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REALITY–松田K(Keiichi Matsuda)AR艺术作品分享会

现实世界与虚世界的交融日益密。

VR,扩增实景,可穿戴设备,互网繁荣展,新科技正渗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将成相互作用与用互相联结纽带

科技的展或将主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超现实Hyper-Reality试图探索种令人激而又危迹。

 

【分享会】

时间:2016年9月24日(六) 10:00~

地点: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多功能厅

地址: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01

语言:英语(汉语翻译)

【报名】 http://t.cn/Rcx3YSZ

主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特别支持: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媒体合作:


3

 

 

 

松田K (Keiichi Matsuda)

松田K是一名独立设计顾问,他所运营的多学科设计工作室覆盖科技,媒体和建筑多方面的内容。工作室主要工作包括修建新设施,概念设计,交互作用,及探索新兴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如若有合作,咨询,讲座或其他方面的需求请访问http://km.cx/

k_prism_full

Hyper-Reality

《超现实》(Hyper-Reality)(全长约6分钟)是松田K最新的概念电影。电影展示了未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融合,呈现出新奇刺激千变万化的新生活。《超现实》基于松田K此前的两部作品《增强的超现实机械战警》和《增强都市》,与他的理念《Domesti/city》。如果你对他的研究项目感兴趣,有兴趣投资他的下一部作品,或者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络请访问http://km.cx/

插图

 

 

 

关于举办“2016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日照)”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6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广州)”的通知

“HEART BEAT 心音” YAMATO和太鼓音乐会

600x650px

用独创与革新挑战世界舞台的YAMATO  

全球巡演逾3300场,震撼世界的太鼓音乐

用未曾见的世界  未曾闻的音乐  来震撼你的全部感官!

早在太古,和太鼓咚隆鼓声,震撼振奋人心

心存对传统的敬意,YAMATO秉持革新,挑战无极限

 

 

【北京】

■时间:2016年10月22日(周六)19:30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南大街9号楼)

■票务总代: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电话:400-635-3355

点击进入北京场购票页面

 

【武汉】

■时间:2016年10月25日(周二)19:30

■地点:武汉湖北剧院(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厂口1号)

■票务总代:湖北剧院(楚天票务网)

电话:027-88873004

点击进入武汉场购票页面

 

主  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共同主办: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协  办: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支  持:全日空航空公司

技术支持:上海星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       助:湖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yamato logo

center logo

天桥logoANA LOGO

Star@ logo

 

 

 

 

和太鼓组合YAMATO

 

集体照

 

1993年在奈良县明日香村成立,其时有团员4名。(现有团员20名)

1994年来中国演出时观众总人数逾2万人。先后赴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南美巡演。

1998年参与全球最盛大的艺术节——爱丁堡艺穗节,23场演出一售而空。获Spirit of Fringe奖。以此为契机,开启“环游世界巡演”。

截至2015年,已在世界53个国家及地区,演出逾3300场,观众总动员数突破600万人。以奈良明日香村为活动据点,每年巡回世界演出近200场。通过同吃同住的共同生活培养一体感,从作曲、编舞、演奏方法及服装设计、手工制作舞台装置等均由团员一手打造。为纪念团体成立20周年在日本全国巡演,2013年—2014年间,巡回日本47都道府县。

YAMATO将一如既往,保持YAMATO特色并开拓新的境地,迈出崭新一步。

打鼓照


400树龄的古木所打造的太鼓镇座舞台中央,环绕数十只太鼓,舞动全身,一击一打用尽全身心,卷起波动汹涌。让人不禁热血沸腾、随之跃动兴奋的震撼现场演出。那鼓声隆隆磅礴,让人们为之震撼、兴奋、共鸣。传统乐器“和太鼓”所演奏的劲烈革新。AONIYOSHI·古都奈良。这是大和魂的崭露,也是奔赴冒险的呐喊。

 

小川正晃

YAMATO代表    太鼓音乐作曲家  舞台导演

在被誉为日本人的心灵之乡的奈良县长大。1991年从京都精华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踏上玻璃工艺师修行路,偶然机会在工作中邂逅和太鼓。其后,与数个和太鼓演奏组合共事,1993年创立和太鼓组合YAMATO。 而今,YAMATO已成长为一个脚步遍及世界53个国家与地区,演出逾3000场以上的团体。小川正晃负责YAMATO所演奏曲子的作曲、编舞、舞台美术等,同时亲自打造演出舞美及导演,力求能将传统乐器与新的乐曲结合,营造视听盛宴的力量表演,突破世间对和太鼓音乐等于日本传统音乐的既定观念,开拓出崭新的方向,YAMATO的表演在世界各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成立至今,除了作为核心团员登台演出外,也为其他团体提供乐曲,及演奏指导,学生年龄涵盖老幼。近几年,与YAMATO活动据点明日香村所在的奈良县共同合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演出活动,为振兴地域文化作出了贡献。

蛟ュ-YAMATO謠蝉セ帛・逵歃Yamato_10

YAMATO官网

http://www.yamato.jp/top.html

 

 

 

 

 

 

 

 

富士山安妮特剧团「Attack on Dance」中国版 北京公演!

ポスター

开展“舞蹈剧场”这种独自活动的富士山安妮特的导演长谷川宁,这次将在北京青年戏剧节上演,和北京本地的舞蹈家们合作完成中国版的“Attack On Dance”。

概念/导演/编舞/演出:长谷川宁

戏剧构作:石本华江

视频:中泽阳

主办:北京青年戏剧节

协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演出信息

【时间】

9月08日(周四)19:30~

9月09日(周五)19:30~

9月10日(周六)19:30~

【地点】蜂巢剧场

【购票链接】http://www.gewara.com/drama/316894075

AOD

Concept

——舞蹈能改变世界吗?

《进攻舞蹈》创作时希望可以围绕“多样性”的主题,每到一处演出便挑选不同流派的舞者参与。舞者在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就同一首曲目进行编舞,最终以各自独舞的形式呈现。我们舞蹈的方式,有时是对世界滑稽的描述。

Directors note

《进攻舞蹈》是一部带有挑衅意味的作品,来自不同背景的舞者将有关舞蹈的种种问题暴露在舞台之上。从讨论编舞本身开始,延展到个人事件和社会议题。在回答不同问题的过程中,舞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观点。

这是本剧第一次与外国演员合作,特别是在中国的舞台上合作,我们非常兴奋。中国的舞者会在自己国家的舞台上如何回答问题、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我希望在舞台上描绘真实的舞蹈和舞者,而非虚构的作品。

通过思考有关舞蹈的问题,希望您也能思索自身。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舞蹈,您也定会对自身有所反思。

长谷川宁

 

“『异文化理解养成』全国中等日语教育研修会”实施报告

在中国初中等教育中,学习第二外语(以下简称二外)的儿童、学生在不断增加。在娱乐中学习日语,同时通过日语,接触了解日本及外国文化,以达到“异文化理解”的目的。另外,虽都称之为“二外”,但从教学的一环,到放学后的社团活动,其形式和内容都是多种多样。

这次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就举行了以二外日语教师为主要对象的,促进异文化理解养成的中等日语教育研修会。

 

1

 

◆概况

时 间 :2016年7月23日(周六) 8:30~17:30

地 点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多功能厅

主办方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目 的 :

①推进中等二外日语教育

②提高二外教学质量

③促成教师间的联系网

参加者 :28人(25个机构)

参加条件:隶属于初中等教育机构的日语教师。是否进行二外教学均可。

 

◆日程安排

8:30~9:00 开幕式 拍照留念 张玉洁
9:00~10:00 讲座“促进异文化理解养成的中等日语教育” 唐磊

(人民教育出版社)

10:10~10:25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针对中等二外教育的对策 清水美帆
10:25~10:50 长春日章学园高中实践介绍 郑红

(长春日章学园高中)

11:00~12:00 各类学校情况汇报和意见交流会 平田好
12:00~13:30 休息、参观图书馆
13:30~15:00 研讨会

“促进异文化理解养成的课程设计” 前半部分 体验课程

清水美帆・小川佳子
15:10~16:40 后半部分 制作教案
16:40~17:00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的日语教师研修会介绍 清水美帆
17:10~17:30 闭幕式 张玉洁
17:30~ 交流会

 

◆研修进程

1讲座“促进异文化理解养成的中等日语教育”唐磊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

结合正在修订中的中等日语教育讲义“课程标准”的内容,就①二外学习的好处、②为什么要学习二外、③作为二外学习的日语学什么、④怎样教授才有效果等四点内容展开了演讲。

2

 

 

 

 

 

 

 

2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针对中等二外教育的对策(清水美帆)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以推进二外日语教育为目的,以①充实教材、②完备讲义、③教师支援3点为首要对策,做了以下工作。

●出版《艾琳学日语》(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编)

出版了附光盘的日语学习教材『エリンが挑戦!にほんごできます。』(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中文版,《艾琳学日语》。此教材有以下两个基本理念。

①以“Can-do”目标为中心的日语学习

(即“能够”实际的运用日语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

②异文化理解的养成

3

 

 

 

 

 

 

《艾琳学日语》(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各地实施“艾琳研修”

关于如何利用《艾琳学日语》进行异文化理解课程,在各地实施研修。

●“东三省推进中等二外示范校支援项目”

将长春日章学园高中(吉林省长春市)设为示范校,于2015年开始实施课程。

●展开二外调查

为掌握中等二外的实际情况展开了调查。

 

3长春日章学园高中实践介绍郑红老师长春日章学园高中

在该校以高中一年级的248名(6个班级)为对象,使用《艾琳学日语》每周一次课(40分钟),以两周完成1课的节奏进行教学。

4

 

 

 

 

 

 

 

4各类学校情况汇报和意见交流平田好

各类别学校的4名代表汇报了各校的二外情况,其后全体成员交换了意见。

 

5

 

 

 

 

 

 

【外语学校】魏譞老师(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6

 

 

 

 

 

 

【普通校】贾俊格老师(山东省单县五中)

 

7

 

 

 

 

 

 

【小学】孙旭老师(山东东营经济开发区东凯旋小学)

 

8

 

 

 

 

 

 

【职业学校】赵凯芳老师(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9

10

 

 

 

 

 

 

全体交换意见

 

(5研讨会小川佳子清水美帆

主题:“促成异文化理解养成的课程设计”

【前半部分】体验课程

实际的以异文化理解为目的进行授课,思考什么是“异文化理解”。

11 12

 

 

 

 

 

 

【后半部分】制作教案

以组为单位制作教案,进行汇报并交换意见。

13 14

 

 

 

 

 

 

 

结语

在“异文化理解”中,不仅需要老师“教授”日本文化知识,学生自身能“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更为重要。为此老师应向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设计课程,通过此次研修的讲座和研讨会对这些问题都能有所思考,并能与组员一起进行课程设计。

另外,来自全国的28名教师通过报告和交换意见,分享了二外日语教育的现状和课题,并共同思考改进方案。与会教师中,一个人负责二外课程,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却没有机会与人交流的老师不在少数。期待这次研修形成的联系网今后能继续发挥作用,日本文化中心也将继续思索今后应如何支援日语教育。

15

新聞配布のお知らせ/日文报纸免费赠送

日本語の新聞を無料でお譲りします


 

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図書館では、

配架していた2016年3月-2016年5月の新聞を、日本語教育機関へお譲りいたします。

ご希望の方は、2016年8月27日(土)18:00までに、当図書館カウンターにてお申し込みいただくか、

メール(library@jpfbj.cn宛て)またはFAX(010-8567-9075)で、以下についてお知らせ下さい。


1、 日本語教育機関名

2、お申し込みの方のお名前、ご連絡先(住所、電話、メールアドレス)


 

※ 配布紙名等については、お任せください。

※   お電話では受け付けませんのでご了承下さい。

※ 個人でのお申し込みは受け付けません。

※   メール、FAXでお申し込みの方には、申し込み確認のご連絡をいたします。

※   応募者多数の場合には抽選いたします。

(当選機関にのみ、9月6日(火)以降、ご連絡いたします。また、抽選の場合、前回受け取られた機関は抽選対象から外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ご了承下さい。)

※   遠方からのお申し込みの場合には、郵便でお送りしますが、近隣の方には、なるべく当図書館まで取りに来ていただけますよう、ご協力を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 .。.:*・゜゚・*・゜゚・*:.。..。.:*・゜゚・*:.。..。.:*・゜゚・* ・゜゚・*:.。..。.:*・゜゚・*:.。. .。.:*・゜゚・*:.。. .。.:*・゜゚・

皆様からのお申し込みを 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

・゜゚・*:.。..。.:*・゜゚・*:.。. .。.:*・゜゚・*・゜゚・*:.。..。.:*・゜゚・*:.。..。.:*・゜゚・* ・゜゚・*:.。..。.:*・゜゚・*:.。. .。.:*・゜゚・*:.。. .。.:*・゜゚・

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図書館

关于2016年12月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报名的通知

2016年12月4日日本语能力测试网上报名将于2016年8月18日开始。有关报名、考试的相关规定和报名步骤,请仔细阅读报名网站的《考生须知》和《报名步骤》。

 

重要提示:中国大陆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携带的唯一身份证件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原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任何居民无论是何年龄,均可向户籍所在派出所申领身份证。特别提醒未申领身份证或身份证已过期的青少年考生提前办理,以免影响考试。

 

网上报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考生仅进行个人信息注册和上传电子照片;第二阶段除考生可继续注册外,按N1、N2、N3~N5的顺序依次分别开放考试名额供已完成个人信息注册与上传电子照片的考生选择级别和考点,此阶段要求考生完成预定考位和支付考费等全部报名手续。

 

网上报名开通时间的具体安排如下

报名步骤 日期及时间
开通日期 截止日期
报名 注册 8月18日 14:00 9月8日 14:00

(逾期不予补报)

N1 8月27日 14:00
N2 8月28日 14:00
N3~N5 8月31日 14:00
打印准考证 11月28日14:00下载打印准考证。 12月4日
考试 12月4日 13:00入场
领取成绩单 考试结束后3个月左右到达考点

报名网站网址为http//www.etest.net.cn(公网)或http//www.etest.edu.cn(教育网)

 

教育部考试中心海外考试报名信息网

2016年8月15日

乌镇戏剧节2016特邀剧目矢内原美邦计划《樱之园》

俄罗斯戏剧大师契诃夫在代表作《樱桃园》里栽种了一片茂盛的果园然后一点点将其拆毁。110年后的今天,日本新锐导演矢内原美邦在斑驳的原作上重新建立了《樱之园》,讲述了围绕一棵老树发生的三个故事。让演员们一道在在身体和语言的碰撞中找寻颓败的意义。契诃夫曾说:“艺术家的使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 ‘正确地提出问题’。”矢内原美邦和她的伙伴们正在这样做。

受乌镇戏剧节的邀请,矢内原美邦带着她的solo计划“ Mikuni Yanaihara Project”(矢内原美邦计划剧团),在10/14-16将在乌镇·诗田广场上演《樱之园》。

hp用

关于《樱之园》
【剧目介绍】
一棵老树,三个故事。时代转折点上浮现的多样思考。
矢内原美邦计划,是在语言和身体的平行竞走、相互撞击中发现戏剧新芽的一座试验场。而积极开拓表现可能的她,此次选择的是契诃夫名作《樱桃园》。
描写在资本主义快速成长中动荡飘摇贵族一家的原作故事,在矢内原的笔下变成围绕一棵老树的三个故事。是保护,还是开发,抑或……?导演创造出三个相互关联,却又同时进行的叙事,观众也因此被分成三组来分别观看不同的表演。当表演结束,观众们又被聚集在一起,开始讨论他们自己所听到的事实的版本。

 

 

【导演介绍】
矢内原美邦
编舞/导演/剧作家

mikuni_21997年召集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共同成立舞团nibroll, 与各领域的艺术家一同合作创作舞台作品,如视频制作人Keisuke Takahashi,音乐家SKANK,艺术家Takuya Kamiike等。。自舞团成立以来,他们不仅仅在日本,还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国家进行演出,得到了国内外密切的关注。除此之外,剧团还是世界各大戏剧节的常客,受汉堡拉奥孔国际戏剧节等多个海外艺术节邀请,甚至在纽约The Kitchen剧场举办个人演出,均收获非常高的国际评价。2005年以吉祥寺剧场开幕大戏为契机,启动制作戏剧作品的MIKUNI YANAIHARA PROJECT并担任剧作和导演,2012年凭借《乐观!泰门》获得第56届岸田国士戏曲奖。以“off-Nibroll”名义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参与过多个展览;为动画电影《遗忘之岛》担任人物动作设计等等,矢内原美邦积极跨舞蹈、戏剧、美术等多领域创作作品。曾获日本舞蹈论坛大赏、横滨市文化艺术奖励奖。目前是近畿大学舞台艺术学科副教授。近年来,她致力于与亚洲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交流活动,并与当地艺术家合作。

 

【剧团介绍】
矢内原美邦计划剧团

现代舞者矢内原美邦以制作“戏剧作品”为目的,2005年开启了MIKUNI YANAIHARA PROJECT。大胆切割看似琐碎的日常,将这些切割后的片段速写成故事群,其间交织了对勾起怀旧情怀的旧时日本动画的致敬,和她作词的淡淡哀愁青春情歌,有意识地打造“戏剧性”,却又不受既定格式束缚的手法,让矢内原美邦的戏剧作品获得了业界瞩目。她的作品充斥了压倒性的大量信息和运动,以自我为中心角色们被变形定格为剧画当中的一格,而角色们的语言、舞蹈性的肢体,产生了充满高速旋转所带来的快感魅力。
首演作品为《三年二班》,并作为吉祥寺剧场开幕大戏上演,2008年该剧还在爱知县艺术剧院进行演出。同年,作品《蓝鸟》入围岸田国士戏曲奖决赛;2009年,该作品还被日本NHK电视台年度收藏戏剧大赏。她的无疆界,无性别的独特表演风格在日本受到当代戏剧与舞蹈领域的热情反响。

photo:Yohta Kataoka/片岡陽太 @ Festival Tokyo
photo:Yohta Kataoka/片岡陽太 @ Festival Tokyo

 

【演出信息】
演出日期:2016年10月14日/15日/16日20:30
演出场地:诗田广场
演出时长:75分钟(日语演出,中英文字幕)
演职员表
剧作/导演:矢内原美邦
演员:笠木泉、桥本和加子、光濑指绘、川田希、川上友里、菊泽将宪、佐佐木至、细谷贵宏
制作:株式会社precog(中村茜、河村美帆香、兵藤茉衣、水野恵美)
技术协调:铃木康郎
舞台监督:中原和彦
灯光:伊藤馨
影像导演:佐藤信介
美术:曾我部昌史
服装设计:suzuki takayuki
中国公演支持单位: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更多信息请前往乌镇戏剧节官网

 

【媒体评论】

《樱之园》的导演矢内原美邦是“岸田国士戏曲奖”的获奖者,该作品是基于契诃夫的剧作《樱桃园》的当代剧场呈现,它的前半场在西巢鸭创造社的户外表演,后半场引领观众穿过编织网密布的校舍走廊进入剧场。长时间担任表演艺术团体“Nibroll”编舞的矢内原美邦,似乎也是当代剧场里对语言与身体的互为边界关系的探索者,这台《樱之园》就是一座语言与身体的角斗场,在铺满黄色落叶的舞台上,演员用空间中对角线的变换来提示角色关系的变换,台词由于身体的剧烈运动或舞蹈发生挤压甚至塌陷而愈发具有爆发力。全剧终,《樱桃园》的结尾变成一段物化的意象,当空空的舞台上一阵风刮过头顶数百支纸风车,似乎宣告了一段旧时光的结束,再联想起这座剧场原来是座“废校”,昔日的身体让渡给时间,成为这台演出的最后一幕。

——孙晓星,戏剧导演、评论家
《日本当代戏剧搜索引擎——记2014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
《上海戏剧》2015年第1期

几年前看过这个作品的原型,当时只是几个情节拼贴。仔细想想从那时到现在,矢内原的变化真是让人惊艳。而这部《樱之园》从各个意义上都可谓是矢内原方法(或是说方法论)所有一切都在一个完美的高度上而集结成的杰作。若是让我总结,矢内原美邦在做的事情/目标是“远离人类的人类也还是人类”。台词和动作的速度之快与精密之细,真的让人几度担忧演员应该会累死吧。可是矢内原的作品里,这些高速的动作就是得以实现,而这样高速动作所描绘/所讲述的就是人类们的故事。

——佐佐木敦,评论家、by twitter

演剧最强论in China 讲座——带你了解日本当代小剧场戏剧

说到日本戏剧,最先联想到的如:破格怪才的寺山修司、高产导演的蜷川幸雄、东方特色的铃木忠志,还有帐篷剧场、舞踏等等等等。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除了介绍大家都熟知的日本戏剧元素之外,这几年还致力于把更多元的当代日本戏剧带到国内,比如下面这些作品:

82ec7b13jw1evygoipgi6j21kw11xjxq
《异形三姐妹》@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导演  藤田贵大/mum & gypsy

82ec7b13jw1eurpuya7eqj21kw11xte3

人形机器人版《变形记》@南锣鼓巷戏剧节   导演  平田织佐/青年团剧团

82ec7b13jw1eswo7elduhj21kw11xn6z

《FATZER》@南锣鼓巷戏剧节   导演  三浦基/地点剧团

124850887059887842

《祝/言》@ACT上海当代戏剧节   导演 长谷川孝治/弘前剧场

每一次我们都会尽量安排导演和戏剧爱好者交流的机会,这也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比如每一次都一定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这个导演受那个资深导演的哪些影响?”;又或者“有受到暗黑舞踏的什么影响?”;等等……为了对日本当代小剧场戏剧的脉络进行一次梳理,我们邀请了标题中的“演剧最强论”就是下图这本书的标题,也是此次系列讲座的灵感来源。

《演剧最强论》是德永京子和藤原力合著的一本介绍日本当代戏剧的书,“演剧”即中文的戏剧,书中网罗了日本当代小剧场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内容以两位剧评人对导演的采访稿,对谈记录和剧评等呈现。※可在日本文化中心图书馆借阅到。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演剧最强论》的两位作者,来对日本当代89813210871777645小剧场戏剧的脉络做一次梳理,再和你聊聊现在进行时的日本当代小剧场戏剧长什么样。当然,你也可以前往他们两位运营的演剧最强论-ing网站先获取第一手资料:http://engekisaikyoron.net

而这次“史上最强”的本次戏剧讲座由“最强”阵容呈现:每年观剧数目达280部,不是在剧场就是在去剧场的路上的资深戏剧记者德永京子,和打破陈规,边走边看边网罗最新锐戏剧人的戏剧评论藤原力。讲座的内容是和“史上最强”主持人们商讨之下定下的,覆盖日本当代小剧场的缘起、发展以及当下,带来两位剧评人珍藏的第一手资料。

 

主讲人

德永京子|戏剧记者
徳永プロフィール写真(©平松理加子)80年代起开始观剧生涯,主要观看东京地区演出的日本戏剧,90年代起为杂志、专业期刊、公演宣传册等撰写采访文、作品解说、投稿等。2009年起为《朝日新闻》每月的剧评栏目供稿。同年起担任东京艺术剧场的运营委员及企划审查委员。去年起担任多摩市立综合型文化设施帕特农多摩的企划顾问。现在为月刊《TheaterGuide》撰写连载栏目《1个主题2代人》,记录不同世代创作者之间的对话访谈。另外,和藤原力共同企划,监修并执笔网站《演剧最强论-ing》,介绍日本当代戏剧的第一手信息。另著有《予我们光亮》(河出书房新社),记录蜷川幸雄创立的高龄者戏剧团体埼玉金时代剧团的41位成员的采访、《演剧最强论》(飞鸟新社,与藤原力合著),从多个视角考察近年的日本戏剧。近十年的年均观剧数量保持在250-280部之间。(照片摄影©平松理加子)

藤原力|批评家,编辑

fchikara

BricolaQ剧团主创。12岁独自赴东京开始独居生活。曾在出版社任职,随后转型自由职业,为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世田谷公共剧场编辑宣传杂志。与德永京子除了合著《演剧最强论》(飞鸟新社)之外,目前与她共同运营由罗森票务支持的网站《演剧最强论-ing》。在NHK横滨广播电台担任日本当代戏剧主题的广播节目。担任本牧艺术项目2015项目总监;APAF艺术营(舞台艺术国际合作制作人才养成项目)2015营长。另外以BricolaQ的名义以横滨为中心创作游步型游览项目《ENGEKI QUEST》,,曾赴城崎温泉、马尼拉、杜塞尔多夫等地驻地创作。

 

主持人

孙晓星

剧作家,导演,艺评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个人受邀赴TPAMin 横滨2014、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2014等,兵马司唱片独立刊物《地毯》专栏作者,主编《再剧场:独立戏剧的城市地图》。2015年创建了剧团en?(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变这样?)并担任艺术总监,同年创作超文本剧场《————这里是分割线————》。2016年发起《赛博剧场计划:上线还是下线这是个问题》,《霓虹灯下的哨兵》受邀线上艺术计划“文化馆”16等项目。其它剧场作品《群众》、《日常_非常日常》、《写诗》、《向雪松的故事》、《漂流宅》、《悼亡剧场》等。

陈然

戏剧记者,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现为《新京报》艺术记者,报道涉及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古典音乐等。

2014年联合创办Stage No More艺术小组,担任导演。创作作品有《当我们聊天时》(2014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看!他们在吃饭》(2015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移动剧场:二次城像》(2015香港“亚洲剧力无边界”),《哈姆雷特门》(2016今日美术馆“引力波·找朋友”)。

黄佳代

ACT上海当代戏剧节节目总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际交流主管。01年起从事艺术媒体、翻译工作,曾长期任职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负责在华艺术项目。同时作为剧场创作者在上海、英国、塞尔维亚等地演出。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戏剧及表演研究专业和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艺术理论专业。

 

演剧最强论 in China

——带你了解日本当代小剧场戏剧

主讲人

戏剧记者  德永京子

戏剧评论  藤原力

北京场

主持人:戏剧评论记者    陈然

戏剧导演/评论   孙晓星

时   间:2016年8月13日 13:30

地   点:北京蓬蒿剧场(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5号)

北京场坐席预留前往如下报名链接

http://t.cn/Rt6b1Gy

 

上海场

主持人:ACT上海当代戏剧节节目总监  黄佳代

时   间:2016年8月16日  19:15

地   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安福路288号)

上海场报名方式

①扫下方二维码

484485758871484313

 

 

 

 

②邮件报名:编写邮件题目为“演剧最强论·上海站”,内容为“姓名+手机+人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会员卡号,发送至membership@china-drama.com

请耐心等待报名成功回复通知,最晚活动前两天将给予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