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哲学/思想) 第三讲:浅谈妈祖在近…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三讲:浅谈妈祖在近世日本的神道化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 吴伟明



主讲人介绍:

吴伟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比较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专研近世中日文化交流史、东亚易学史及德川思想史。主要个人中文学术专书为《和魂汉神:中国民间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2021)、《东亚易学史论:周易在日韩越琉的传播与影响》(2017)、《德川日本的中国想象:传说、儒典及词汇的在地化诠释》(2015)及《易学对德川日本的影响》(2009)等。




一、引言
  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吴伟明,我的研究专业是中日文化交流史。最近我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叫《和魂汉神》,副题是「中国民间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我在书中提出一个有趣的概念「和魂汉神」,就是中国的神灵东渡日本之后,经过本地化或神道化的洗礼,多被人认为是日本天神的化身,获得神道的称号,在神社被供奉。这些「汉神」成为神道系统的一部分,在日本有了新的名字、形像及功能。我在书中研究了八位汉神的神道化轨迹。现在我打算用妈祖为例,说明「和魂汉神」的现象。


  在诸神中选择妈祖是因为我在香港土生土长,跟中国南方沿岸其他地方相似,妈祖是十分流行的民间信仰。广东人称妈祖为天后娘娘。香港有天后庙过百,我家附近便有一间。此外,我喜欢在日本旅行,发现妈祖在长崎的华人庙宇中地位特殊,甚至高于关帝及观音。有关江户时代长崎华人如何拜祭妈祖的研究为数不少,现在我想介绍的是当时日本人如何拜祭妈祖。原来日本人拜祭妈祖跟长崎华人完全不同。长崎华人依中式习俗进行祭祀,各地的日本人却以神道仪式拜祭妈祖。妈祖信仰的神道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意义重大,显示日本人吸收中国文化的机制,就是将中国文化据为己有,成为丰富日本文化的素材。
  妈祖在近世日本一般称「天妃」或「娘妈」。妈祖在各地与一些日本神祇混同。在本州的水户藩,九州的萨摩藩,及各地沿海的航运业者之间,妈祖都被当作日本神祇看待。探讨妈祖神道化现象可加强了解中日在宗教上的互动,及日本人如何将中国民间信仰收编入神道。

二、妈祖与弟橘媛
  我首先介绍水户藩的妈祖信仰,因为我对它比较有感情。我以前在茨城县筑波大学念硕士,经常去水户及大洗这两个妈祖信仰的中心地。江户时代的水户藩即是现在茨城县的中部及北部,东边是长长的海岸线,航运业及渔业十分发达,因此对海上守护神有强烈的信仰。水户藩出现妈祖与神道海上守护神弟橘媛混同的情况。
  关东沿岸民众自古崇拜的海上守护神是弟橘媛。弟橘媛是日本神话人物日本武尊的妃子。日本武尊乘船至关东房总半岛时因失言激怒海神,结果海面掀起巨浪,弟橘媛为平息海神的愤怒,甘愿投海牺牲。自平安中期开始,弟橘媛成为海上守护神,在各地出现祂的神社。关东沿岸民众对弟橘媛信仰尤为热心。在江户时代,水户藩的渔民及航行业者都崇拜弟橘媛。
  中国的海上守护神妈祖在十七世纪末传入水户藩,传入不久便出现神道化,妈祖获得神道神祇的称号及在神社被供奉。水户藩二代藩主德川光在1682年邀请明遗民东皋心越禅师前来水户。心越禅师带来妈祖的木像及书籍。在光的支持下,1690年在南海岸(今天的大洗)及北海岸(今天的北茨城)建立了天妃神社,妈祖信仰在水户藩开始传播。
  两大天妃神社很快便不再坚持心越禅师所提倡的中式祭法,转而使用日式神社的祭法。中国通行拜祭妈祖的日期是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七月二十三日(大暑)及九月二十三日(秋分)。近世长崎唐寺也依中国的做法,每年在这三天举行妈祖祭。水户藩的情况不同。藩民除了在三月二十三日及九月二十三日外,在端午、重阳、重十也拜祭妈祖。祭法跟中国不同。他们没有进香,也没有奉上鸡肉、猪肉等中式仪式。他们使用日本传统的祭品,在三月二十三日(天妃祭)供饭、鱼、酒,五月五日(端午节)献菖蒲,九月九日(重阳节)献菊花及十月十日(重十)献稻穗。
  除了两大天妃神社外,妈祖亦在水户曹洞宗祇园寺受供奉。1691年德川光将心越禅师带来的木造妈祖像安置于祇园寺,供人祈求海上平安。现在祇园寺的妈祖像仍保存良好,但不再公开。2019年4月22日,该寺主持陪同我一起参观,而且还允许我拍照作出版用。


  江户后期水户藩的妈祖信仰出现很大的变化,进一步加速其神道化的步伐。1831年九代藩主德川齐昭推行寺社改革,反对拜异朝之神,将两大天妃神社改为弟橘媛神社,并将妈祖像移走。官方还规定大祭日由三月二十三日改为四月三日(春祭),在祭祀时加入神社祭日经常出现的相扑及歌舞伎。一百四十一年间一直崇拜妈祖的藩民对此强烈不满。航运业者及渔民代表上书,表示自妈祖像被移走以后,他们一直遭遇海难及渔获失收,因此希望官方归还妈祖像。结果藩主让步,将妈祖像送返弟橘媛神社,与弟橘媛合祀,至幕末都维持这种安排。


  从被取代变成合祀,妈祖信仰经神道化洗礼后再度复兴。妈祖及弟橘媛不但被安放在一起,而且两者在藩民心中出現混同,例如他们喜欢称呼弟橘媛为「天妃さん」,觉得这样较为亲切。这种混同不但配合该藩的宗教政策,亦同时消解崇拜异族神的心理矛盾。2019年12月24日我去了北茨城参观弟橘媛神社,它是在海边叫天妃山的小山丘上的小祠,合祭妈祖及弟橘媛。原来它以前颇有人气,幕末志士吉田松阴也曾拜访此地。


三、妈祖与野间权现
  第二个我要讲的是萨摩藩的妈祖信仰。萨摩藩在九州南端,领地包括现在的鹿儿岛县与宫崎县的西南部。妈祖在萨摩藩成为地方神祇野间权现。萨摩藩西岸有一约六百米高的山峰野间岳,它是日本最早出现妈祖信仰的地方,在战国时期已开始有人在山上祭祀妈祖。野间岳本来有其它的名称,它在十六世纪有祭祀妈祖习俗后改称野间岳。当地人叫妈祖为「娘妈」。「娘妈」(ろうまRōma)及「野間」(のまNoma)的日语发音相近,所以野间岳就是娘妈山的意思。
  1554年鹿儿岛野间岳山顶出现野间神社,供奉地方守护神野间权现。在1598年从福建移居当地的林家带来妈祖木像,安置在野间神社。其后野间权现与妈祖出现混同,野间神社亦名娘妈神社,野间权现亦名娘妈大权现。萨摩藩的武家及平民均前往野间神社参拜。参拜后将「娘妈大权现祈祷札」带回家供奉;甚至有些人在家中安置妈祖像。
  野间岳中间有一佛寺龙泉寺,其分寺爱染院有娘妈堂,内有妈祖像。据说是倭寇从明朝掠夺回来之物;亦有谓来自林家或华商。因为通往野间神社的山路险峻,不少不愿登山顶者改在爱染院参拜妈祖。爱染院主持向捐献者送上娘妈山大权现的镇符札以保佑海上平安。
  野间岳的妈祖信仰在江户时代更为普及,其名声尤胜水户藩的妈祖信仰。唐船前往长崎途中经过野间岳时会烧纸鸣鼓遥拜妈祖,可见野间神社已远近驰名,连中国商人亦加以遥拜及作出捐献。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还创造出妈祖本尊曾来访野间岳的传说。这种说法不见中国文献,却散见于日本的随笔及碑文。妈祖渡来说可分三种:妈祖尸体漂来说、妈祖飞来说及妈祖东渡说。流传最广的是妈祖的尸体从福建漂至野间,由当地村民葬于野间岳。亦有文献谓妈祖从中国飞来野间岳,成为当地守护神。另外有传说谓妈祖乘虚舟漂至野间,然后定居下来,其子孙在野间岳山顶拜祭妈祖,发展成野间神社。顺便一提,我本打算2020年去鹿儿岛野间岳做实地考察,但因世纪疫症一直无法成行,实在非常可惜。

四、妈祖与船灵
  最后一种妈祖信仰是以妈祖为日本的船灵神。水户藩的弟橘媛及萨摩藩的野间权现均是地域性较明显的神道化妈祖信仰,以妈祖作船灵神的信仰却没有特定的地域性,其相关言论及仪式散见日本各地。
  船灵神(亦名船玉、船魂)是日本保佑船只安全的海神,早在八世纪日本已有船灵的记载。自古以来,人们将各自的信仰附会船灵。神道的十多位天神,甚至佛教的一些如来、菩萨、及中国民间信仰的妈祖都被当作船灵。
  船灵信仰并非出自神代史神话,不见于《古事记》及《日本书纪》。船灵神来自古代日本的民间风俗。《续日本记》记758年渔民及船大工举行船灵祭,这是有关船灵最早的文献记载。平安中期以来,在京畿一带开始出现船玉神社,人们于每年正月二日或十一日举行船灵祭。中世时期船玉神社在各地出现,主祭不同神祇。筑前国住吉神社及大阪住吉大社内有船玉神社,以住吉大明神为船灵。镰仓的船玉神社奉弟橘媛为船灵。丹波国(今京都、大阪一带)的船玉神社以诹访大明神为船灵。近世的船灵信仰不局限在各地的船玉神社,在渔民及造船工之间亦相当流行。新船下水之际多举行船灵祭。1634年将军御用船安宅丸在江户品川下水,幕臣及诸大名均出席船灵祭。
  因为船灵没有固定的本尊,因此很多跟海有关的神佛都跟船灵拉上关系。在近世时期妈祖亦被部分日本人认为是船灵。不同文献均出现妈祖与船灵混同的情况,认为船灵以妈祖的形象示人,例如《增补诸宗佛像图汇》如此介绍船玉宫:「据称宋太宗时业渔人女也,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升天,云中有声谓:我则观音化身。今升天,自此保护海运,以船玉宫之名被祭祀。」


  妈祖对近世日本的船灵信仰亦产生冲击。十八世纪后半以降不少船灵神的挂轴都仿似妈祖。住吉明神及妈祖成为最多人认为是船灵神的两位神灵。国学者喜多村信节指出,古代的日本人多以男性的住吉明神为船灵,但到了江户时代,人们因受妈祖信仰的影响而以船灵为女性。

五、结语
  东洋史家滨下武志用「妈祖信仰圈」来形容妈祖在中国近邻的传播。本研究显示日本在亚洲的「妈祖信仰圈」中占有独特地位。东亚及东南亚等地的妈祖信仰以当地华侨及华商为对象,采用中式宗教仪式,本地化程度不高。在江户日本,妈祖信仰在水户藩、萨摩藩及海运业界以日本人为对象,采神道仪式,呈现高度的本地化。它在名称、祭祀日期、形式及庙宇均与中国的妈祖信仰明显不同。日本擅于将中国文化据为己有,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这从近世日本的妈祖信仰中可作引证。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日本武士道的虚像与实像”,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唐利国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哲学/思想)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日本神道伦理

             山东大学教授 牛建科

第二讲:孟子思想在日本为什么不受欢迎?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 郭连友

第三讲:浅谈妈祖在近世日本的神道化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 吴伟明

第四讲:日本武士道的虚像与实像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唐利国


计划每周四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1/03/zhexue_episode3.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第五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日语教育学”线上研讨会及延长报名时…

“第五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日语教育学”线上研讨会及延长报名时间…


为配合国家对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本研讨会决定全程实施线上进行。

举办日程无变更,但关于演讲、发表形式,以及各部分的开始时间等会进行部分调整。

详细内容确定后会有进一步的通知,敬请谅解。另外,由于改为线上研讨会,我们将再次招募参会者。

请有意参加人员通过以下方式报名。本次已不再对发表者进行招募,敬请知晓。

 

报名↓

http://uz0v506u9efb9tmw.mikecrm.com/dXdlOnv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截止日期:2021年3月8日(周一)

咨询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电话:010-8567-9511

邮件:sousyo@jpfbj.cn



请参考以下研讨会详情。

 

为促进日语教师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领域的研究,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将于2021年3月13日至14日联合举办第五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日语教育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的《日语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为基础,引导参会者思考并讨论日语教学实践的设计、实施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促进日语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前四届研讨会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为此,组织方继续聚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主题演讲、举办专题论坛(日方讲师以线上方式来参加),分享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报告,还将举办“2019年及2020年日语教育学实践研修优秀报告发表会”。


期待广大日语教师积极报名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时 间:2021年3月13日—14日(13日上午8:30-9:00报到,14日下午结束)。

内 容:主旨演讲、专题论坛和研究发表(详见日程)。


日程↓
https://www.jpfbj.cn/jp/sys/wp-content/uploads/2021/02/online_tsunagu_richengbiao.pdf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线上方式:腾讯会议(会议号将在会议开始前发给已报名人员)

费 用:免费参会。(线上会议通讯费自理)

专家信息:横沟绅一郎教授(日本西南女学院大学)、张文丽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小山悟副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朱桂荣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池津丈司日语教育高级专家(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报名↓

http://uz0v506u9efb9tmw.mikecrm.com/dXdlOnv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3月8日(星期一)

咨询: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电话:010-85679511

邮箱:sousyo@jpfbj.cn

期待国内外从事日语教育研究的相关人员报名参加(参会人数上限为200名、以报名顺序为准)。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办公室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2021年2月



※为了参考,请由下方链接收看上届(2019年)的内容。2020年的研讨会由于新冠疫情取消。

上届(2019年)内容↓
https://www.jpfbj.cn/sys/?p=4379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通知原件↓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0/12/2020tsunagusympo_tongzhiyuanjian.pdf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Sputniko!·艺术家·设计师·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副教…

#Sputniko!·艺术家·设计师·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副教授|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8# 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系列访谈的第八期,邀请到的是艺术 Sputniko!。她通过运用了科技的艺术作品去重新设问性别与生命伦理的常识。她是如何看待疫情下的交流、互联网与艺术的未来的呢→Sputniko!·艺术家·设计师·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副教授|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8

Sputniko!·艺术家·设计师·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副教授…


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系列访谈的第八期,邀请到的是艺术家Sputniko!她通过运用了科技的艺术作品去重新设问性别与生命伦理的常识。她是如何看待疫情下的交流、互联网与艺术的未来的呢?


《东京减分女子医大》

作家/Sputniko!+西泽知美

从在大学医学院的入学考试中对女性考生进行了不利的得分操作的事件出发,我们聚集优秀的女学生并建立了一所制造精英男性医生的虚构的医科大学(2019年)


——疫情中你是怎么度过的?


我参与的森美术馆的“未来与艺术展”于2020年3月取消,切换成VR视频发布的展览,以色列的展览也取消了。不过、以色列好像加以新的鉴赏规则又重启了展览。


以前我每月出国一次,仅在2019年我就去了美国、新加坡、英国、法国、瑞士、德国、中国等很多地方。

我认为出国是客观看待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的机会。当我长时间处于同一个文化和社会中时,会出现无法看清全貌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我可以通过出国来作出比较、让自己的思维更加自由,因为我可以遇到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得到让我觉得很新鲜的资讯。

针对日本和海外、我的信息输出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最痛苦的是去海外的机会减少了,累积了一些压力。虽然我不能去海外,会议也以线上为主要形式,但我觉得能够集中精力处理比以前更多的事情。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无法像之前那样移动,我对“现在我该如何投资我的时间呢?”这个问题的思考增加了。虽然之前很忙,但突然停下来,我认为有些人会思考“做什么工作好”或“疫情过后,什么样的世界才是好的呢”。


我设法把在东京艺术大学教授的所有课程以全部线上的形式保留下来,但涉及到需要使用工房等实践上的现实问题时,即便线上课程让伦敦设计师和纽约建筑师为学生们授课变得更容易,学生还是会感到沮丧。


我在2019年上过的“TED Talks”*¹ 现在也变成在线了。TED让很多有趣的人聚集在真实的地方,从而有了各种各样的相遇与发现,是限制人与人相遇的在线观看谈话节目无法取代的。居家工作和在线会议有很多优点,但总觉得这不是理想的状态。今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见不到人,不能外出这种郁闷的感觉。


TED 2019演讲现场

——有一些收获正是因为有面对面的机会。


在这样的活动中,像是在午餐时与邻座的人随意地交谈并成为朋友、聊出合作机会都时有发生,但是在线研讨会就不是一个很容易促成这些事情发生的环境了。


因为我不能出国,所以我获得的资讯大大减少,虽然我正在有意识地努力获取信息,但社交媒体中有很多垃圾资讯,而稍不注意又会陷入到自己的filter bubble中,我开始认真思考能够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件事。


——在2009年的作品《Skype之歌》中你提出“我们真的能通过Skype连接吗?”这个问题,我认为现在抱有同样疑问的人很多,这么久过去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说实话,我现在的想法与10年前相比非常悲观。虽然在这样的采访中我有一些压力会觉得不应该说出没有希望这样的话 (苦笑)。


我研究生毕业后发表了《生理机器、Takashi的情况》,大概是2010年,那时的社交媒体是一种与现在不同的文化。因为有很多早期采用者(较早接受新事物的用户),所以充满了尖锐的观点和讨论。我觉得10年前还有过这样的印象,如果在网络上发布反主流媒体的朋克内容的话,先进的想法也会扩展开来。


大众媒体往往代表着主流,日本是以男性为中心,美国则以白人男性为中心,很难反映女性、LGBT、少数族裔等群体的观点。另一方面,互联网更像是一个朋克、DIY文化聚集的地方,当我想做一些项目时,我也会通过网络发布众筹,也会去互联网上招募作品制作团队。我曾经对先进、自由的想法会传播开来充满信心和愿景。10年、15年前,人们常说互联网就像是“未来乌托邦”。


实际上男女平权主义的“#MeToo (米兔运动)” 也因网络的推进而加快了发酵速度,“Black Lives Matter”*³ 也因网络的普及,让对黑人的暴力事件浮出水面,开始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事情,但我现在很悲观,我认为这是一个逆潮。


当每个人都参与互联网时,那么能听到的大多数的意见就是保守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获得共鸣,这是非常极端的意见。因此极端反女权主义、种族歧视和仇恨在互联网上也会很明显,更容易聚集支持者。即使在美国,也存在总统大选时支持者之间完全无法沟通的分裂状况。


除非是处于受保护的环境中,否则先进的意见是需要小心处理的。就像伽利略说“地球是圆的”而遭到基督教审判一样。


特别是日本的互联网、正在成为一个大家一窝蜂地打击艺术家等进行挑战性活动或言论的人的地方。这似乎是日本的集体抵制的开始。疫情中“自肃警察”这样的词在日本也很流行。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改革的人会变少,艺术家也很难在互联网上发表他们的作品。


日本与其说是分裂,不如说是像变成国民全体自律一样而不会导致分裂。我最近嗅到了那个苗头,感觉因为新冠疫情恶化得更快了。因为疫情、大家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网上,在没有太多针对诽谤中伤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有一些名人自杀,这似乎是终结的开始。


在日本,自肃、审查和监视等空气开始弥漫在互联网中,作为艺术家,我开始大力思考这种令人窒息的状况和“下一步是什么”。

我的作品是“推理·设计”,也就是提出问题的设计,虽然说过要把作品放在网络上讨论,但是现在网络上的讨论已经非常陈旧。虽然有“网络暴力”这个词,但是已经不能再作为一个论题了。而且、即使讨论了,依靠互联网的多数表决行动的话,就会变成大众主义。


我自己也感到很矛盾, “进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曾经以为互联网是未来和发展,人们的希望得到了满足,少数派得到了力量。显然、目前情况正在逆转。我强烈地感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这个终结的开端。


大家都很焦虑,于是就在网上发布恶言、在SNS上写让自己骄傲的事,比如午餐吃了什么呀之类的,智能手机夺走了很多时间。科技带来了便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难道不是正在被莫名其妙的行为剥夺了时间吗?

我现在常常考虑这些事情,我对新冠疫情感到悲观。


《生理机器、Takashi的情况》腹部侧边的电极传递钝性疼痛,从后部的箱体中流出80ml血液,这是女性5天的平均月经量,开发了一种男性也可以体验的月经机器(2010年)

——你现在如何与海外接触?


我现在用心在做的是,每周与老师在线学习中文约2小时,或者用能语言交换的应用软件找会说中文的人聊天学习。我在房间里让海外新闻一直播放,看英语圈调侃社会形势的喜剧视频,我也沉迷于中国社会派电视剧。


——疫情之后,你的活动展望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这次新冠疫情让作品的定义有了一些变化。由于展览暂时不能在海外完成,我现在正准备以Femtech为作品名推出一家(最新科技的女性服务)公司。我想知道那里是否有新的制作方式。在“为了讨论而设计”的一步之前,我想提出实际使用的服务和公司的问题。


我自身有很接近活动家的地方,我一直在提出问题并在制作作品时进行讨论。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在社交媒体、 YouTube等上表现流行的事物是最合适的,但大约在2019年, 我觉得哪里不太对,就萌生了做个公司来看看“接下来会是什么?”这样的念头。


我仍然有很多做作品的想法,有很多机会可以在美术馆展出,有各种各样的委托,但毕竟把这些抛开去做新的事情是让人恐惧的,但是我又觉得这大概是我思考的下一个步骤,即使在商业上会不顺利,但做了这件事在事实本身上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个计划也因为新冠疫情加速了。


——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的公司,是走向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⁴ 这个方向吗?


我自己虽然是这么希望的,但是也有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挺不错” “很开心”。 筹集资金、提出愿景、召集成员,做了这些之后发现会发生很多与艺术无关的事情。反正已经失败了,那也只能继续做下去了。


——疫情期间,你在东京艺术大学提出“唤起积极因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设计”为课题,指导了学生的展览会*⁵,成果怎么样了呢?


因为当时是疫情爆发后的2、3个月,他们所做的是调查和分析当前的情况。

日本学生特别倾向于把正确答案努力地给出来,但我总是希望大学生能仔细观察当下。利用与老师不同的“实时天线”观察当下,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正在发生的事情。


读了设计历史的书,虽然总有想讲一些例如“威廉·莫里斯是这样说的”这种艰涩的话的学生,但是比起书中读到的东西和说出正确答案的能力,仔细观察当下,获得能提示自己正确答案的能力更加重要。不过有时侯也会被学生迷惑。


无论你在哪里调查新冠疫情,都没有人有答案。因此你必须强行自己给出答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自己研究并提案是件好事。我认为最好的状况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了之后进行思考。

许多小组开始考虑环境问题,并且有了一些揶揄“自肃警察”的小组。挺有意思的。


东京艺术大学作品展“后疫情时代的乌托邦”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不能上学、不能自由地度过学生生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可怜的事情,他们正处于多愁善感的时期,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肯定会想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过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有益。

 “未修建的”,据说在济衰退时,不建造的建筑或概念建筑很容易诞生,正是因为有了闲暇才能仔细地思考。甚至可以提示出未来,我想作为学生只能是接受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吧。


但是,我已经很累了。希望疫情快点平息。


这种莫名的持续闷闷不乐的感觉,店铺也接连倒闭,是灾难啊。我虽然说着线上好、居家工作最棒,但现在差不多要到说“最糟糕”的时候了 (笑) 。虽然这样说可能会被禁止。


全世界停摆到这个地步,经济被摧毁,自杀人数增加,我觉得这种不寻常的事情就像一场战争,新冠到底是从谁那里守护什么呢?太辛苦了。


很久没有遇到这么难受的日子了,但我认为应该做一些现在能做的事情,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就像刚才说的东京艺术大学展览会的主题一样,你对未来有什么希望吗?


在展览会上,学生们认真研究思考、意识到自己是设计未来的人,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希望。设计不仅仅是把从客户那里得到的题目视觉化,而是自己构想并提出下一步。学生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就有了希望。


学生们,年轻一代是希望啊。此外,我认为学生对性别的看法完全不同,与我这一代人相比,男孩们自然有性别平等意识、性别意识、 LGBT意识也很高。我虽然对社会感到悲观,但年轻一代的意识确实在发生变化,我很期待他们所创造的未来会很好。


——我认为自然灾害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你认为这种情况是否会带来良好的影响?


绝对的,我认为自然灾害会带来创作灵感,所以我认为这绝对是会带来好的影响的。学生们很坚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思考、准备有趣的作品。


——为什么首先通过艺术和设计向社会提出问题?


我受到约翰·列侬的《Imagine》等歌曲、还有通过音乐的力量提出问题的音乐家、罗里·安德森等艺术家的影响,我认为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直接去控诉。所以我希望通过表现来提出更多问题,呼吁大家一起思考。

事实上,我很感激,因为大家看了我的作品才造就了现在的我。


——如今,科技使世界更方便、更高效,但使用这种最新技术来制作看似不实用的艺术非常有趣呢。


但是,所谓的“实用性”的标准也是值得被怀疑的,实际上它很容易增加很多工作机会 (笑) ,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考虑接下来的事情进行现在这一步,在创作作品时,这也是一种方法。有一些我想要思考的主题,并提出一个问题。


——将其进一步发展为一件名为企业家的作品。


我渐渐开始思考资本主义是什么。有资本的一方和没有资本的一方之间的差异很大,如果你没有资本,你就无法生存,除非你出售自己的时间。而如果你有资本,资本将自动产生利润,所以有不工作也可以的人存在。即使我们发起社会运动,这种大规模运动说到底也是需要资本的。


在攻击往往以男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时,希望可以为女性创造一个有趣的未来。


我对约瑟夫·博伊斯的思想非常有共鸣。他最终开始挑战政治,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 (笑) ,因为我也在说社会雕塑,我想尝试科技创业的领域。


——在疫情下获得收入和访问数据也存在差距,你认为科技和艺术能做些什么?


我觉得能做的非常多。我因为现在创业所以已经注意到了一些问题,我仍然对女性问题和少数群体问题感兴趣,正是被视为社会少数群体,因此不是有钱可以消费的一方,所以很多东西是男性视角被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与金钱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我认为最初是为了女性,但由于所有决策权都是男人,所以我会无意识地以男性的视角来调整制作。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由于我们没有金钱和决策权,因此从为了少数群体生活便利而设计的服务和应用程序里获得收益是很困难的。


慈善也是因为不容易持续所以只能是一次性的,不是吗?虽然SDGs (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可持续的同时,能成为一个生意是件好事。具有问题意识的人通过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资本主义来做生意。最近觉得那样的视线很有趣。

我的理想是有更多不同的人参与到科技和社会里来。


——国际共同面对疫情问题的同时也可以说是有了连接的可能性,你如何看待未来的世界,没有了来往是否会走向反全球化?


我认为会走向反全球化。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新冠疫情让往来受到了限制,我觉得互不来往的这1、2年的影响是惊人的,似乎即使疫情平复之后也会习惯于不来往。


此外,感觉美国和中国把互联网分为两半,可以使用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完全不同,谷歌和百度可以搜索到的内容完全不同。20世纪的柏林墙,像现在这样互联网的墙,我觉得将会迎来与这些墙一起生活的几十年。


即使在日本,也看不出多样性、女性主义、LGBT之类的,是不是自己脑子里真的在想或是在担心的问题,是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提案的吗?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样性实际上很重要,但是日本有一种本质上不了解多民族的课题的感觉。

我认走向世界性的反全球化,日本也有相当大的基础。


——作为一名艺术家,这是一个困难的时代,但它也是一个挑战吧。


是啊。我认为每个人都在制作各自风格的作品。我是一位非常奇怪的艺术家,当我在YouTube上发布《生理机器、Takashi的情况》时,我的老师问“为什么不在美术馆,而选择在那样的地方发表呢?”,我现在创业也和被说“为什么要在那种地方制作作品”很相似吧。


*1 TED Talks ……活跃于世界各领域的演讲者脱口秀。
*2 #MeToo ……女权主义运动,旨在表明与分享遭遇性骚扰等受害经历。
*3 Black Lives Matter……一项呼吁消除黑人暴力和种族歧视的运动,起因于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致死的事件。
*4 社会雕塑……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倡导的、社会所有活动为艺术活动的“扩展的艺术概念”中,指“通过创造力参与社会形成的行为”。(参考文献:水户艺术馆当代艺术中心版《约瑟夫·博伊姆的革命》)
*5 东京艺术大学作品展“后疫情时代的乌托邦” http://design.geidai.ac.jp/news/2020-09-04-3536/


 Sputniko!

生于1985年。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数学系和信息工程系,并完成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设计学院交互设计专业硕士课程。在RCA学习期间开始制作反映了科技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的影像装置作品。最近的主要展览有2019年“未来与艺术展” (森美术馆)、“Cooper Hewitt设计三年展” (库珀休伊特,美国)、“BROKEN NATURE” (第22届米兰三年展,意大利)、2017年“JAPANORAMA” (梅斯蓬皮杜中心,法国)、2016年“第3届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Benesse Art Site 直岛)、“Collecting Future Japan-Neo Nipponica”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等。自2013年起被任命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助教,并领导了Design Fiction Group。之后,她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担任特任副教授、现职。

2013年获《VOGUE JAPAN》 年度女性奖。2014年当选为福布斯日本“创造未来的十大日本女性”。2016年获得11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科学家 日本特别奖”。2017年被选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2019年被选为TED研究员。着作有《超越的力量》。

官方主页:https://sputniko.com/


2020年10月 在线采访

采访、撰文:寺江瞳(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照片全部由本人提供



相关链接

大泽寅雄・NLI研究所-艺术文化项目室/文化生态观察|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7

上田假奈代·诗人·NPO法人“声·语·心的房间”代表 | 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6

迫田久美子・广岛大学副理事、特聘教授|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5

行定勋・电影导演|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4

北川富朗•艺术总监|专题【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3

小川希・“Art Center Ongoing”法人代表 | 专题【新冠疫情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2
稻叶俊郎 医生、“陆奥艺术祭 2020山形双年展”艺术总监|专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越境、交流、创造】vol.1

专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越境、交流、创造】  预告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中日Web对话:中日共通社会问题(1)~农村地区教育~#日…

#中日Web对话:中日共通社会问题(1)~农村地区教育~#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JF)旨在在日中两国之间构筑知识交流的网络,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中国青年・中坚学者和知识分子提供访问日本的机会。本系列节目为邀请过去曾受基金会之邀访问过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日中两国共通的社会问题进行对话。

本期的话题为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中日Web对话:中日共通社会问题(1)~农村地区教育~

中日Web对话:中日共通社会问题(1)~农村地区教育~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JF)旨在在日中两国之间构筑知识交流的网络,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中国青年・中坚学者和知识分子提供访问日本的机会。本系列节目为邀请过去曾受基金会之邀访问过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日中两国共通的社会问题进行对话。


本期的话题为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




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 理事长 刘新宇先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执行院长 黄胜利先生

(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 准教授 刘靖先生



相关链接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1)  日本乡村教育:培养热爱家乡有根的人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3:~还有大约10分钟就能完…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为对象,通过此教材可以学习到有实践性的贴合现实生活的日本语。本教材的内容和声音数据,通过以下网址可以全部免费下载。


https://www.jpfbj.cn/irodori/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目前,已经发布了初级1、初级2的中文版。入门的中文版正在诚意制作中!


教材中,除了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之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我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介绍一下“日本的厕所”。日本的厕所情况,其样式每天都在进化。温水洗净坐便器等最近在中国也很常见了吧?大家经常使用“日式”还是“西式”呢?




◆日本のトイレ / 日本的洗手间


〇和式トイレ / 日式蹲便

現在、日本でも便器の形は洋式が一般的になり、和式トイレは非常に少なくなりましたが、古い建物や公共施設のトイレでは、まだ見かけることもあります。和式トイレは図のように使います。

如今,日本基本采用西式坐便,日式蹲便已经变得非常少了。但是,在比较旧的建筑或者公共设施中仍然能够见到。日式蹲便的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〇温水洗浄便座 / 温水清洁便圈
洋式トイレには、温かい水でお尻を洗ってくれる「温水洗浄便座」が付いていることも多くなりました。ボタンの表示には日本語しか書かれていない場合もあるので、大切なボタンを覚えましょう。
◆「おしり」:温かい水が出てお尻を洗います。
◆「止」:水を止めるときのボタンです。
◆「弱」~「強」:水の勢いを調節します。
◆「前」~「後」:水の出る位置を調節します。
◆「ビデ」:女性が使うボタンです。

西式坐便常常附带能够用温水清洗臀部的“温水清洁便圈”。有时,按钮上只标有日语,所以要记住重要的按钮。

◆ “ おしり”(臀部):用温水清洗臀部。

◆ “ 止”(停止):用来停止出水的按钮。

◆ “ 弱”(弱)~“強”(强):用来调节水的冲击力。

◆ “ 前”(前)~“後”(后):用来调节出水的位置。

◆ “ ビデ”(阴部):供女性使用的按钮。



◆水を流す / 冲水


便器の多機能化に伴って、水を流す操作方法も多様化しています。トイレを使ったあと、どのように水を流せばいいか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が、落ち着いて周りを見ましょう。水の流し方には、以下のようなものがあります。

随着便器的功能越来越多,冲水的操作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也许你不清楚方便后如何冲水。请不要着急,多观察一下四周吧。冲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温水洗浄便座の操作パネルにあるボタンを押す

パネルに「大」、「小」のボタンがあったら、これを押します。

按温水清洁便圈操作面板上的按钮

如果面板上有写着“大”、“小”的按钮,请根据需要按下。



壁のボタンを押す

トイレの壁に、流すためのボタンがあるので、これを押します。ボタンには「洗浄」、「流す」  などの文字が書いてありますので、これを頼りにするといいでしょう。

按墙壁上的按钮
洗手间墙壁上会有冲水的按钮,请按下。按钮上一般会写着“洗浄(清洁)”“流す(冲水)”等文字,请以此为参考。



手をかざす

センサーに手をかざすと、赤いランプが付き、水が流れます。流れるまで 2-3 秒手を動かさないで待つのがポイントです。

手部感应
将手放在传感器上,红灯亮起时,便开始冲水。冲水开始前,注意保持手部不动(2-3秒)。


レバーを回す(スイッチ型)

トイレのタンクにスイッチ型のレバーが付いている場合、これをひねって水を流します。図のように、レバーに「大←→小」と書かれています。

旋转操纵杆(按钮型)
洗手间的水箱上带有按钮型的操纵杆时,旋转操纵杆即可冲水。如图所示,操纵杆上会标有“大←→小”。


レバーを押す(ハンドル型)

給水管に棒状のハンドルが付いている場合、これを押すことで水が流れます。トイレの蓋の  裏側に隠れてい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ので気をつけましょう。足ではなく手で押すのがマナーとされています。

按下操纵杆(摇杆型)
供水管上带有棒状摇杆时,按下摇杆即可冲水。有时会被坐便器的盖子挡住,要多加注意。出于礼貌,请用手操作,不要用脚踢。


〇呼び出しボタン / 紧急呼叫按钮

「呼出」と書かれたボタンは、トイレで気分が悪くなったりしたときなどに、助けを呼ぶための非常ボタンです。しかし、日本語しか書かれていない場合など、このボタンを流すためのボタンと間違えて押してしまう人がとても多くいるそうです。「呼出」は非常用のボタン、と覚えておいて、まちがって押さない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标注有“呼出(紧急呼叫)”字样的按钮,是当你在洗手间里觉得不舒服,需要求助的时候使用的紧急按钮。但是,由于只标注了日文,所以有很多人会把这个按钮误当作冲水按钮。请记住“呼出(紧急呼叫)”是紧急按钮,不要按错了。




Ⓒthe Japan Foundation




怎么样?虽然身在中国,但可能很少有机会看到日本的厕所。如果在日本逗留期间去厕所的时候知道哪里有“冲水”的话会很方便。为什么日本的厕所会有这样的特征呢?


『いろどり』の該当課

第13課 あと10分ぐらいで終わりそうです

1. パソコンが動かないんですが…

2. どのぐらいかかりそうですか?

3. コピー機の使い方を教えてもらえませんか?


「いろどり」相关的咨询,请联系↓

   ☞ satoshi_urai@jpfbj.cn(担当:浦井)


★下载☞ https:/www.jpfbj.cn/irodori/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跳转)


往期内容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 “长辈”和“晚辈”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2 “你喜欢做什么?”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3 “日本的气候”

日本生活TIPS 号外篇 《购物袋有偿化的日语》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4“日本的天气预报”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5“很繁华很方便”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6:红绿灯/寺庙和神社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7:~我迷路了,稍微晚到一点~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8:~ 你打过棒球吗 ? ~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9:~ 能教我这个的读法吗? ~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0:~我想参加日语学习班……?~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1:~肉和菜我买了带过去~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2:~你的盒饭看起来很好吃呢~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3:~还有大约10分钟就能完成~#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3:~还有大约10分钟就能完成~#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为对象,通过此教材可以学习到有实践性的贴合现实生活的日本语。本教材的内容和声音数据,通过以下网址可以全部免费下载→
O网页链接

目前,已经发布了初级1、初级2的中文版。入门的中文版正在诚意制作中!

教材中,除了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之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我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介绍一下“日本的厕所”。日本的厕所情况,其样式每天都在进化。温水洗净坐便器等最近在中国也很常见了吧?大家经常使用“日式”还是“西式”呢?→O『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3:~还有大约10…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哲学/思想)第二讲:孟子思想在日…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哲学/思想) 第二讲:孟子思想在日本为什么不受欢迎?#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二讲:孟子思想在日本为什么不受欢迎?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 郭连友】→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哲学/思想) 第二讲:孟子思想在日本为什么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