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6年春季全国中等日语教育教师研修会”的通知

DSC058348 DSC059342 DSC058278
为提高广大中学日语教师的日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增进教师的学术交流,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拟于2016年3月在长沙共同举办”2016年春季全国中等日语教育教师研修会”。报名办法等,详情请参阅附件。

活动邀请函(PDF)

报名申请表(DOC)

教学经验交流会テーマ(DOC)

明和电机“超常识机械”开幕表演

629189816821848272

由McaM明当代美术馆主办的“超常识机械Nonsense Machine 明和电机回顾大展”将于1月23日开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很荣幸地携手明当代美术馆带来开幕LIVE表演“机械现场”。


开幕日程

2016年1月23日

14:00-15:30 “机械现场”表演

凭票入场/提前半小时现场换票

15:30-16:00 开幕仪式

凭纸质邀请函入场

16:00-19:00 自由参观及酒会

免费入场/无需预约

地址:上海市永和东路436号McaM明当代美术馆

开幕表演主办方:McaM明当代美术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进入McaM明当代美术馆官方微店购票

明和电机社长土佐信道亲自领衔“机械现场”表演,为明和电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展览“超常识机械”揭幕。现场演示明和电机全系列的“超常识”代表作品,颠覆关于音乐表演的一切想象!本次表演仅限量发售100张门票,售罄之后无补票机会。

2.pic

在这机械转向电子的大时代里,就像是走退路一样地将充满机械气息、手工作业痕迹的东西呈现出来,但是在这些沉重冰冷的机械里,却仍保有一股令人似曾相识的怀念感觉。如果与近年来用电脑处理为主的电子音乐比较,土佐信道的TSUKUBA MUSIC可以说是物质性十足的音乐。

—— 畠中实 NTT InterCommunication Center策展人

3.pic

著名导演北野武所主持的电视节目,他们也是该节目的固定班底,身为艺术家的他们仿佛就像是艺人一様,随时都有不少的支持者紧眼在后。虽然参予演艺圏的活动并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但也可以説是一种模拟型态吧。这种模拟伪装也就是他们虽然被认为身在高不可攀、与一般社会分离的艺术世界里,却以充满幽默的观点批评自己的这种反牡会行为。

4.pic

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為止,工匠们对机器的要求都是它的功能,而土佐信道的作品除了具有动态艺术的特质,本身也被认为是具有它的功能,再加上它的作品同时也有乐器的功能,所以表演者也可以透过演奏来做表现。虽然这些作品都有它基本的乐器结构,与其说是乐器倒不如说是有附加功能的创作雕塑会比较恰当。

—— 篠田守男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金泽美术工艺大学研究所专任教授

5.pic

明和电机的最强之处,就是他们作品都有最高水准的技术做保证。无用机械与土佐的扑克脸,然后在轻巧的制作背后所隐藏的工匠风格,应该就可以吸引众人瞩目。正是因为有工匠的高水准技术,所以才有这种搞怪的表现。

——山口勝弘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名誉教授

12.pic 下午4.28.14

(现场图片由MakerFaire Shenzhen提供)


即将展览

123456

自1993年成立以来,明和电机通过持续不断的“超常识机械”创作和二次元风格的音乐表演而获得广泛关注。作为以表演为核心理念的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特别关注明和电机作品中的表演性和观念性,包括作为人体延展的可穿戴性表演机械、具有隐喻色彩的声音、动态装置,以及通过机械装置构成的物体剧场等。作为明和电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展览,“超常识机械”在完整呈现明和电机四个系列的逾200件作品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开放空间,邀请各界人士进行多媒体艺术、音乐、科技、极客、动漫等跨领域的延展讨论。

789

 

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中野仁词来京讲座

nakano_banners

在刚刚结束的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坐落于绿园城堡核心位置的日本馆向世界呈现了盐田千春的大型装置“手中的钥匙”。铺天盖地的红线布满整个日本馆,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18万把老钥匙悬挂或散落,给人强烈的视觉情感冲击,指引观者探入黑暗深处,从回忆与梦境中寻找希望和温存。提出盐田千春极具戏剧性的个展方案,并最终通过评选实现在日本馆展览的是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学艺员中野仁词。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中野仁词先生来到北京,以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工作为例,介绍自己作为策展人的理念与实践。

venice

The Key in the Hand, 2015, (Japan Pavilion at the 56th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Venice/Italy,) photo by Sunhi Mang, Courtesy of Chiharu Shiota


讲座I. 策展与机构  (对谈嘉宾: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报名

公开第56届威双日本馆策展幕后,从接到比稿通知到展览开幕的全程经过。

从威双谈策展人的身份与工作,以日本机构为例介绍展览从无到有的组织构成。

另邀请中国馆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崔峤理事长主持交流,分享经验。

时间:201612218:00-20:00

地点:北京人文艺术中心

地址:东城区五道营胡同3

 

讲座II. 空间与表现 ⇒报名

从“手中的钥匙”谈装置艺术的策展方法,空间的把握与艺术表现。

什么是Art Complex? 如何打破白盒子和黑盒子的界限,将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相互融合。

时间:2016123 10:30-12:30

地点:蓬蒿剧场

地址:东城区棉花胡同35

*日文讲座配中文翻译


【讲师简历】

 中野仁词 Hitoshi Nakano

 1968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美学美术史学专业前期博士课程结业。

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学艺员、艺术资源管理研究所理事・研究员、東海大学非常勤講師。

 

主要策划项目包括:

表演艺术类

音乐诗剧“基于生田川物语 能‘求塚’(创作现代能,04年,神奈川县立音乐堂)

阿尔玛·马勒与维也纳世纪末的艺术家们(音乐・美术,06年,同上)

约翰·凯奇诞辰100周年-时间与空间的抗衡(音乐・舞蹈,11年,神奈川县民会馆画廊)

当代艺术展

盐田千春展“来自沉默”(07年,神奈川县民会馆画廊)

小金泽健人展“那个与这个中间”(08年,同上)

“日常/不相称”(09年,同上)

“设计之港。”浅葉克己展(09年,10年,同上)

泉太郎展“揉”(10年,同上)

“日常/有隐情”(11年,同上)

泽拓展“Whirl”(12年,同上)

“日常/非公开”(14年,KAAT神奈川艺术剧场)

八木良太展“科学/虚构”(15年,神奈川县民会馆画廊)


【有关威尼斯双年展及日本馆】

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艺术盛会,是当今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视觉艺术展示活动。历届双年展的主题由双年展财团委任的总策展人设定。围绕该主题,参展各国选出代表本国的艺术家,制定各自国家馆的展览方案进行展示。

1952年,日本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1972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

1976年至今,基金会主办历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展览。

历届展览方案由基金会国际展事业委员会从被提名策展人提案中甄选决定。在本次方案评选中,提出盐田千春个展方案的中野仁词先生从5位候选人的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的策展人。

近10届日本馆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列表

  年份 策展人 参展艺术家
第56届 2015 中野仁词 盐田千春
第55届 2013 藏屋美香 田中功起
第54届 2011 植松由佳 束芋
第53届 2009 南嶌宏 柳美和
第52届 2007 港千寻 冈部昌生
第51届 2005 笠原美智子 石内都
第50届 2003 长谷川祐子 曾根裕、小谷元彦
第49届 2001 逢坂惠理子 畠山直哉、中村政人、藤本由起夫
第48届 1999 盐田纯一 宫岛达男、“时间的复苏:柿子树项目”执行委员会
第47届 1997 南条史生 内藤礼

 

 

 

摘译 | mum & gypsy 北京公演和中国戏剧的暗涌

德永京子 戏剧记者

摘译自《悲剧戏剧》2015年11月号


智利、波斯尼亚、意大利,在鲜有日本剧团会前往演出的国度留下了足迹的mum & gypsy剧团,首次在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演出。应9月8日至26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之邀,赴北京演了三场《异形三姐妹》(首演于今年1月)。

banner-01

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始于2008年,上演剧目主要是国内外的青年剧团的作品。由北京市主办,每年戏剧节的预算都不一样,因此每年上演剧目和邀请剧团的数量并不尽相同。今年邀请的是来自中国国内的8个剧组和来自国外的6部剧目,这些剧目在北京市内的6个剧场上演。外国剧目由组委会邀请,而国内剧目为征选制,曾在东京剧场艺术节2012(F/T2012)演出过的《狂人日记》(导演:李建军),以及在同艺术节上获得竞选单元大奖的《地雷战2.0》(导演:王翀),都是曾在青戏节演出过的剧目,可以说青戏节所挑选的剧目有一定水准保证。受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邀请来华演出的日本剧团,mum & gypsy还是头一个,和巴西剧团带来的作品一并作为开幕大戏上演。(※译者注:与青戏节组委会核实,青戏节2011年曾邀请过日本剧团来华演出。此处为原作者笔误。)另外,其他的国外剧团有来自波兰、瑞士的剧团以及来自法国的两个剧团。3

在提笔记述mum & gypsy北京公演前,我想先稍微介绍一下关于中国现代戏剧的现状。

他们,现在正处于旺盛的吸收时期。

今年三月份,柴幸男(剧团mamagoto)赴北京举办戏剧工作坊,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派遣作为随行人员来京时,有幸得以采访到北京现代戏剧圈的关键人物之——邵泽辉先生。作为戏剧导演的他同时在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执教,还是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节目总监。也是去年在T-PAM期间赴日,而后决定邀请mum & gypsy来华演出的人。从他的言谈中捕捉到的信息是,中国很多戏剧人都渴求新的形式。“让这些年轻戏剧人看到新的戏剧,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学习。希望能给他们展示很多的新的戏剧形式。”我想他所说的“新形式”,指的是欧美国家的舞台表演中有的而中国所缺少的吧。从他反复强调的语气背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他所谈的并非是对京剧等传统戏剧以及过去那些老的戏剧形式的拮抗,而是他认为进一步扩展“实验戏剧”这一诞生于90年代的戏剧形式,才是这个国家戏剧的未来之所在,因而才会向欧美国家寻求榜样。我所感受到的近乎于贪婪的这份热情,或许背后驱使这份热情的动力是要趁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当下即刻行动的意识。14

但实验戏剧,并非全是大家从字面所联想到的观念性和哲学性的作品(当然也包含其中,但不仅止于此),其中还包含了在日本的语境下被富有娱乐性的作品。而在实验戏剧领域最为
成功的是中国戏剧现在最重要的人物孟京辉导演,他自身担任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以及中国国内数个戏剧节的艺术总监。作品切入点是荒诞风格却不晦涩难懂,剧中安插的笑点占有一定比重。蜂巢剧场——只上演他的导演作品的专属剧场——观众看起来大多是有一定收入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们,连着几日都是售空满座,我在剧场内所感受到的是,或许实验戏剧在这些年轻观众的认知里是一种“时尚文化”。而我猜想,创作者们或许是希望在此基础上期望能触及“真正的艺术性”,愿景可以与欧美国家舞台表演水平并驾齐驱进而超越。1200-0228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um & gypsy剧团这次演出的剧场是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而隔壁的大剧场其时正在上演去年曾经来日公演的《War Horse战马》的中国
版。由英国的马偶师等带领中国的演员们历经一年半的工作坊,教授马偶的操作方法等直至排演出整部戏。中国的文化政策还是偏重欧美国家,恐怕由此也可窥一斑吧。

但若是受众们没有欣赏的感性,纵使创作者们及戏剧节主办方们从国外引进再多的新戏剧,恐怕再好的事物也不过途为无用之物。而就这一点,北京有着令人惊异的观众群体。对“新的戏剧”已经有着极高欣赏能力的观众数量众多。mum & gypsy的首次北京演出,就观众们的专注力和反馈而言是毋庸置疑的成功。1200-0389

可容纳300人的剧场首演当日估计有六到七成的上座率,但首演后通过类似推特的微博,以及类似LINE的微信等SNS社交工具分享,口碑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和第三天的演出全部满座,合计有800多位观众观看了演出。而首演当天应当有一部分观众是受邀前来的学习戏剧或学习日语的学生,但即便是这样的观众,他们也看得相当专注。即便是日语原文也算是信息量极高的台词,投影打出中英文字幕,有时甚至一眨眼就转至下一句字幕。即便如此很多观众迅速地就理解了藤田贵大的导演构想,时间被解构,相同场景被refrain(重复)的编辑构造。之所以能如此言说,因为几乎没有感受到,那种因为遭遇难解的事物随之
疑惑,终因无法理解而完全放弃时所散发的倦怠氛围。甚至还看到好几人屏息前倾,不愿放过眼睛或是耳朵可捕捉到的任何一点信息。临近尾声时,还隐约听见抽泣的声音,并且不止一人。三天三场演出都是如此。当然也有觉着无聊的观众,中途退场的观众,然而仿佛这些丝毫没有影响般,远远超过预想的“传递”感充斥着整个会场。

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坐在观众席中的藤田贵大,舞台上的青柳泉、吉田聪子、川崎百合子也是相同的感知。1200-9956

“这究竟是什么,想弄清因此集中精神观看演出,很多第一次看mum & gypsy作品的观众都会是这样的。但北京的观众们,专注是一直持续着的状态,还感受到观众向我们传递过来的气场。”演员之一的吉田如是说,导演藤田也聊到“大家的集中力瞬间飙高并一直保持,让人感叹。观众这个反应,我觉得是可以信赖的。”
第一天的演后谈是与全体观众的答疑交流,在预定时间内没能回答所有观众的问题,藤田临时决定在大堂与大家继续交流。而排队等候提问的观众当中,有一位也在做戏剧的年轻观众将感想直白地抛向导演“我觉得戏中角色的动作,随着岁月流逝他们长大后,应当编排为可表现出来他们成长了的动作”。第二天的演后交流会是与北京的年轻戏剧人们交谈,当时有位男导演提出了“感觉到有后摇的影响”这样一针见血的意见。大家的感想都很鲜明丰富,对他们而言,mum & gypsy绝对可算是“新的戏剧”,而他们也十二分咀嚼回味了这个“新”,从他们的感想中也能切实感受到。1200-0614

而藤田在首次亚洲公演之行所感知到的距离感也是崭新的。“以为会是更近的距离,
没想到坐飞机也要花上四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大家的脸看起来和日本人没什么区别,却不曾想语言完全不通。从某种意义上有种来说我感觉比欧洲还远。但观众们的反应非常炙热。我过去没有思考过亚洲的事物,但这次之后萌生了想再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演出的想法。”

最后一天演出孟导演也前来观看。结束后到了后台一见藤田导演,满脸笑容上前握手,“太棒了太棒了”赞不绝口。或许mum& gypsy剧团的下一次中国公演不会太远。

最后再补充一点,光是今年在北京,除了上述提到三月的柴幸男导演在北京举办的公开戏剧工作坊和面向高中生的戏剧工作坊,六月份地点剧团的三浦基导演带来了面向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坊、和演出《FATZER自私鬼约翰·法茨的灭亡》,还有此次藤田贵大的《异形三姐妹》,都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带来的日本戏剧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作为日本文化厅文化交流使的Chelfitch剧团的冈田利规导演来华,听闻反应甚是良好。让我不禁想,或许事后再度回顾时2015年会被称为“北京的日本现代戏剧元年”,而以我所见这批导演也绝对称得起。今后的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吴珍珍 译


德永京子 剧评、记者

年内奔走日本各个大小剧场,涉猎范围广泛,除《朝日新闻》剧评版外,还为《Theatre Guide》、《Choice!》等纸媒撰写、还有各网络媒体、公演册子等撰写稿件。东京艺术剧场运营委员兼企划选拔委员。与藤原力合著《演剧最强论》一书。

演剧最强论-ing 小剧场戏剧情报网站:www.engekisaikyoron.net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2015年文艺活动回顾

よいお年を!

主页君还在盘算着怎么拜年的时候,咻的一下2016年就来了。

据主页君零碎的不完全统计,在这狂奔的一年里,文艺小分队走过了10多个城市,给大家介绍了近20位艺术家,办过10多场讲座,当过40多次电影放映员,为20场文艺演出报过幕,发过上万张调查问卷,给大家带来了近百场好活动!(还有来自主页君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不定期福利若干)

感谢各位观众,各个合作机构,各位媒体朋友的这一年以来的鼎力支持!尤其感谢大家对我们时常崩溃的抢票系统的包容。

主页君2016年的愿望是找到稳定报名系统,为大家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好的活动~

点击链接和我们一起回顾2015年的文艺活动吧!看看你在我们的这一年里留下过几个脚印~(≧∇≦)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2015年文艺活动回顾

よいお年を!また来年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寺田模型工作坊第2弹 ~北京篇诞生纪念活动~

banner

2015年9月12日,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携手启皓在皓空间举办“寺田模型北京系列活动——1/100的帝都日常”。通过市民工作坊与设计师讲座,让北京的朋友了解寺田模型1/100的世界观,并亲自动手制作打造充满想象力的1/100理想社区。

1

寺田模型(TERADAMOKEI)的创立旨在通过微缩模型,探索细节能够赋予造型的可能性。寺田模型的创始人寺田尚树先生相信,模型更能凸显实物的精髓,让梦想自由挥洒,因此拥有超越实物,创造美好的可能。寺田模型“1/100建筑模型用添景”系列将“住宅”、“办公室”、“施工现场”等各种生活中的场景通过1/100的纸质模型再现,倾注爱与梦想,构建成想象力的小舞台。

9月工作坊的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从公司职员,媒体记者到专业设计师,代表着生活在这个城市,努力创造着价值的年轻一代。有眷恋亦有无奈,每一个人都带着属于自己的北京记忆,寻找着一份独特的归属感。大家的作品有的重现了某个留在记忆的瞬间,有的充满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或是完全打破日常的想象,挑战城市的可能性。为了呈现这些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每一片树叶的位置都由参加者精心设计,而这些1/100的愿景都被保存下来,展览于皓空间。

2

实际上,寺田先生的北京之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1/100建筑模型配件系列”北京篇的创作进行考察。寺田先生的城市篇选取当地最为日常、那些可能被忽视却深深印记在当地人们的潜意识中的场景。为了记录下这些瞬间,寺田尚树先生带着助手石井萌小姐在我们的工作人员陪同下,穿梭在北京胡同间,深入菜市场,测量、拍照,跟乘凉的大爷大妈搭讪聊天,当然还吃了烤鸭和麻小,只为还原最原汁原味的北京,创作出让本地人也觉有亲切感、能够代表北京日常的模型。

3

终于!继东京、纽约、曼谷、阿姆斯特丹之后,“1/100建筑模型配件系列”城市篇的第5弹北京篇诞生!折叠桌、小板凳、酸奶瓶、汽水箱、环卫车、还有一套室外健身器材(扭腰器、健骑机、腹肌板、太空漫步机、双人大转轮…)!一组小小的模型即还原了一个东城街头随处可见的祥和景象。

4

photo : Kenji MASUNAG
photo : Kenji MASUNAG

 

 

 

 

 

 

 

 

 

 

为了纪念北京篇诞生,我们将在皓空间举办工作坊第2弹!我们将提供多种模型以及工具,并在第一时间入手北京篇!工作坊作品也将被保存展出。

时间:2016年1月10日 14时

地点:皓空间(朝阳区新源路5号1层)

►报名方式:点击链接→ http://t.cn/R4XPlP7  跳转报名页面,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问卷调查。

 

报名截止至2016年1月6日上午12:00。我们将根据您所填写的内容,选取20名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参加工作坊。被选中的朋友将收到电子门票,并有工作人员与您电话联系。

PS: 报名相关事宜由“皓空间”负责,有任何疑问可咨询“皓空间”微信号

666

新海诚展重庆站(2016.1.16-2.14)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The Japan Foundation) 荣幸地宣布,由新海诚中国巡回展重庆站将于2016年1月16日至2月14日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举办。

新海诚导演的作品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影像文学”,凭借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情节风靡全球。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秒速5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4部电影。

雲の向こうposters秒速copyright-03星を追う子どもcopyright-03言の葉の庭コピーライト入り-03

除每部作品介绍、公映宣传海报、主视觉之外,还将公开分镜表、人物设定、作画(layout与原画复制)、大幅背景美术,全面揭秘制作过程。

除此之外,展览还设有大幅背景美术拍照专区、阅览故事画册用的平板电脑、以及展示动画制作流程的体验型装置。

展厅内将循环播放《言叶之庭》的正片,休息室将播放《追逐繁星的孩子》制作纪录片以及新海诚导演有关《言叶之庭》制作的访谈录像。

来观展的朋友还可以通过在展览现场扫描二维码获得人物头像图片。


SINKAI_TEN重庆s

【展览名称】新海诚展: 透过剧场动画感受新海诚的世界
【展 期】2016年1月16日 至 2016年2月14日
【时 间】周二至周日 10:00-17:00
【地 点】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G厅
【主办方】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
【协办方】CoMix Wave Films株式会社

开幕时间:2016年1月16日 14:00

开幕放映:2016年1月16日 15:00 《言叶之庭》47分钟(放映需预约)

开幕放映预约地址:http://xhcchongqing.wanshe.cn


【作者介绍】

新海 SHINKAI, Makoto

shinkai0417_9887s

1973年 出生于长野。

2002年 个人完成短篇作品《星之声》,惊艳亮相。本作品获得新世纪东京国际动漫节21(Tokyo International AnimeFair 21)“公募部门优秀奖”等多项大奖。

2004年 公开的首部长篇电影《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同年名声大作。获得第59回每日电影奖(Mainichi Film Awards)“动漫映画奖”。

2007年 发表的创作短篇动漫《秒速5厘米》。荣获亚太电影节(Asian Pacific FilmFestival)“最优秀动漫奖”。在意大利未来电影节(Future Film Festival)获得最高奖项“Lancia Platinum GrandPrize”。

2008年 由国际交流基金会派遣,在中东各地开展动漫制作工作坊。

2011年 全国公映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凭借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作品世界的展开。斩获第8届中国国际动漫节(China InternationalCartoon & Animation Festival)“金猴奖”优胜奖。

2012年 因在中东的活动被高度评价,获内阁官房国家战略室颁发“在世界舞台传播日本的日本人”感谢奖。

2013年 《言叶之庭》全国公映,在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Stuttgart Festival ofAnimated Film)获得长篇动画大奖。作品通过电影资料馆在世界各国上映。作为新时代导演,在国内外备受好评与支持。


关于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美术馆正门

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座落于南滨路长江艺术广场,总建筑面积约 22000平方米,其中专业展厅 8个,面积约 12000平方米。 设有同声传译学术报告厅、贵宾厅、高清多功能放映厅等配套设施,致力于呈现当代艺术多元、实验、前卫、先锋的无限可能。美术馆主要宗旨是将国内外当代艺术作品引入重庆,不断推进重庆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努力把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特色的公共美术馆。

和文化体验俱乐部~新年特辑~

新年将至,本中心将继续为大家献上和文化体验活动!本期活动主题为《和文化体验俱乐部~新年特辑》。此次活动包括和服体验和日本插花两个环节。届时在专业和服老师指导下,体验日本单衣和服;向插花老师学习,用日本插花正式的花留“剑山”,创作属于自己中秋时节的插花作品,择花如友、取器比邻。听两位老师讲日本文化,讲日本的新年(正月),感受和风!

此次活动特别为大家振袖(长袖和服)的展示环节,是不是更加心动了呢?快来参加吧!

振袖

振袖

【时间】12月27日(周日) 13:30入场 ~ 13:50开始
【地点】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建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层)
【参加条件】13岁以上

※ 活动中所用材料,由本中心免费提供。
※注:此次体验的“和服”为“浴衣”,即夏日穿的和服单衣。
分男式和女式两种,报名时请根据实际性别选择,能够提供款式数量有限,活动当天无法调整请见谅;
插花所用花器以及剑山不可以带回,但是可以将花带走。

【报名方法】
前往→http://t.cn/R4bVzf6 填写报名信息预约报名
※12月24日上午10点正开始预约报名,报名成功后会收到系统通知邮件;
报名额满为止,一人仅限一个名额,请勿重复报名

【讲师介绍】

五十岚绫子
公益社团法人 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认定学校 装道礼法和服学院 文院 五十岚和服学院讲师。从十八岁开始从事和服穿戴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日本也曾从事电视、广告的工作。吴宇森导演电影作品《太平轮》的服装指导。

堀江 森花
已取得花道家元池坊最高职,并活跃在中国教授池坊花道的老师 。其作品刊登于杂志≪elle≫(中文版)等,在比利时、法国等各国大使馆、蓝色港湾等地举办作品展,并多次在大学进行花道授课展示。

和文化体验俱乐部~冬•雪~

和文化俱乐部体验活动一直以来广受好评,深得广大日本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圣诞和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厚,本中心将继续为大家献上和文化体验活动!本期活动主题为《和文化体验俱乐部~冬·雪》。此次活动包括日本书道和日本折纸两个环节。届时在专业书法老师指导下,—用假名书写日本古典短诗句(俳句);同时还有折纸老师引导参加者,制作冬季特色的折纸。听两位老师讲日本文化,感受和风,期待您的参与!

 

此次书道和折纸作品暂定图

此次书道和折纸作品暂定图

此句出自 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随笔集《枕草子》

 

【时间】:12月19日(周六) 13:00-15:30(13:00入场)

【地点】: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国贸地铁站附近SK大厦3层)

 

【参加条件】有日语学习经历且能正确书写假名

【参加方式】免费参加,提前预约报名

【报名方法】前往预约平台http://t.cn/R4AlqUq填写信息报名

(12月17日上午9点后开始报名)

※数量有限,额满截止。一人仅限一个报名名额,请勿重复报名。

※ 活动中所用材料,由本中心免费提供。

 

 

【讲师介绍】

みどり(Midori)老

在日本的大学中取得了中学(语文•书法)教师资格。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留学2年学习书法。指导对书法感兴趣的日本人学习书法,并主办书法展览。还在东日本大地震慈善活动中,以”书法”为主题积极参与策划等。

 

上田知子老

折纸老师。2011年~2013年,在日本主办国际交流团体(Peas&Pods),举办折纸教室。主要面向对折纸感兴趣的外国人。

2013年至今,在北京国际学校教授折纸。同时也面向支援中国孤儿院以及患病儿童的慈善团体举办折纸教室。

元旦闭馆通知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图书馆 元旦期间闭馆通知

本馆将于以下时间闭馆,特此通知。

2015年12月30日(周三) -2016年1月4日(周一)
☆ 1月5日(周二)上午11:00~下午6:00正常开馆。

            2015年12月18日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图书馆

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図書館 年末年始に伴う休館のお知らせ

  本図書館は以下の期間、休館となりますのでお知らせします。

2015年12月30日(水)~2016年1月4日(月)
☆ 1月5日(火) 午前11:00~午後6:00 より通常どおり開館します。

2015年12月18日
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図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