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2)#…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2) # 2019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廉女士,日前向基金会总部的电子杂志『をちこち(遠近)』投稿,发表了她的访日研究感想和心得,我们把中文版与您分享。【让老人更“安心”,中国能向日本…全文: http://m.weibo.cn/2196536083/4560686270653629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2) # 2019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廉女士,日前向基金会总部的电子杂志『をちこち(遠近)』投稿,发表了她的访日研究感想和心得,我们把中文版与您分享。【让老人更“安心”,中国能向日本…全文: http://m.weibo.cn/2196536083/4560686270653629
日本战后发展的历程真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快速的城市化,连续几年超过10%的GDP高速增长,不断飙升的房价,民众满世界的旅游和购物,过劳的职场人士……战后日本发生的这一切,似乎都在中国重演了,只不过时间的起点变成1979年。
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这种镜子般的相似,是去年9月刚到东京后不久。那时,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资助,在东京大学研究高龄社会问题。第一次活动,我参加的是一次独居老人聚会。
活动中,我和这些老人们聊天。他们和我谈起童年:“因为孩子太多,乡下的小学分成了上午班和下午班,孩子们要分批上学。”那是战后出生率高涨的1950年年代。他们也聊起了热热闹闹的青年时代:“当年的电车里,人真是太多了。上班带着便当,人挤到公司,便当都被挤坏了!”那是日本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GDP猛增的1960年代。
这些,多么像过去四十年的中国啊——同样处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期,中国民众也以十分类似的体验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
正是因为这种镜子般的相似,当我看到日本社会各界对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时,便格外想要捕捉其中的信息,也格外感到日本老龄化应对经验的珍贵。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¹ 。而根据日本厚生省数据,日本在1992年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2.78%*² 。也就是说,中国的老龄化比日本晚了近30年。为了应对老龄化,中国政府和社会开始探索推行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多种老年照护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 15个城市和两个重点省份开始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在这些探索中,日本一直是中国的学习对象。而在我看来,除了成熟的护理保险和养老照护模式,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中积累的应对老龄化的经验,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中国借鉴学习的地方。
由于父母的老去,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士面临照顾老人的负担,在东京都举办的“在职人士护理推进论坛”上,我看到,政府不仅推出了针对劳动者的“护理假”,还想出各种办法鼓励和帮助企业更好地推行“护理假”的实践。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照顾父母的压力,这样的制度十分值得中国学习。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认知症患者越来越多。在与东京都长寿医疗研究所的杉山美香研究员交流时,我问她:“日本社会怎么预防认知症呢?”出乎意外的是,她回答我:“我们不会讲怎么预防认知症,因为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患认知症。我们要去营造一个可以让认知症患者也能生活的环境。”这样的“认知症友好环境”,既包括,当有人发现戴着认知症手环的老人走失时,可以帮助他们回家;也包括,在普通社区里,认知症老人也可以参与社交活动。从东京大学的税所真也特任助教那里,我还了解到日本的“成年后见制度”,也就是针对失去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由第三方帮助处理财产等事务。对于同样面临认知症患者数量增加的中国,这些措施同样十分必要。
我还发现,整个日本社会都在重新定义“老龄”。东京大学的秋山弘子特任教授多年前提出了“人生百年”的议题。她倡导“长寿时代的人生设计与社会创造”,提议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应该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规划自己的人生。与之类似的是,几年前,安倍晋三首相亲自主持过“人生100年时代构想会议”。为了能更好地支持这样的“百岁人生”,不仅政府和社会各界着力于营造老年人就业环境,创新产业界也在为此努力——有研究团队正在研究通过虚拟现实帮助更多的老人在线就业。这些都是非常棒的尝试。
除了这些制度、措施和理念,在日本期间,许许多多为老龄社会努力的人都十分令我感动。这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原柏市社会福利部部长木村清一先生和原厚生劳动省事务次官辻哲夫先生。为了让高龄独居老人能够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为了打造一个理想的老年护理模式,他们在柏市的丰四季台地区推行“居家医疗”(在宅医疗)以及“综合性的社区支持”(地域包括支援)等创新模式,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让这个区域成为全日本乃至国际知名的老龄社会模范,更让当地的超高龄社区日渐恢复活力。
在日本,无论采访养老机构还是政府部门,人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是“安心”。社会各界希望通过各种努力,给老人一个“安心”的晚年。虽然很多方面不尽相同,但中国社会和日本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我相信,无论是护理假、认知症友好环境、“成年后见制度”、综合性的社区支持,还是“长寿时代的人生设计”,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并能帮助更多的中国老年人过上“安心”的晚年。
戴廉
1981年出生。媒体出身,在“财新传媒”担任记者时负责医疗和健康栏目,以此为契机转行入医疗和健康领域。目前在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从医疗和健康产业方面关照支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2019年她参加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知识交流强化项目,在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税所真也特任助教的指导下,对日本的老龄化社会进行了研究。
『をちこち(遠近)』日文
寄稿シリーズ「中国知識人の訪日ストーリー」
<2>
高齢者のより「安心」な暮らしのために、中国が日本から学べるものとは
链接↓
https://www.wochikochi.jp/relayessay/2020/09/2.php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外网打开较慢,请耐心等待。)
往期链接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1) 日本乡村教育:培养热爱家乡有根的人
1.日程:2019年12月7日(金)~8日(日)
2.会場:広東省外語芸術職業学院(広東省広州市)
3.主催: 教育部高等職業学校外語類専業教学指導委員会日韓分委員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語専業教学指導委員会日語分委員会、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4.研修会概要
(1) 研修会の目標
① 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の理解
② 学習者中心、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重視の教え方の習得
③ 『生活日本語のための教材』(『いろどり』公開前の仮称。以下『いろどり』)第7課を使って模擬授業を実施
(2) 概要
研修会では、東京工業大学の平川八尋凖教授が「中国人が間違いやすい文法項目とその教え方」というテーマで基調講演を行い、日本語文法の教え方に非常に示唆のある内容だった。続いて、天津外国語大学の修剛教授、李運博教授、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の王崇梁上級専門家もそれぞれ基調講演を行った。
また、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重視の日本語の教え方をより深く理解してもらうため、『いろどり』を使い、参加者による模擬授業が実施された。その後、研修参加者間や担当講師で質疑応答やコメントを含むフィードバックが行われ、研修参加者から大変勉強になったという声が多く寄せられた。
(3) 研修会担当講師
平川八尋(東京工業大学 准教授)
修剛(天津外国語大学 教授)
李運博(天津外国語大学 教授)
王崇梁(日本語上級専門家)
大脇元(日本語専門家)
(4) 参加者:45名
5.研修会プログラム
日時 | 内容 | |
12月6日(金) | ||
14:00~20:00 | 受付 | |
12月7日(土) 会場:広東省外語芸術職業学院 | ||
09:00~09:20 | 開会式 1.来賓・講師紹介 2.ご挨拶 (1)曽用強 様(教育部職業学校外国語専門教学指導委員会副主任、広東省外語芸術職業学院院長) (2)李運博 様(教育部職業学校外国語教学指導委員会日韓分委員会主任) (3)高橋耕一郎(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所長) 3.事務連絡 |
|
09:20~10:30
(講演60分+質疑応答10分) |
基調講演① 講師:平川八尋 准教授(東京工業大学) テーマ「中国人が間違いやすい文法項目とその教え方」 |
|
10:30~10:40 | 休憩 | |
10:40~11:20
(講演40分) |
基調講演② 講師:李運博 教授(天津外国語大学) テーマ:「高等職業学校の「専門教学スタンダード」に基づく日本語教学改革と模索」 |
|
11:20~12:10
(講演50分) |
基調講演③ 講師:王崇梁(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テーマ「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Can-do」の活用」 |
|
12:10~12:20 | 集合写真撮影 | |
12:20~13:30 | 昼食 | |
13:30~13:40 | 主催団体紹介 金子聖仁(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所長補佐) |
|
13:40~14:10 | 『いろどり』&「JF生活日本語Can-do」紹介 講師:王崇梁(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ワークショップ説明 講師:大脇元(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
|
14:10~14:20 | 移動 | |
14:20~17:50 | ワークショップ 模擬授業準備 | |
17:50~18:00 | 移動 | |
18:00~20:00 | 懇親会 | |
12月8日(日) 会場:広東省外語芸術職業学院 | ||
09:00~12:00 | 模擬授業<前半> 振り返り |
|
12:00~13:00 | 昼食 | |
13:00~13:50 | 模擬授業<後半> 振り返り |
|
13:50~14:00 | 休憩・移動 | |
14:00~15:10 (講演60分+質疑応答10分) |
特別講演 講師:修剛 教授(天津外国語大学) テーマ「学生の応用力向上を目指す日本語教育の改革と模索」 |
|
15:10~15:30 | 閉会式 1.全体総括 平川八尋 准教授 2.アンケート記入 3.修了証授与 |
|
15:30 | 解散 |
6. アンケート集計結果(回収数:39)
①研修会について
とても満足 | 満足 | どちらとも言えない | あまりよくなかった | よくなかった |
16 | 23 | 0 | 0 | 0 |
②日本語教授法への理解向上について
とてもそう思う | そう思う | どちらとも言えない | ややそう思わない | そう思わない |
14 | 25 | 0 | 0 | 0 |
③研修参加者の意見、感想など(抜粋)
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では、毎年、センターの日本語教育専門家が中国の各地域に赴き、申請した教育機関と共催で研修を行う“地域巡回日本語教師研修”を実施しています。研修は2011年から実施し、延べ39地域、503機関、2108名が参加されています。2019年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省漳州市)、江西農業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省九江市)で実施しました。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実施日:2019年5月18日(土)
参加校:6機関、43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闽江学院、莆田学院
プログラム:
時間 | 内容 |
9:00-9:10 | 開会式 |
9:10-9:30 | 国際交流基金紹介 |
9:30-12:00 | 講義1:「Can-do」を利用した日本語授業設計 |
12:00-14:00 | 懇親会、写真撮影 |
14:00-16:10 | 講義2:JFS準拠教材『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の紹介と活用 |
16:10-16:30 | 修了式、アンケート |
研修参加者感想: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林筱
2019年5月18日,由厦门中日交流之窗以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语系承办的“2019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在我校举行。我省包括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集美大学、闽江学院、闽南师大等在内的共六所高校四十余名教师出席了此次研修会。本次研修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高崎三千代和藤井舞两位专家前来授课。
18日上午,首先由高崎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国际交流基金日本文化中心,而后藤井舞老师针对“如何使用can-do进行课程设计”做了专题讲座,并在电脑上演示了如何利用can-do主页来进行各类教学设计。到场的老师们一起思考了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积极发表了看法,并在网页上设计了符合各自课堂需求的can-do目标。
下午,高崎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基于“JFスタンダード(JF标准)设计的教材『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并通过播放视频演示如何在课堂中活用该套教材。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高崎老师详细地说明了各个不同片段、不同设计的用意以及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学生们能有哪些发现。在研修会的最后,高崎老师为与会教师们颁发了研修会参会证明。
高崎老师以及藤井老师细致而精彩的讲解给全体教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福建类似活动较少,参会者们期盼将来能在福建举办更多这样的研修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陈娟
2019年5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2019年春季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厦门)会。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承办,邀请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的髙﨑三千代、藤井舞两位专家进行分享,福建省各高校共计40余名老师参与讲座。
上午,藤井老师针对“使用‘Can-do’ 软件进行日语课程设计”这一课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在座的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Can-do”系统,都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与兴趣,围绕着软件如何运用到现实课程中进行了多次分组讨论与分享。同时,针对配合这个系统的“JFスタンダード”如CEFR的特征、“Can-do”的评价标准与目的,藤井老师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在了解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下午由高崎老师就“JF日语教育标准教材–《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介绍及活用说明”也做了深入的介绍。针对《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这本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如何结合“Can-do”系统设计课程,改善课堂教学,各位老师再一次各抒己见,大家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探讨了全新的日语听力和会话的加血方法,受益匪浅。
能够在研修现场各位老师彼此分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通过对新系统和信息的学习,未来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全新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通过这次研修,不仅认识了许多老师,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期待再次交流的机会。
【江西農業大学南昌商学院】
実施日:2019年9月21日(土)
参加校:12機関、40名
江西科技師範大学、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学院、江西農業大学、江西農業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師範大学、江西師範大学科学技術学院、江西応用科技学院、江西財経大学、南昌市外国語学校、南昌大学、南昌理工学院、華東理工大学
プログラム:
時間 | 内容 |
9:00-9:10 | 開会式 |
9:10-9:40 | 国際交流基金紹介 |
9:50-11:50 | 講義1:聴解の教え方 |
12:00-13:00 | 懇親会 |
13:30-15:30 | 講義2:中上級日本語の教え方 |
15:40-16:40 | 講義3:ポートフォリオによる自律学習能力育成 |
16:50-17:10 | 修了式、アンケート |
研修参加者感想: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韦玉雪
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于2019年9月21日主办了2019年江西省高校日语教师研修会。并有幸地邀请到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2名日语教育专家王崇梁、藤井舞前来讲授,来自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省内共12所兄弟院校参会,参会教师达40名。
由于我院在南昌市和共青城市两地办学的特殊性,特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提出申请,几次协调并成功争取到将原定两天的研修缩至一天来安排,既节省了交通往返时间,又方便参会人员规划出行。再次感谢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支持和协助!!同时感谢省内兄弟院校老师们的积极参会!!在此特别感谢王崇梁、藤井舞2名专家抵达南昌后,不辞辛苦前往研修会场进行细致的前期预演,以确保翌日研修会的顺利进行!!
当天共安排了3场课程,具体如下:由王崇梁老师主讲的“日语听力课程的教授方法和课程设计”,从学生的常见问题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再从第2语言习得的过程分析听力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中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从学生水平的差异探讨中高级日语的教授方法,从师生共有学习目标分析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及意义。由藤井舞老师主讲的“基于存档记忆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介绍具体的档案建立方法,培养自律规划的学习习惯,以此来引导学生有序且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应用型本科教学单位,省内日语专业教师们均表示对这3场课程印象深刻,通过听讲、实践、讨论、提问等,学习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整个研修会气氛热烈,与会教师普遍感到受益匪浅。研修会的顺利举办,不仅促进了省内兄弟院校日语教师间的交流,还使省内日语教师学到了宝贵的教学方法,对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大有益处。
南昌大学 姚琴
2019年9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和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共同举办的“2019年江西省高校日语教师研修会”。这次研修会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日语教育专家王崇粱老师和藤井舞老师为大家授课,为江西南昌的日语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日语教学法和增进交流的宝贵机会。
研修会上,藤井舞老师向大家大致介绍了国际交流基金,为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和资源。王崇粱老师为大家教授了日语听力教学法和中高级日语教学法,从听解策略、语言综合能力的主要要素,到谈话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提升的练习实例,引导大家一起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手把手地教大家具体的教学法,受益匪浅。藤井舞老师为大家讲授了学习档案袋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身的档案袋实际运用习得,做了进一步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了学习档案的合理使用,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定期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相信在场的老师们都和我一样,都有了想将学习档案袋马上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的冲动和决心。
两位教育专家的授课,形式多样,生动丰富,这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示范。研修会虽然仅有短短的一天,但是内容安排紧凑,让大家收获满满,不仅拓宽了视野,引发大家去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还学习了具体的教学方法。相信此次研修一定能改变和提升前来参加研修的老师们的日语课堂。最后,借此机会,再次感谢王崇粱老师和藤井舞老师,感谢国际交流基金,感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细致周到的安排和招待!
※過去の報告はこちらから
★申請については、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のホームページや「日本語教育専門家微博」をご覧ください。
今回で13回目となる「全国大学日本語教師研修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共催)は、甘肃省兰州市で開催しました。本研修は、①教師自身の教育理念の更新を促す、②教師の教授能力並びに授業デザイン力を高める、③教師間交流の場を提供することを主な目的として実施しています。今回で13回目となる「全国大学日本語教師研修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共催)は、甘肃省兰州市で開催しました。本研修は、①教師自身の教育理念の更新を促す、②教師の教授能力並びに授業デザイン力を高める、③教師間交流の場を提供することを主な目的として実施しています。
日程:2019年8月17日(土)~18日(日)
会場:甘肃国际大酒店(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324号)
テーマ:「听力课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聴解をいかに教え、いかに学ぶか―」
講師:
侯仁锋(県立広島大学 教授)
王伸子(専修大学 教授)
曹大峰(北京外国語大学 教授)
林 洪(北京師範大学日本語教育教学研究所 所長)
張偉莉(西安交通大学 講師)
王崇梁(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日本語上級専門家)
藤井舞(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日本語専門家)
スケジュール:
8月16日(金) | 内容 |
14:00-20:00 | 受付 |
8月17日(土) | |
08:30-09:00 | 開幕式、集合写真撮影 |
09:10-10:20 | 基調講演①「聴解ストラテジー重視の教材開発」 (県立広島大学 侯仁鋒先生) |
10:35-11:45 | 基調講演②「新しい聴解教育の設計と実践」 (専修大学 王伸子先生) |
11:45-12:00 | 国際交流基金・高等教育出版社紹介 |
12:00-13:15 | 昼食・休憩 |
13:15-14:15 | 特別講演①「ルーブリック評価―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を使って―」 (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王崇梁先生) |
14:25-16:25 | 実践報告
①「大学听力课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基础日语听力教程》为例」(西安交通大学 張偉莉先生) ②「谈听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与教学互动―以《基础日语系列教材》的教学设计为例―」 |
16:30-18:00 | ワークショップ説明:(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藤井舞先生)
ワークショップ① ・基調講演等ふり返り |
18:15-20:00 | 懇親会 |
8月18日(日) | |
08:30-10:30 | 特別講演②「如何实践课堂教学——以高教社综合教程和听力教程的教材使用为例」 (北京師範大学 林洪先生) |
10:40-12:00 | ワークショップ②
・特別講演ふり返り ・『基础日语听力教程』『基础日语综合教程』より1冊を選び、「聴解授業における学習者の聴解能力向上」または「総合日本語授業における聴解を通じた学習者の日本語力の向上」という観点から90分の授業案を考える。 |
12:00-13:15 | 昼食・休憩 |
13:15-14:30 | ワークショップ③ ・授業案を考える、ポスター作成 |
14:40-17:00 | ワークショップ④
ポスター発表 |
17:10-17:30 | 閉幕式・修了証授与
解散 |
参加者の声(アンケートより):
・とても充実した2日間を過ご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先生方のご講演を聞いて普段の自分の授業を反省する大変いい機会になり、すごくためになったと思います。
・期間はとても短かったのですが、とても効果的であり有名な先生方のご講演はとても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いちばん印象に残ったのはワークショップです。みんなは互いに協力して一生懸命やっているうちに、いろいろなことを学びました。いろいろ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ポスター発表についての講師の評価が印象に残りました。
・大変貴重な勉強の機会をいただいて、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もっとコメントと交流の時間があればよかったです。
#有关申请举办“2020年地区性日语教师研修会”的通知# 为促进中国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将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派遣日语教育专家前往各地区出讲。希望举办地区性日语教师研修班的学校,请参考以下页面的条件申请→http://t.cn/A6bJaL19
为促进中国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将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派遣日语教育专家(以下,专家)前往各地区出讲。希望举办地区性日语教师研修班的学校,请参考下列条件申请;
1.以写申请的学校为主办校,结合周边或一个地区的3所以上的学校联合举办研修班,参加教师要30人以上。
2.主办校要有初步的会议内容安排(如:日程表、研修内容、会议形式等)和会议场所及运营安排(如:参会者的用餐地、事务运营、各项费用开支、管理、联络)等。请十分注意控制新冠病毒疫情。
3.出讲专家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以及恳谈会或者午餐的费用(上限为5000元)由本中心负担。另外,如果由于控制疫情无法在校园内召开研修班的话,租借附近酒店等的会议厅也可以。该租借费可以由本中心负担(看价格商定)。
4.专家出讲的内容范围如下:
①目標と評価
②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の紹介
③「Can-do」を利用したコースデザイン
④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準拠教材『まるごと 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中国語名《MARUGOTO:日本的语言与文化》)を利用した授業の実際
⑤ポートフォリオによる自律学習能力育成
⑥中・上级の教え方
⑦初级の教え方
⑧各技能の教え方(読解、聴解、作文、会話)
专家出讲时期为2020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有意向申请的学校请在10月28日(周三)前将申请表发送至 daigaku@jpfbj.cn
结果将在11月份以后依次通知。
例:会议日程安排
时间 |
内容 |
||
○月○日 (周六) |
上午 |
9:00-11:30 |
「Can-do」を利用したコースデザイン |
午餐 |
|||
下午 |
13:30-16:00 |
ポートフォリオによる自律学習能力育成 |
|
散会 |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2020年9月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第八讲:加藤周一和日本战后文学批评# 无情的瘟疫使我们很难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八讲:加藤周一和日本战后文学批评】→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第八讲:加藤周一和日本战后文学批评
无情的瘟疫使我们很难举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八讲:加藤周一和日本战后文学批评
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
翁家慧
主讲人介绍:翁家慧,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副教授,1994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日语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该校日语系副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文学、日本战后文学批评、中日比较文学,代表作包括专著《通向现实之路——日本“内向的一代”研究》,译著《羊之歌:我的回想》《广岛札记》《大江健三郎传说》等。
众所周知,加藤周一是20世纪日本极具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家、思想家、文化学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和诗人。1919年9月,加藤出生于日本东京涩谷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热爱文学,倾心于西洋文艺。受父亲职业的影响,他从一高毕业后报考了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195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专攻血液学。在学期间他一直去法文系旁听,结识了渡边一夫、中岛健藏等法国文学研究者,同时与中村真一郎、福永武彦等人结成了“玛蒂涅诗人俱乐部”,尝试创作韵脚格律诗。1951年至1955年,加藤留学法国,在从事血液学研究的同时,游历欧洲并对各国文化进行了深入考察。1955年2月回国后,加藤把在欧洲期间的见闻与思考付诸笔端,创作了日本文学、文化论相关的一系列评论文章,他提出的“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一说成为日本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观点之一。不久之后,加藤决定弃医从文,专职从事文艺评论工作。他使用多角度、跨学科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在文学批评、文化研究、文学史论、美术史研究等领域留下了数量巨大的经典论著。其中《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日本文化の雑種性』),《日本文学史序说》(『日本文学史序説』),《日本艺术的心与形》(『日本 その心と形』),《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日本文化における時間と空間』)等学术专著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日本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藤的主要著作收录在《加藤周一自选集》(10卷)和《加藤周一著作集》(24卷)之中,其中与文学批评相关的论文可谓恒河沙数,不胜枚举,因篇幅所限,小文无法一一展开论述,今天仅就他与日本战后文学批评的关系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能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日本文学文化爱好者以及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日本战后文学批评肇始于二战失败后的一片废墟之上,而加藤周一正是亲历者之一。他在自传《羊之歌》(『羊の歌』)中这样回忆道:
战争末期,川口市还实行灯火管制的时候,一群青年聚在一起,为即将上战场的伙伴们举杯送行。那些上战场的青年人中,有很多都活着回来了,回到了被战火夷为平地的东京。他们被征入伍的时候,早就已经没有运输船送他们去太平洋战场,本该让他们抱着火焰瓶飞扑到坦克履带底下的“本土决战”,最终也没有爆发。这些青年,他们不了解战场,他们知道的只有部队生活的荒诞;他们没有在中国杀人的经验,唯一的经验就是等着自己被杀。他们活着从来都不是为了将来如何,也觉得自己不必为现在和将来做任何打算。这群青年再次回到占领下的东京,创办了同人杂志《世代》。日高晋和诗人中村稔也混在这群青年当中,前者后来成了一名经济学家,后者写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宫泽贤治研究专著。我和福永武彦、中村真一郎这两位小说家一起在《世代》上连续刊载了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就成了我们三人合著的《一九四六——文学的考察》。[1]
战后日本恢复言论自由,各类文艺杂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加藤从外部考察日本文学、文化和社会的批评视角受到主编们的青睐,《世代》、《世界》、《近代文学》、《思想》、《文艺》、《批评》等杂志纷纷刊载他的评论文章。
那么,加藤的文艺批评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海老坂武教授认为,加藤的著作鲜明地刻画了日本文化的全貌。从杂交种文化论开始,他就一直在探索和追寻“日本式的东西”。他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文学和美术作品的研究上,希望能从中提炼出日本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让日本人看到自己的形象,并由此了解什么是日本文化。此外,海老坂教授指出,加藤非常关注世界局势(尤其西欧和中国),擅长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中判断并确定日本在政治上、文明史上的位置。在持续性观察过程中,加藤不断地指出日本人当下面临的问题。[2]由此可见,加藤通过文学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全面认知日本文化,准确定位日本在国际政治和文明史上的位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加藤在游历欧洲期间发表的《西洋游历途中有关日本文学的思考》《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等文章中就指出战前左翼文学被镇压,当时的文学没有社会性,作家们以一种方言报告自己的私生活,而志愿当作家的人读这些文章,其他人由于生活不同或关心的对象不同,即使读了也不得要领。他们的文学通过非合理的、独特的日语修辞法来进行,试图把日本文学纯化为日本式的东西。但战争一结束,这些思想立场在逻辑上彻底失去了必要性。这种独特的日本式修辞法对于战后的任何问题都发挥不了作用。他指出,企图以传统的日本文学同西方文学相对来捍卫传统的方法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日本社会已经西化到一定程度,想要消除西方因素,就像阻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样,不过是一种徒劳。[3]对于战前文学的分析与判断源自加藤在战争期间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以及作为医生的战争体验。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不久,他作为一名血液学领域的专家,参加了由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和美国军医团共同组成的“原子弹爆炸影响联合调查团”。在与美国军医团接触过程中,他意识到在血液学领域,日本与欧美相比落后得不止一星半点。同时,他也发现这种落后不仅体现在血液学领域,实际上还包括日本文学家在精神上的落后,以及自己作为读者在阅读欧洲文学时方法上的落后。
我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在心里建构起他们的形象,但却很难通过这些形象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也就是说,我的阅读理解方式、我所建构的法国文学家的形象,明显是有缺陷的。另外,战后不久出现了风靡一时的萨特和加缪,他们的文学完全超出了以往文学概念的范畴,如果不改变阅读方式,就很难理解或掌握这些文学的核心内容。我感觉到日本在知性训练方面的“落后”。小说创作技巧上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从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出发,一切都要推翻重来。但我还太年轻,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总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那件“善其事”之“器”。面对日本的“落后”,以及比它更为落后的我自己的“落后”,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向着无限的未来敞开大门的时代,与其为“落后”正名,不如奋发图强、迎头赶上。[4]
加藤周一敏锐地捕捉着欧洲文学新思潮兴起的迹象,同时也关注到日本战后文学的新动向,并运用其独特的比较文化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与鞭辟入里的分析。他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关注国内外局势,思考日本社会将来的走向,因此政治学家丸山真男、社会学家清水几太郎、文艺评论家中野好夫、小说家野间宏的作品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入大众消费时代,村上春树和赤川次郎等中间小说作家人气高涨。加藤指出,这并非日本独有的现象。六十年代末德国学生引用马列术语时,也是频频使用法兰克福学派,也就是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作家的语言。[5]
本文简单介绍了加藤周一与战后文学批评的关系,概括地说,加藤的战后文学批评是基于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研究视野之下的一枝独秀,同时,也是现代日本人准确认知自我形象、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2] 参见海老坂武:《加藤周一——质问二十世纪》,岩波书店,2013年。
[3] 参见加藤周一:《杂交种文化》,讲谈社,1974年,第39-40页。
[4] 加藤周一:《羊之歌:我的回想》,翁家慧译,北京出版社,2019年,第210-211页。
[5] 参见加藤周一:《“知识人时代”的终结——战后日本的社会、知识人、文学》,收入《文学所见的两个战后——日本与德国》,朝日新闻社,1995年,第288-290页。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文学)
题目及主讲人
王凯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龙妹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张龙妹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韦立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
周以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秦刚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徐静波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第八讲 “加藤周一与日本战后文学批评”
翁家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每周四(计划)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心连心# 【参与者来信】1996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的更家由真同学,毕业于京都府立大学,在校期间参加了“NIHONGO Partners”事业,来看看她的分享吧→http://t.cn/A6bfCA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