王座上拽了下来。他们追求的是反西洋、反现代、不避粗俗、回归身体、回归自然的姿态。
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直到今天依然对日本的戏剧界发挥着影响。这里列举一些主要的名字:蜷川幸雄 (现代人剧场、樱社)、铃木忠志(早稻田小剧场、SCOT)、别役实、唐十郎(红帐篷、状况剧场、唐组)、寺山修司(天井栈敷)、佐藤信(当代戏剧中心、黑帐篷)、太田省吾(转形剧场)、清水邦夫、松本雄吉(维新派)等等。
在这些人的推动下,日本的当代戏剧转变为以小剧场为主流。他们进行了各种各样实验性的探索。例如走出剧场在野外进行演出,制作一些前所未有的注重视觉效果的海报,以剧团为主体编辑出版杂志等等。

20世纪70年代:泪中带笑宣泄情感的戏剧
到了1970年代后半期至1980年代,学生运动基本告终。面对在学生运动中心灵受伤、感到幻灭的前辈们,新一代戏剧人采取了“脱离政治”的对抗姿态。他们一方面受到此前地下戏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把戏剧的主题从政治、哲学等宏大话题转移到对身边事物的关注。例如冢公平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导演。比起戏剧的主题,他更关注一些小人物,比如小地方出身、外表丑陋或者是同性恋等等。他首先对描写对象进行彻底的否定,随着剧情发展转为肯定,创作出强调情感变化过程的戏剧。

20世纪80年代: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戏剧繁荣时代
进入1980年代,日本迎来了泡沫经济。在空前绝后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开始从事戏剧。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野田秀树,他至今仍然活跃在第一线。如果把地下戏剧看作小剧场戏剧的第一波,冢公平为第二波,1980年代可以看作小剧场戏剧的第三次浪潮。这也是最大的一次浪潮,野田秀树率领的梦之游眠社曾在举办过奥运会的东京代代木体育馆进行了长达三天的重要公演。
野田秀树这一代剧作家们最大的特点是,让神话或近未来的“并非此时,并非此地”的时空与现代发生交错,创作出错综复杂的作品。由于戏剧内容复杂,台词随之增多,速度变快,身体表现也更加激烈。可以称之为“加法”式的戏剧。
代表人物有野田秀树(梦的游眠社、野田地图/NODAMAP)、鸿上尚史(第三舞台)等等。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多领域的人才进入戏剧
进入1990年代后,经济泡沫破灭。开头曾经说过,日本当代戏剧往往是作为对以往戏剧形式的对抗而出现。这时,背对着泡沫经济时代热闹的、华丽的表现,出现了“安静戏剧”,也被称作“当代口语戏剧”。这一流派至今仍然有很大影响力。
1990年代的有趣之处在于,一方面出现了“安静戏剧”,另一方面从次文化中涌现出许多有才华的人进入戏剧界。也就是同时存在A、B两种流向:
A.安静戏剧(当代口语戏剧)出现
出于对华丽热闹的戏剧的反感,出现了安静戏剧。创作上旨在掩藏重大事件或事件主题(戏剧性),表演上力图突破过去戏剧的“土气”。代表人物有岩松了、平田织佐(青年团)、宫泽章夫等等。
B.次文化领域的人才流入
在泡沫尚未破灭的经济烂熟时代,就有很多其他领域的人不断闯入戏剧领域,如电视、漫画、音乐等领域的人才。他们极为注重细节,深化丰富了戏剧的内涵。代表人物有松尾SUZUKI(大人计划)、三谷幸喜等等。
A和B这两种戏剧,前者安静,后者热闹,看起来似乎是完全相反的表现,但二者的共通之处是都希望摆脱过去的戏剧的“土气”。所谓“土气”,指的是那种面向前方大声嘶吼,满脸流汗的表演。
1995年对当代日本是很关键的一年。年初发生了阪神大地震,造成许多死难者。接着又发生了地铁沙林事件,新兴教团在上班高峰时间在地铁上投毒,造成很多人伤亡。一个是自然灾害,一个是社会恶性事件。在这一年之后,日本社会的整体氛围一下子变得比较压抑。

21世纪00年代:后当代口语戏剧的产生
进入21世纪,大家都知道,2001年在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在日本,产生了后现代口语戏剧。这一批戏剧人的共同点在于,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前,日本经济已经陷入不景气的状况。比如其中最年长的冈田利规,他眼睁睁地看着经济泡沫破灭。比自己大三岁的前辈成绩平平也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可到了自己却求职无门,以致于这一代人身上带着失落的忧郁。他们对政治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认为自己的事情只能靠自己。
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上一代导演平田织佐的学生,被称作“平田的孩子们”。在短短十年里,平田织佐就能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出版了好几本关于“当代口语戏剧”的书籍。在平田之前,大约有二十年时间,日本没有戏剧人系统地出书、介绍自己的戏剧理论。而且平田的书内容具体、易懂,同时价格也很便宜,哪怕没有正式工作的年轻人也能买得起。所以,直到现在也不断涌现出受到平田影响的年轻戏剧人。代表人物有冈田利规(Chelfitsch)、柴幸男(Mamagoto)、岩井秀人(Hi-bye)、松井周(Sample)等等。

21世纪10年代:Ameoba(阿米巴)战略的诞生与实行
进入2010年代,也就是当下,开始出现一些没有受到平田织佐影响的年轻戏剧人。有一个概念,叫做Ameoba(阿米巴or变形虫),指不断分裂得更小,钻入对方内部,静悄悄地发挥影响力。2010年代的人一方面受到上一代对政治不信任的影响,同时又产生了更为柔软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意识。促使他们对政治觉醒的契机是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泄漏事故。灾难造成许多人死去,危险还在蔓延,现状却毫无改变,当局甚至还通过了对表现者来说无法接受的《特定秘密保护法》。这些现实促使这一代人开始关心政治。
但他们并没有像地下戏剧那一代人那样,直接把政治主题引入戏剧,或在戏里传达政治意图。他们所做的是先把重大的问题揉软、揉碎,以容易消化的方式放入戏剧当中。同时,他们认为作品不应随着演出结束而结束,应该追求一种无论对于演员还是观众,始终保持着影响力的戏剧。这一代人表面看起来很柔软、很时尚,但其实他们会渗入到对方的深处,在此意义上是“后生可畏”。代表人物有藤田贵大(Mum&gypsy)、山本卓卓(范宙游泳)、三浦直之(Lolo)、山本健介(JIEN社)等等。

德永京子|戏剧记者

徳永プロフィール写真(©平松理加子)

80年代起开始观剧生涯,主要观看东京地区演出的日本戏剧,90年代起为杂志、专业期刊、公演宣传册等撰写采访文、作品解说、投稿等。2009年起为《朝日新闻》每月的剧评栏目供稿。同年起担任东京艺术剧场的运营委员及企划审查委员。去年起担任多摩市立综合型文化设施帕特农多摩的企划顾问。现在为月刊《TheaterGuide》撰写连载栏目《1个主题2代人》,记录不同世代创作者之间的对话访谈。另外,和藤原力共同企划,监修并执笔网站《演剧最强论-ing》,介绍日本当代戏剧的第一手信息。另著有《予我们光亮》(河出书房新社),记录蜷川幸雄创立的高龄者戏剧团体埼玉金时代剧团的41位成员的采访、《演剧最强论》(飞鸟新社,与藤原力合著),从多个视角考察近年的日本戏剧。近十年的年均观剧数量保持在250-280部之间。(图片©平松理加子)

第二部 构造转换: 从“金字塔”到Ameoba
(主讲人:藤原力)

在日本当代戏剧形成目前的Ameoba (阿米巴or变形虫)结构之前,是一种“金字塔”结构。有着稳固的系统、权威的价值观,比如导演说了算等等。日本戏剧界有一种普遍观念,认为一个从小剧场出发的导演,应该一步步地发展到中剧场、再到大剧场,这样才是成功路线。金字塔结构影响了日本戏剧界很长时间,但以一部作品的诞生为契机,这种结构开始发生转变。这就是冈田利规于2004年发表的作品《三月的五天间》。当然,这部作品的诞生本身具有时代背景的必然性,同时期也有其他戏剧人在摸索着相近的方向。可以说,冈田利规这部作品以清晰可见的方式,展示了时代的变化。
新出现的结构,就是Ameoba(阿米巴or变形虫)。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可以灵活改变自己,进入任何地方。日本社会中既成的常识和价值观正在瓦解,在混沌的时代里,新一代戏剧人进行着各自的探索,扩展着活动范围。他们努力的结果,使日本当代戏剧呈现出非常多元的面貌。我总结了一些关键词,来描述其特点,共22个。

1、后剧情戏剧的普及
不是由固定的角色来讲述自己的台词,而是将片段化的语言在台上七嘴八舌地说出来。近三四年来,这种形式逐渐在日本得到普及。例如:三浦基《自私鬼约翰·法兹的灭亡》。

2、跨越不同领域的合作
与时装、漫画等其他领域的合作等等。例如:藤田贵大《Cocoon》。

3、受到后互联网以及次文化的影响
在互联网环境中出生长大的一代人已经开始进入戏剧界。他们从漫画、动漫、互联网中拿来大量的元素,在戏剧中加以转化。

4、洗练不俗的印象
例如藤田贵大,他率领的Mum & Gypsy (妈妈和吉普赛)剧团2015年曾来北京参加青戏节的演出,他本人曾登上日本时尚杂志的封面,封面语为“Who is the next?”,意味着年轻一代戏剧人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5、脱离东京中心主义
东京作为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迄今为止也是日本大部分戏剧人开展戏剧活动的据点。但从2011年之后,逐渐有一些人离开东京,到地方上做戏剧。例如冈田利规、多田淳之介、柴幸男等等。柴幸男曾在中国召开工作坊,他早期是优秀的剧场导演,自从转移到没有剧场的小豆岛之后,开始摸索新的演出形式。

6、脱离剧场·融合当地特点的演出形式
例如邀请过路人加入到戏剧表演之中。藤原本人也曾在马尼拉街头,以一本书为道具,和过路人一起创作戏剧作品。

7、轻量化
日本当代戏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舞台和道具尽量简单化,成本低廉,便于移动。年轻戏剧人因此可以在日本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展开活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8、据点的多样化
例如有个名叫“木之下歌舞伎”的剧团,将传统歌舞伎和当代进行融合来创作戏剧。他们本部在京都,同时在横滨也有排练场,在这两个活动据点之间,根据戏剧内容需要进行移动。

9、追求“小而美”(Small is beautiful)
有一些年轻戏剧人追求“小而美”的理念。他们认为大规模、大制作未必真正有价值,小的东西往往更美好。例如大道寺梨乃,她的作品《记忆的项链》曾在北京蓬蒿剧场举行演出。目前她定居在意大利,在意大利和日本之间往返着展开戏剧活动。

10.向日常生活接近
例如年仅二十四岁的山田由梨的“奢侈清贫”剧团。她虽然是东京人,却离开父母家,自己在外面租老房子住。历时三年创作出这部作品,以自己租住的老房子作为舞台空间,从中可以感受到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发生着许多变化。

11.向政治和社会接近
剧团“范宙游泳”的导演山本卓卓曾在新媒体上发表观点,认为不应该再认为谈论政治是“土气”的。另一位年轻导演本间广大在演出结束后,邀请从事政治活动的同龄人进行对谈。以前的艺术家曾经认为谈论政治很土,但如今的年轻剧作家正在改变想法,不再回避对政治发言。戏剧和政治的关系正在变得更加接近。

12.向历史接近
曾有长达二十多年,日本的年轻人不太了解历史。但如今年轻的戏剧人发现,在寻找自己出生的根源时,必然与世界的历史相遇。除了与自己相关的历史,对他者的历史发生兴趣、进行探索的剧作家也在出现。

13.社区艺术
进入到社区当中,与当地社区居民一起组成“秘密结社”。比如在演出时,跟坐在观众席上的居民用“暗号”打招呼,台上台下形成互动。

14、作为媒介的戏剧
通常戏剧会分为演的一方和看的一方。但岩井秀人导演认为剧场应该是各方人士汇集的地方,各种想法交流的场所。他曾经患有自闭症,后来把这段经历创作成了戏剧,并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探讨自闭症问题。使本来看不到的社会问题浮出水面,也是戏剧的功能之一。

15.沼泽般的闭塞感
1995年之后日本社会变得灰暗压抑,从那之后,日本出现了许多反映闭塞感的戏剧。当把这种闭塞感表现到极致,就成为一种日本式的暧昧迷乱、犹如沼泽一般让人感到不适的感觉,有很多人受到这种感觉吸引。这种感觉很难对其他国家的人传达清楚,或许是日本所特有的。

16.易受伤性
例如去年刚获得岸田国士戏曲奖的饴屋法水,他出生于1960年代初,算是早两三代的戏剧人,不过依然活跃在第一线,对年轻戏剧人有很大影响力。他在舞台上经常会用自己的身体冒险,做类似受伤、飞翔、跳跃等身体动作。日本人在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福岛核泄漏事故等灾害中受到了各种创伤,他的戏剧就是向这些创伤发起对话。

以上主要介绍了剧作家和导演们的创作特征,下面来介绍一下围绕戏剧的环境变化。

17. AIR制度的普及
近年来,Artist in Residence(艺术家驻留创作)制度终于在日本也开始得到普及。例如位于兵库县的著名的温泉乡城崎,当地有识之士为了增加地方活力,创建了城崎国际艺术中心。该中心面向日本国内外招募艺术家,进行驻留创作。在中国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申请。

18.开拓新的戏剧人口
不是仅仅停留在剧场,而是走出去到各种地方,去形成新的观众。例如,在街头放一副眼睛,旁边的纸条上写着“请戴上眼睛”。当路过的人戴上这幅眼睛,就会有演员出现,进行表演。通过制造这样的“开关”,来创作戏剧。此外,例如以京都为据点的三浦基,他的剧场不仅是观众进来花钱看戏的地方,而是设计成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写写东西,喝酒聊天的场所。

19.构建和亚洲的关系
例如多田淳之介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不断走访韩国,和当地戏剧人建立起非常深厚的联系。两国戏剧人一起创作了戏剧,并在韩国获奖。当然,日本戏剧界以前也和亚洲各国有联系,但年轻的新一代戏剧人开始拥有这种联系,则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每年二月在横滨举办的TPAM(横滨国际舞台艺术大会)。日本将在2020年举办东京奥运会。政府拿出许多资金,拨给跟亚洲有关的项目。因此在日本国内,与亚洲各国建立联系的项目正在急速增加。

20.制作人的存在价值在提升
不仅是艺术家,在制作人之间举行会议、建立联系的情况正在增加。

21.国际经验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日本戏剧人走出国门,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戏剧人依然停留在日本国内。二者的差距正在扩大。

22.推特等互联网平台的流行
随着推特的流行,很多人开始发表对戏剧的观后感。但是在“阿米巴”式的状况下,太多的众说纷纭导致人们不知该看什么好。因此,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剧评人显得越发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得到了许多工作的机会,今天可以站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

藤原力|批评家,编辑

fchikaraBricolaQ剧团主创。12岁独自赴东京开始独居生活。曾在出版社任职,随后转型自由职业,为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世田谷公共剧场编辑宣传杂志。与德永京子除了合著《演剧最强论》(飞鸟新社)之外,目前与她共同运营由罗森票务支持的网站《演剧最强论-ing》。在NHK横滨广播电台担任日本当代戏剧主题的广播节目。担任本牧艺术项目2015项目总监;APAF艺术营(舞台艺术国际合作制作人才养成项目)2015营长。另外以BricolaQ的名义以横滨为中心创作游步型游览项目《ENGEKI QUEST》,,曾赴城崎温泉、马尼拉、杜塞尔多夫等地驻地创作。

第三部 赏析代表性剧目的演出片段

1.冈田利规《三月的五天间》
选择放映这部作品的理由在于,日本当代戏剧的特点之一在于对当下现实性的追求。冈田利规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岸田国士戏曲奖这一在日本具有权威性的奖项,从那时起,日本当代戏剧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当下现实性的极为细致的表现,同时又具有可以在全世界流通的普遍性。
这出戏最初于2004年上演,这里放映2006年演出的映像。首先演员出场宣布演出即将开始并介绍这出戏的由来,这一做法甚至一度成为流行。在戏里,一位男孩和一位女孩在六本木的Livehouse相识,之后一起去了涩谷的情人旅馆。当他们离开旅馆时,发现伊拉克战争就在他们厮守在情人旅馆的那五天内发生。以前的戏剧追求的是尽量让观众忘记自己是在剧场里,冈田利规反而有意提醒观众是在看戏,强调这种不自然感。
演员的动作显得生硬、别扭,有些评论认为像舞蹈动作,其实是将人们内心潜藏的不安和焦虑以这种方式加以外化。在演出前举行的工作坊中,冈田利规请演员讲述自己的经验,将当时自然流露出来的动作加以扩大和夸张,再运用到戏剧中。所以并不只是追求外在的滑稽有趣,而是从内面产生出来的动作。这些动作并非即兴,而是经过反复排练,在演出时会固定出现。动作中有许多冗余,对于以前的戏剧来说属于需要排除的“噪音”。但冈田利规有意地将噪音引入戏中,加强了真实性。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台词的主体在戏中不断发生转换和游移。比如一开始在讲述别人的事,说着说着主语却变成了自己。这样的尝试,对“演员饰演角色”这一最根本的戏剧原则提出了挑战。

image006©Toru Yokota                           

2.范宙游泳剧团的作品
团长山本卓卓是1987年出生。《幼女X》这出戏几乎没有舞台布景,用投影仪表现舞台,是“轻量化”的代表作。投影仪在墙上投射出许多文字和图片,在三次元的戏剧中,有意识地引入了大量二次元的要素。他们强调台词不仅要让大家听,还要让大家去读。内容上对政治和社会有很多探讨,是当今备受瞩目的剧团。

image007©amemiyayukitaka                          

3.Lolo剧团的作品
日本盛行高中生戏剧,而且有很多规定。例如,要用十分钟完成舞台布景,演出长度不得超过六十分钟,剧中不允许出现水、火和食品等等。Lolo剧团的主要成员是70后,他们不是高中生,但是沿袭高中生戏剧的形式来演出。他们从校园动漫等次文化中受到了很多影响。这个剧团除了模仿高中生戏剧的作品外,也创作其他戏剧。由于编剧担任日本高中生戏剧的评委,有感于适合高中生演出的剧目太少,所以由自己的剧团来进行尝试,并把剧本免费提供给高中生演出。

image008©三上ナツコ                           

4.Mamagoto(过家家剧团)《我们的星球》
柴幸男是第一个将RAP和戏剧成功地结合起来的剧作家,在这出戏里一直贯穿着强烈的RAP节奏,使台词听起来就像歌词一样,给观众留下强烈印象。剧中将地球从诞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与一个住在小区里的女孩子的青春期重合在一起进行表现。在视觉上,大量使用圆形,代表地球、各种行星以及人们不断重复的生活。演出形式非常新颖,剧情十分平庸,这是剧作家有意为之,让人从剧中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感受到不平凡的平凡。这样可以让观众感到这是属于自己的戏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剧场。Mamagoto是努力尝试扩大戏剧观众层的剧团的代表。
《我们的星球》于2009年上演,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被授予岸田国士戏曲奖,有评价认为更新了日本戏剧的形式。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去东京的大剧场发展,而是去小豆岛继续戏剧活动。柴幸男的这一选择给年轻戏剧人带来了很大影响。

image009

5.地点剧团《三姐妹》
三浦基只负责担任导演,这在日本是相当罕见的。他几乎导演过契科夫的所有代表剧目。这出戏呈现出碎片化的台词表达。

image010©Hisaki Matsumoto                          

6.Chelfitsch剧团近作
冈田利规最近受到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的邀请,从今年起连续三年为该剧院担任驻场导演,他在Chelfitsch剧团创作的作品也会改编为由德国演员来演。这出戏的舞台布景是日本的24小时便利店,但首演是在德国曼海姆戏剧节。与早期作品《三月的五天间》相比,动作更加变形,带有漫画风格。背景音乐使用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每三分钟随着音乐变化,改变动作和场景。2011年3.11之后,冈田利规曾创作了非常沉重的作品。这出创作于2014年的戏则充满幽默讽刺的风格。

7. Mum&Gypsy剧团《Cocoon》
这出戏取材于同名漫画作品。二战进行到最后阶段时美军登陆冲绳作战,许多民众在战火中死去。有一些女高中生担负伤员护理工作,也有许多伤亡。导演藤田贵大将戏剧与漫画结合,采用穿越的方式,让一位当代的女高中生在梦境中来到二战时期与护士相遇,一起加入救援工作。
在创作这出戏时,剧团成员曾多次自费前往冲绳。他们认为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了解真实情况,才能更好地表达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剧中舞美设计也出自藤田本人,包括这些木框都是手工制作,既表示学校的窗户同时也代表着漫画一格格的画框。藤田贵大认为与别人合作,不仅是作品的合作,而是领域的合作。由于他的诠释不流于表象,而是更深入,所以很多领域(服装、文学等)的一流作者想与他合作,例如面向年轻人的服装品牌Suzuki Takayuki专门为其剧作提供服装。藤田贵大重视培养年轻人,重视与日常生活的接近,发起“HIBI”项目,公开招募对戏剧感兴趣的普通人进行合作。他与Mum&Gypsy剧团的实践,对“阿米巴”理念作出了很好的诠释。也就是说,不是一次性的结束,而是在不断变形中发挥持续的影响力。

image011

近十年来,有一些日本小剧场会在演出结束时,以大约500日元的低廉价格当场出售剧本,使观众可以通过剧本更好地回味演出。或者将剧作中的一些情节、背景、道具设计为多姿多彩的衍生品,使戏剧走出舞台。演出前颁发的宣传册也设计得更加多元,会加入很多与剧情看似不直接相关的花絮或资料,使剧作的世界更为丰富。以上这些,都是“阿米巴”理念的体现。

第四部 与中国戏剧人、戏剧观众的交流
(中方以●,日方以◆进行标识)

●孙晓星:刚才听了两位的讲座,感觉信息量非常大。我分享一点个人的感受。2014年10月我在东京参加戏剧节,看到许多日本导演的作品,包括刚才藤原力提到的好几位年轻导演。同一时期铃木忠志在北京举办的戏剧奥林匹克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那一刻,我产生了一种“时间错位”的深深的危机感。
我在面对日本戏剧的时候始终会联系着中国的问题来思考。比如说,在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现实主义戏剧?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呈现出如此多元的戏剧状况,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对铃木忠志进行关注?中国人对日本戏剧的了解始终有一条线索,就是“身体性”,这也是铃木忠志带给我们的。但是刚才我们看到冈田利规的作品,与铃木忠志的戏里的身体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我所关心的是,为什么会产生像冈田利规这样的舞台上的身体?
此外,我对刚才提到的“轻量化”这个关键词很有兴趣。可以看到冈田利规的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布景,剧场显得很简陋,甚至会让我们怀疑是不是二三流的剧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在中国有一种对大剧场的崇拜。一位导演如果没有在大剧场做出漂亮的作品,就很难跻身戏剧史。所以我想请两位再讲一下轻量化的问题。日本的戏剧从审美和制作上,是如何转向“轻量化”的?
此外我还比较关心日本小剧场运动的历史。在中国,戏剧史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主流官方的历史,一个是民间小剧场的历史,前者正在努力收编后者。那么在日本,主流戏剧史是什么?哪些作品可以被纳入历史书写之中?

◆德永:孙先生提出了许多富有刺激性的问题,我也想以此为契机来深化思考。今天我们介绍的作品主要是小剧场戏剧。关于在日本对小剧场如何划分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有明确的标准,另一种认为没有明确标准。用数字来说,在日本,容纳观众不到400 人的称为小剧场,容纳400至700人的是中剧场,大剧场一般可以容纳700至1000人以上。
大剧场主要用来演出音乐剧,而音乐剧的观众和观看话剧的观众是不同的人群。日本的经济白皮书中记载的戏剧领域的收入,主要是来自音乐剧的收入。在一部分大剧场和绝大部分中剧场从事戏剧创作的人,几乎都是小剧场出身。在此意义上,小剧场是重要的培养人才的地方,大、中剧场的制作人也都关注小剧场。对于希望发掘优秀人才的制作人来说,没有大剧场或小剧场的界限。
但是活跃在小剧场的人被选拔到大、中剧场制作戏剧时,往往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有一些人在这样的格斗中受伤,从此不在大、中剧场做戏,也有一些人就此将灵魂卖给了商业戏剧。当然也有少数人在不屈不挠的努力中,逐渐扩大活动领域。不过目前总的倾向是认为不一定非得在大剧场做戏,更愿意选择能够以自然的音量传递自己的世界观的场所。他们认为,如果想要传达给1000个人,那么在只能容纳100人的小剧场进行10天演出,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对大剧场也驾驭得很好的是藤田贵大(Mum&gypsy),他在小剧场和中剧场都进行戏剧创作。《奢侈的清贫》的作者山田由梨,曾经在只能容纳六个人的房间里做过一出戏,连续演出几个月,同样使很多观众可以看到。

image012

◆藤原:我谈一下身体表现的问题。刚才我介绍的这些戏剧人并不是对身体不感兴趣,应该说他们对于在舞台上如何使用身体进行着新的尝试。铃木忠志在1960年代地下戏剧时期确立了自己的风格。那个时代崇尚尽情展现人的热情。此外,铃木方法论重视人体的下半身。这与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相关,过去日本人腿较短,长期在榻榻米上跪坐着生活。
但是,包括饮食在内,日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人的体型、体质也都发生了变化。铃木忠志式的身体在那个时代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可以在舞台上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当他的戏传到欧洲时,作为欧洲人眼中的日本受到了很高评价。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的身体完全不同。所以冈田利规等导演进行了新的尝试,他们在舞台上表现的身体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反复排练而来。冈田利规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将之丰富化之后搬上舞台,使日本人得以用身体去表现自己不擅长的情感表达。

●陈然:我觉得冈田利规等导演不是要否定铃木忠志的巨大影响,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和日本之间有一种“时差”。我曾在采访冈田利规的时候问过这个问题,他回答说铃木忠志是高山仰止。有一个问题是我自己一直很关心的,就是关于文本在日本戏剧中的影响。我观察到日本年轻一代戏剧导演的很多人同时也是剧作家,例如冈田利规曾经获得大江健三郎文学奖。山本卓卓也是自己创作非常好的剧本。很多人同时是编剧和导演,有的同时还是非常好的演员,比如野田秀树。其实集编、导、演于一体的情况在中国很少见。我想了解一下为什么在日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藤原:集编、导于一体这种综合性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在于要想更好地在剧中传达自己的世界观,可以表达得更加精密。例如藤原贵大,他经常在演出正式开始之后还不断微调剧本。其实在戏剧史上,很多剧本就是在排练场,在演员读剧本的过程中不断改写形成的,排练场就像是实验室一样。不过,编导一体也存在弱点。如果编剧和导演是不同的人,在排戏时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可以更加客观。有的年轻导演已经对这样的状况产生了危机感,比如神里雄大,近几年他在有意识地区分作为编剧的神里雄大和作为导演的神里雄大。

◆德永:日本过去一直也是编剧和导演分开的,二者合一的情况形成于地下戏剧时期。那个年代从事戏剧的人几乎都在政治上有所主张,所以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自己担任导演,由自己的剧团演出。当时出现了唐十郎、寺山修司这样的天才,可以把自己的灵感以非常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另一个原因是,日本长期以来没有一所专门培养戏剧人才的大学。所以很多人甚至没有读过古典剧本,就“初生牛犊不怕虎”地自己写剧本,有一种非常自由的气氛。现在日本有了专门的戏剧大学以及综合大学里面的戏剧专业,但是和中国、欧美比起来数量还非常少。专业、系统的科班知识固然重要,但这种规范缺失所造成的自由也为戏剧带来了多样性。

●孙晓星:3.11大地震及核事故、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等等对日本戏剧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反观中国,汶川大地震、塘沽爆炸、昆明车站恐怖事件等等对中国的社会氛围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反映在戏剧上的更是几乎没有。为什么日本的戏剧能对重大社会事件做出这么快的反应呢?
此外,刚才看到冈田利规的《三月的五天间》与24小时便利店的作品之间有一些改变,变得更精致了,更凸显个人风格或者说个人标识,不知对此该如何评价?藤田贵大的作品非常有流行文化的感觉,这是我们学不来的,因为我们面临的当下完全不同,两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完全不同。比如舞台剧的布景是跟整个国家的工艺水平相关,比如与乐队、时装品牌的合作,这让我感到焦虑,我们是否能够寻找到相应的民族工艺水平?
最后,我们的戏剧是不是青年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年北京青年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正在努力将戏剧带入青年人的文化生活,然而在二三线城市里,戏剧仍然被看作过时老土的。和音乐、次文化等领域相比,戏剧的审美和理念显得滞后。

●陈然:近几年我非常关注日本戏剧,也在有意识地寻找铃木忠志之后的创作者,参加过多次日本的戏剧节。刚才提到的“编、导、演”一体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之一。借用电影的一个概念,日本当代戏剧人所创作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作者戏剧,每个人的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与个人经历和所处时代直接关联。例如藤田贵大、山本卓卓,这些人都是85后很年轻,但作品已经不是实验戏剧了,已经形成了鲜明、成熟的风格。而在北京的青年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中的青年导演的作品更多是一种尝试。
关于日本戏剧行业,我有两个问题。首先,在刚才的放映中,我们看到日本的小剧场有非常多样的形态。有的剧场非常小,看起来甚至比北京的小剧场还要艰苦,但产生的作品却很棒。在中国有戏剧学院和整个一套科班体系,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到体制之内。在日本没有戏剧学院,很多人是自学戏剧,那么年轻的戏剧人如何寻找机会?在中国有北青节、南锣鼓巷戏剧节等为青年戏剧导演提供平台,那么日本的平台是戏剧节还是剧场或机构的相应项目,或者一些奖项的设立?第二个问题是,在中国,大多数导演没有办法支撑固定的剧团。但是在日本,很多导演都有自己的剧团,他们的创作与风格离不开剧团的支持。那么在日本,剧团的生存是什么状况?

◆藤原: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回答。刚才晓星问冈田利规的变化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比较轻松活泼,但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这样,他也有很严肃的作品。我认为这种变化意味着他的风格的多样化,我想他未来会有更宽广的开拓。
关于年轻导演如何寻找发表机会。日本从地下戏剧时期一直有小剧场文化,小剧场数量很多,但是租用费用比较高。所以他们更多去找咖啡馆、画廊,或者与剧场采取合作演出的方式,寻找赞助商减轻开支。有些剧场重视与年轻导演的合作,提供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容易地使用剧场。
刚才陈然认为日本已经超越了实验戏剧,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其实还有很多年轻人在不断地进行各种实验。也有一些像画廊这样的场所愿意为他们提供实验的空间,让这些更年轻的戏剧人探索切磋。今天介绍的戏剧人也并没有把自己固定在某种风格之中,而是不断在尝试新的东西。

◆德永:我来补充一下关于年轻人的平台问题。两年前在以平田织佐导演为中心的推动下,日本通过了新的法律《剧场法》。这部法律规定公共剧场必须保持“公共性”,有义务创作作品、培养人才、将剧场向更多的创作者开放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多家公共剧场启动了支持年轻人戏剧活动的项目。
我也担任了东京艺术剧场的策划委员,我们剧场从2010年起开启了面向年轻导演的“艺剧EYES”项目,前面提到的很多青年导演就是这个项目里“番外编”的资助对象。“番外编”项目让五个剧团各自创作20分钟的戏,再一起同台表演。所以说日本的剧团和剧场的关系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此外还有一个名叫“急斜坡”的排练场很重要。如果入选了他们的项目,就能以优惠的价格长期使用排练场。像Mum&Gypsy、柴幸男、冈田利规都参加过这个项目。一方面有演出用的剧场,一方面有创作用的排练场,这就使这些年轻的戏剧人可以更有效地展开戏剧活动。

●陈然:刚才提到“平田的孩子们”,他们的创作风格跟平田织佐的风格大相径庭,但都受到过平田的影响。请问平田织佐的青年团是不是对年轻戏剧人有很多具体支持?

◆藤原:平田织佐培养人才的方式很有趣,像三浦基、柴幸男、藤田贵大等等很多年轻导演都出自他的门下。所有受过他指导的人,都是以某种批判的方式继承了他。只会唯命是从的人是没有办法成长的。用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这些年轻人都是以“弑父”的方式登上舞台,而平田是那个已经被孩子们杀死了五六次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僵尸”。
平田织佐旗下的剧团是“青年团”,此外还拥有“驹场广场剧场”。他建立了一个组织叫青年团LINK,在戏剧上具有潜力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其中,柴幸男的剧团最早也是青年团LINK的成员之一。这种形式就像自行车两边的辅助轮,等到被培养的对象成熟,再去掉辅助轮,使其独立。驹场广场剧场实习会员制,如果加入青年团LINK的话,自己制作的戏剧就会被很多会员看到。
青年团还有第二个剧场叫春风社,这个剧场是一个地下的小空间,更具有实验精神的戏剧在这里上演。近三年来平田开展的项目是“无邻馆”,这是面向那些更为年轻的对戏剧感兴趣的人,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等各个方向。平田织佐在几年前表示不再增加剧团成员,但是会通过像无邻馆这样的方式继续培养年轻人。

●黄佳代:德永女士在介绍日本当代戏剧的历史脉络时,提到地下戏剧。请问当时的“地上”戏剧是哪些?

◆德永:除了地下戏剧,也就是当时的当代戏剧之外,有商业戏剧、新剧、宝冢音乐剧这样几种类型。它们共同撑起了日本戏剧行业的结构,这一结构从那时至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藤原:我认为地下戏剧与其说是一种类型,不如说是一种运动。在1960年代,不仅戏剧,文学、美术、设计等各个领域都同时出现了前卫的艺术实践,受到年轻人的热烈支持。

●黄佳代:我看到1980年代的新锐代表野田秀树现在已经成为主流大家,演出阵容华丽,票房收入很高。那么现在这些新锐的年轻戏剧人,会不会有一天也进入主流呢?

image014

◆藤原:绝大多数年轻戏剧人并不想进入大剧场。由于戏剧的“轻量化”,他们可以到世界各国去演出,既可以有收入,也能获得名誉。大约从二十年前,日本就开始流行“Small is beautiful ”这句话。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转变,他们深知即使登上“大”舞台,也未必幸福。

●王苇苇:我们的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是以舞台艺术、身体艺术为主题的美术馆,在中国国内大概算是首例。地处老工厂区,我们希望能和周围的社区建立更多联系。能否介绍一下日本的社区剧场的现状,是否有好的事例或方法?

◆藤原:社区剧场目前在日本国内的认知度还比较低,未来也许会逐渐普及。日本各地方自治体有许多公共剧场,很多是空置着,近年开始邀请一些戏剧人来做社区剧场。和公共剧场合作,在当地做一出戏,这是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的事例比较少,就是由剧团主导做工作坊,与居民一起创作一出戏。比如东京有一个剧团,与附近的居民和学校做了多年工作坊,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关系。
第三种是目前的主流。有许多在地方城市举办的艺术节,如濑户内国际艺术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等等,通过参与这些艺术节在当地做演出。这种方式在社会上有一些争议,但也有一些艺术家与当地建立起了很好的联系。第四种也是最有趣的,艺术家作为个体进入社区,让作品与社区发生关联,但仍然保证个人的艺术水准。

●观众:您提到日本戏剧界不再是“金字塔”结构,那么以导演为中心的“金字塔”式的制作结构是否也被打破了呢?

◆藤原:事实上以导演为中心的“金字塔”机构依然根深蒂固。不过,比如山本卓卓导演用了一个新的说法叫“创造者团队”,包括演员、舞美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内一起进行创作。日本的剧团大多是大学生聚在一起发起的,基本上是平等交流的关系。

●观众:您好,我也是一个评论者,想了解一下在日本戏剧评论是什么样的生态,哪些人在写,哪些人在看呢?戏剧评论和创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您刚才说一年看的戏多达两百多场,如果是自己买票的话大概会破产吧,是否有机制支持剧评人看戏?

◆德永:两百多场戏大部分是用赠票去看的,不是有什么机制。很多人给我寄票,所以我感到很幸福。至于剧评的生态,可以说是越来越糟糕。在日本,对戏剧评论有一种等级观念,刊登在报纸上的最高,其次是发表在专门的戏剧杂志上。但是报纸和杂志的发行量都在不断减少。像电影有钱在报纸上做广告,但是戏剧没有钱,所以报纸不断压缩戏剧的空间。能在报纸上刊登剧评的都是年龄很大、德高望重的人。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普及,网络剧评增加,相关的网络平台也在完善,人们可以用这种更普及的方式观看剧评。
我虽然每年看二百多部戏,本来应该多写一些,但是需要优先写可以维持生计的稿件,没有办法去一一写剧评。藤原力先生是评论家,不是戏剧评论家。不进行限定,从更大的视野评论戏剧,我认为这是一种给人新的希望的方式。

◆藤原: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评论的,最早是作为编辑与戏剧打交道。后来发现几乎没有像样的剧评,于是就开始自己写。一年大概看170场戏,最近不在日本所以看得比较少。幸运的是也会获得赠票,如果遇到好的戏自己出钱也愿意。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做编辑,不靠写评论文章为生。所以我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即使没有稿费也会在网上发表评论。能够受邀去世界各地讲日本戏剧,是因为在日本能像我们这样谈论日本戏剧的人很少。换句话说,因为没有太多竞争对手,所以我能够作为评论家立足,这种现象并不健康。“阿米巴”现象使得戏剧不再限于大城市,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出现,所以也需要出现更多的剧评人。

●观众:第一个问题,我感到日本当代戏剧对于社会现实的反应很快,这是因为历史造就的日本是一个喜欢反省的民族还是有其他原因?第二个问题是戏剧对现实的反作用是怎样的?可能在战后戏剧曾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在当今这样娱乐化的状态下,戏剧只是小众人群的狂欢还是能够像以前一样激起大的水花?

◆德永:日本的戏剧能对社会事件迅速做出反应,我认为还是和日本没有专门的戏剧学院有很大关系。社会上发生各种事件之后,你可以用戏剧的方式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受到的冲击,戏剧可以说是最适合表现“初期冲动”的艺术形式。而且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不用顾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说了什么。
这些人在投身小剧场之前就知道不会有太多金钱回报,只是认真地追求精神的自由表达。这么讲并不是说中国戏剧界对社会事件的反应没有那么敏捷,意味着中国做戏剧的人不认真,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在日本投身戏剧的人其实本身就是对社会关注的一群人,加上有小剧场的自由空间,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日本戏剧界对于社会事件能有一个很快的反应。
另外,其实戏剧本来就是适合反映社会现实的媒介。比如易卜生《玩偶之家》反应女性地位的变化,契科夫的很多作品反映了一个国家衰退的过程。日本在1960年代时,很多关心政治的人从事地下戏剧。“戏剧与政治”的关系至今仍存在于很多人的意识当中。

◆藤原:举个例子,在欧洲通过戏剧反映社会现实是很平常的。据我所知在韩国和菲律宾,几乎是以商业演出为主,但即使这样,也有少数艺术家坚持用戏剧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日本和这两个国家的状况大体相近。我个人认为如果对现状放任不管,现状会越来越糟,所以我才做评论。
在日本,有很多商业写手为商业演出写评论,比如演员优秀、舞美精致等等。但我认为需要关注创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在日本并没有那么多人想要去保护真正的戏剧,虽然看戏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现在戏剧界开始出现一些关键人物,比如冈田利规和其他一些人,我认为把他们的工作更好地传达给世人,就是我的工作。为了使戏剧能够更好地对社会现实作出反应,我们需要创造出更好的环境,

●观众:我自己在做影戏,也就是傀儡戏的一种。中日都有傀儡戏的传统,东方戏剧给欧洲戏剧也带来过很多新的灵感。如果说日本当代戏剧是反传统的,那么现在对于传统戏剧有没有新的认识,大家怎么看待传统与现代戏剧的结合?比如偶戏会不会给当代戏剧带来新的东西,还是这两种形式依旧是分割的状态?

◆德永:当代戏剧中确实有回归传统的倾向。比如木之下歌舞伎剧团的木下先生从小就喜欢传统艺能,硕士论文就是对歌舞伎的研究。其实在是否回归传统的问题上,我想中国大概也一样,剧作家和导演在遇到困难时总是回到古典寻找灵感。木之下歌舞伎并不是流于表面形式的借用,而是以丰富的知识为根据,让歌舞伎和当代戏剧发生新的结合。这种尝试对当代戏剧来说是好事。关于木偶戏,在日本有很多剧团,但整体上在戏剧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弱。有一个坚持在做的剧团叫做一丝座,他们是把外国的童话翻译过来,在舞台上进行富有哲理性的展现。我们非常期望木偶剧能在日本复兴起来,这是很有潜力的一个领域。

●观众:面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剧作家们有什么创作计划吗?

◆藤原:有很多。东京奥运会对于戏剧创作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好的影响是增加了很多文化预算,尤其面向亚洲,使得戏剧人可以和亚洲各国建立更多交流。不好的影响是,比如像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就有可能受到压力,被要求制作更大众化的作品。而且文化预算很有可能在奥运会结束后一下子结束,所以现在戏剧人之间在讨论应该趁这几年尽量建立一些今后也可以持续展开的交流。

——韩冰 整理·编辑——

比拟的艺术 – 铃木康广工作坊招募

Yashuhiro Suzuki for wechat 00000

日本青年艺术家铃木康广将于3月底抵达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办个人讲座与工作坊,现公开招募参加者。

铃木康广的艺术作品是以我们习以为常且容易忽略的事物为主题,用他独特的视角以及细微的观察能力重现事物价值的趣味性创作。此次我们将邀请他讲述自己的比拟的艺术(拍摄某物体的照片时将其看作成另一种事物或者人物),并秉持这一创作风格,招募约30人,举办小型的工作坊。

 

铃木康广比拟作品例

 

mitate

 

此次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21_21 DESIGN SIGHT副总监川上典李子女士为特邀嘉宾,届时会有两位的精彩讲座,敬请期待。

 

安排  (点击报名)

川上典李子讲座

时   间: 2017年3月26日(日)

17:30-18:00   入 场

18:00-20:00  讲 座

铃木康广工作坊  报名截止时间3月16日上午11点。

时   间: 2017年3月27日(一)

14:30-15:00   入 场

15:00-17:00   工作坊

铃木康广讲座

时   间: 2017年3月27日(一)

17:30-18:00   入 场

18:00-20:00   讲 座

地   点:   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时尚回廊 艺文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主办单位: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支持单位:   751 logo

 


 

艺术家简介:

 

suzuki1

铃木 康广

1979年出生于静冈县滨松市。2001年毕业于东京造形大学设计系。经常在国内外举办展览会并且参加公共场合的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与大学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代表作《拉锁船》(2010)《眨眼的叶子》(2003)《空气人》(2007)等。2014年,在水户艺术馆,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举办个展。2016年以日本代表的身份参加「伦敦设计双年展2016」。还有作品集『邻居之地球』(青幻舍),绘本『我的猫咪』(Bronze Shinsha)。2014 年获得了每日设计奖。现任职于武藏野美术大学空间设计专业副教授,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铃木康广官网

 

© photo:Masako Nakagawa

 

代表作品

 

《拉锁船》/ Zip-Fastener Ship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眨眼的叶子》/ Blinking Leaves

222

 

 

 

 

 

 

 

©Photo: Katsuhiro Ichikawa

Courtesy of SPIRAL/Wacoal Art Center

 

《空气人》/Aerial Being

555

SUZUKI Yasuhiro’s Mitate Laboratory

2014, Design Gallery,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Opening Program: Appearance of Large-sized Aerial Being

 

Photo: Keizo Kioku

Courtesy: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玩具透视法》(2001)/“ Perspective of the Globe Jungle ”

666

 

 

 

 

 

 

 

 

Photo: Rinko Kawauch

 

《苹果托球游戏》

777

 

《圆白菜纸碗》(2004)/“ Cabbage Bowls ”

888

 

 

 

 

 

 

 

Cabbage Bowls

for TAKEO PAPER SHOW 2004 “HAPTIC”

 

 

****************************************************************************************************

特邀嘉宾简介

999川上 典李子

从事设计和当代艺术相关的写作,授课,演讲和展览企划等工作。现定期为《日本经济新闻社》,《AXIS》,《日经设计》,《VOGUE》,《FIGARO JAPON》,《PEN》,《ELLE DECO》等刊物供稿。主要出版物包括《资生堂PARLOUR》(2002年求龙堂出版),《Realising Design》(2003年TOTO出版),《日本产品》(合著,2004年美术出版社出版),《由内向外看世界》(合著,2013年日经BP出版)等,编辑书籍包括《天童木工》(2008年美术出版社出版)等。此外,川上典李子还频繁受邀为设计师的作品集撰稿。2007年起,川上典李子与三宅一生,佐藤卓,深泽直人四人共同担任东京21_21 DESIGN SIGHT的项目总监,参与各展览的策展与研究。

新聞配布のお知らせ/日文报纸免费赠送

日本語の新聞を無料でお譲りします


 

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図書館では、

配架していた2016年9月-2016年11月の新聞を、日本語教育機関へお譲りいたします。

ご希望の方は、2017年3月24日(金)18:00までに、当図書館カウンターにてお申し込みいただくか、

メール(library@jpfbj.cn宛て)またはFAX(010-8567-9075)で、以下についてお知らせ下さい。


1、 日本語教育機関名

2、お申し込みの方のお名前、ご連絡先(住所、電話、メールアドレス)


※ 配布紙名等については、お任せください。

※   お電話では受け付けませんのでご了承下さい。

※ 個人でのお申し込みは受け付けません。

※   メール、FAXでお申し込みの方には、申し込み確認のご連絡をいたします。

※   応募者多数の場合には抽選いたします。

(当選機関にのみ、3月31日(金)以降、ご連絡いたします。また、抽選の場合、前回受け取られた機関は抽選対象から外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ご了承下さい。)

※   遠方からのお申し込みの場合には、郵便でお送りしますが、近隣の方には、なるべく当図書館まで取りに来ていただけますよう、ご協力を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 .。.:*・゜゚・*・゜゚・*:.。..。.:*・゜゚・*:.。..。.:*・゜゚・* ・゜゚・*:.。..。.:*・゜゚・*:.。. .。.:*・゜゚・*:.。. .。.:*・゜゚・

皆様からのお申し込みを 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

・゜゚・*:.。..。.:*・゜゚・*:.。. .。.:*・゜゚・*・゜゚・*:.。..。.:*・゜゚・*:.。..。.:*・゜゚・* ・゜゚・*:.。..。.:*・゜゚・*:.。. .。.:*・゜゚・*:.。. .。.:*・゜゚・

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図書館

TPAM2017分享会

banner900-500最終版

 

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于1995年在东京首次举办,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被国际公认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平台之一。每年都会有国内外从事舞台艺术的专业人士们参加,通过演出及交流项目获得有关舞台艺术的创造、普及、活性化的信息,并创建灵感网络。

今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今年派遣了赵玺、张渊和王林3位中国戏剧人前往TPAM国际盛宴。3月17日我们将举办一场分享会,邀请他们以及TPAM工作人员新田幸生先生作为代表,为大家讲述TPAM之旅,TPAM之感,TPAM之趣。

除上述四位以外,我们还将邀请其他多位中国的戏剧人来参加本次分享会。

—————————————————————————————————————————–

活动安排

时间:  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 18:00~20:30

17:30~18:00: 开始签到

18:00~18:15:TPAM的相关介绍

18:15~19:45:各位发表人报告,互相讨论

19:45~20:30:Q&A

地点: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多功能厅

主办: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报名:  http://t.cn/RJH3TuS

—————————————————————————————————————————–

*特邀嘉介绍:

 

Nitta新田 幸生(陳汗生)

出生于日本东京,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管理研究所毕业。从事现代剧场、传统戏曲、科技艺术、现代舞、街舞、流行音乐等表演艺术独立制作人,也兼任艺术相关领域日文翻译与街舞舞者。自2008年起行脚法国,北京、香港、日本、巴西等地演出,参与关渡艺术节、台北艺穗节、台北艺术节等节目制作与行销,合作团体包含牯岭街小剧场、一当代舞团、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秀琴歌仔戏团、台北市国乐团、MeimageDance、1911剧团、演摩莎剧团等。流行音乐跨界制作经历有陈绮贞《PussyTour不在他方》、《肤色的时光》,林宥嘉《口的形状》,陈昇《纯情天妇罗》,张悬《潮水箴言》演唱会等。2014年与华人地区知名音乐制作人陈镇川共同成立「耳东剧团」,尝试集成流行音乐与表演艺术资源,促进更多跨界作品。同时并为亚洲制作人平台AsiaProducers’Platform台湾区代表,将持续致力於链接台湾、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的表演艺术网络。

 

*表人介绍:

 

zhangyuan

表演艺术策划与制作人,主持当代剧场的演出与学术项目。自由撰稿人。近些年主持的项目有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聚裂”项目(小珂X子涵的《舞蹈共和》与孙晓星的《这是你要的…不要给别人: )》),《嬲林匹克》(参与McaM明当代美术馆“为什么表演”展览),上海组合嬲成立十周年“嬲嫐现场”艺术节,与RAM上海外滩美术馆联合策划“身在亚洲”当代剧场系列演出及学术讨论和出版活动,ACT国际戏剧节单元策划。自由撰稿包括评论与翻译,文章发表于《艺术世界》、《艺术界》、《天南》、《周末画报》、《Numero大都市》等刊物,译有剧本萨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的《终局》和大卫哈罗伊(DavidHarrower)的《黑鸟》。

 

 

 

wanglin王林

中间剧场总监,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自2010年起就职于中间剧场,任剧场总监一职。负责中间剧场的节目规划与制作,中间剧场的驻地创作项目审核。主要制作项目:比利时导演荷兰作家作品《毒》中文版,《看见你看见我》自闭症家庭疗愈工作坊,北京国际电影节舞台影像单元策展等。

 

 

 

 

 

 

zhaoxi赵玺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讲师,编导、舞者,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文学硕士。多次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代表随政府文化交流团赴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和澳门等地进行表演、交流,创作并指导的舞蹈作品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编导铜奖,“桃李杯”中国艺术学院舞蹈大赛指导教师奖、北京舞蹈比赛编导金奖等。在美学习期间,她表演了Kate Waere,Deborah Jowitt等著名编导的作品,以出色的表演获得了P.E.O国际和平奖学金和Tisch艺术 学院成就奖学金,应邀作为交换生赴欧洲奥地利萨尔斯堡实验舞蹈学院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戏剧舞蹈系学习现代舞表演和舞蹈剧场编导。 回国后受聘于北京9当代舞团创作当代舞剧场《蛾》,于朝阳9剧场和天津大剧院公演。应北京京剧院之邀担任形体设计,创作新编京剧《大宅门》、《惜·娇》、《碾玉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