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2)第四讲:川端康成文学之美…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2) 第四讲:川端康成文学之美#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四讲:川端康成文学之美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周阅】→http://t.cn/A6c0W5QC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2) 第四讲:川端康成文学之美#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四讲:川端康成文学之美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周阅】→http://t.cn/A6c0W5QC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四讲:川端康成文学之美
主讲人介绍:
周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学研究》副主编。专业方向为东亚文学与文化关系、日本中国学,主要专著有《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日文化交流》等5部;参加编写《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中日文化交流事典》等;在中国和日本出版《比较文学实用教程》等教材6部(合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另有《棉被》《尽头的回忆》等译著多部。
川端是不足七个月的早产儿,他一岁丧父,两岁丧母,七岁失去祖母。从此,这个寂寞的少年与近乎全盲的祖父度过了八年。每当暮色苍茫,少年川端就在万籁俱寂中与祖父隔着油灯对坐。古老的菜籽油灯抖动着微光,已经无法让祖父感知到明暗,但却促使川端充盈起孱弱身躯的每一个细胞,去感知、去触碰这个世界。他对色彩、光线和声音的敏感、对美的发现、对艺术的想象,就像那如豆的灯芯,伴随夜幕的深沉而愈发明亮。
午夜,川端守候在生命渐渐褪去的祖父床前,拖着困倦不堪的身体给祖父接尿,祖父因排尿困难而发出痛苦的喊叫,终于,川端听到尿壶底响起了“山谷清泉的流淌声”。这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凄苦无助中写下的文字,它已经暗示出日后川端文学的精髓。十几年之后,川端以此为基础发表了小说《十六岁的日记》。
川端在著名散文《美的存在与发现》中有一段话:
这段话清晰地展现了川端对美的追求轨迹,以及川端文学中“美”的源泉。川端正是一位得到“美神的赏赐”的作家。他本人曾说:“在小说家当中,我这种人大概是属于喜欢写景色和季节的。”²可见,自然之美是川端文学之美的一个重要构成。
自然界的一草一物都可以成为川端笔下的描摹对象,如《古都》一开篇就描写了小小的紫花地丁(二月兰):“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紫花地丁共有两株,分别寄生在老枫树干的上下,相距约一尺。为什么千重子看到紫花地丁就会涌起无限孤寂的感伤情绪呢?显然,川端是借自然的演变暗示人物的命运,分别寄生的两株小花正是近在咫尺却不相知的孪生姐妹的生活写照。
《雪国》中多次细致地描写垂死的秋虫:它们如同贴在纱窗上,薄弱的翅膀在秋风中瑟瑟飘动,抽搐的腿脚和触须在拼命挣扎。秋虫的挣扎正是艺妓驹子内心深处情感与理智、憧憬与绝望的挣扎。
再如《舞姬》中反复出现的小白鲤鱼,它孤零零地呆在护城河浑浊的拐角处,旁边漂浮着落叶。女主人公波子总是从白鲤鱼身上看到自己,觉得他们都是孤独之身,悲凉无助。白鲤鱼的优美柔弱与环境的恶劣污浊相互反衬,波子对白鲤鱼的担忧,折射着她自己对爱情、婚姻和事业的不安。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到,川端的自然描写并不都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长河落日、花前月下的美景,而往往是不易被人留意的细微和特殊的物象。如小说《湖》中的一池黑色的湖水,《山音》中在满月、湿润、无风的夜晚出现的山的声音,微型小说《球台》中四只台球静静滚动时的匀称的美,散文《美的存在与发现》中玻璃杯上的闪光,等等。自然的美日复一日地静静存在而不为人知,但在川端看来却是格外引人注目,而且无与伦比,寂寞村庄的黄昏天色、被水濡湿的古董陶瓷、花瓣上的水珠、一片飘零的枯叶,都是苏醒的美。
传统之美是川端文学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源泉,川端的作品总是充满各种传统元素。例如,在《千羽鹤》中,川端精心安排了一对红釉和黑釉的茶碗先后登场,这对古老的茶碗从桃山时代就开始流传,屡易其主,几经辗转,数百年间由众多茶人珍惜地传承下来,现在,它们又维系着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复杂关系,联结着他们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命运,蕴含着病态的、悲哀的美。有趣的是,川端在许多不同作品中都写到了茶碗。与此相关的,还有和服、腰带、包袱皮、枯山水等传统意象。此外,时代节、祇园节、葵节等传统祭典,以及神社、能乐、三味线、俳句、襖绘等等,也都在川端文学中频频出现。
川端美学思想的根基,是日本传统的物哀、风雅与幽玄。其中,中世的幽玄美学是形成川端文学暧昧特征的渊源之一。戏剧大师世阿弥在《风姿花传》等一系列作品以及大量有关能乐的著作中,极力追求幽玄的情趣和境界。幽玄与大和民族心理深层的古朴、典雅和自然返真的气质相契合,从一种感官的美发展为一种精神上的内在美——空寂(さび)。川端的气质和性格,使他非常接受这种幽玄空寂的美学观。表现在对文学的看法上,川端认为:“文学中的优美的怜悯之情,大都是玄虚的,少女们从这种玄虚中培植了哀伤的感情。”³因此他的文学拥有一种超然而虚幻的美,一种朦胧而富有余韵的美。
实际上,日本本土的空寂观念与传入的禅宗思想,特别是“空”“无”的观念,有着高度的契合。而川端也正是一位深受佛教影响的日本作家。他晚年创作的《睡美人》,表面上描写一个衰朽老人如何抓住最后一线希望寻欢,实际上揭示了为世俗烦恼所困扰的心灵如何寻求净化和拯救,在怪异情节的背后,隐含着佛教的救世主题。
川端把佛教的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惟一钥匙,是人类最美的思想之一。因此,他并不把死视作终点,而是把死作为起点。早年创作的《抒情歌》,借助与死人心灵对话的形式,以一个遭到遗弃的女人的口吻,对已故的恋人诉说自己深沉的爱。作品中作为生者的“我”与作为死者的“你”跨越了时空和生死的阻隔,印证着他们相爱的证据。
川端从审美角度看待死亡,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一种美的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雪国》中的叶子,就典型地表现了这种空寂、死灭之美。叶子首先以“悲戚的声音”出现,那声音“仿佛向远方呼唤”,“久久地在雪夜里回荡”。接着,叶子的一只眼睛映在黄昏的车窗玻璃上,小说描写:“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使映在玻璃上的叶子成为一个透明的人。无论声音还是影像,都不是实体,都是虚无缥缈的。这样,在冰天雪地、暮色苍茫之中出场的叶子,就成为一个冰凉虚幻的形象,仿佛来自彼岸世界。而小说的最后,叶子在火灾中坠落,“火光在叶子那张惨白的脸上摇曳着”,她终于回归了虚幻的彼岸世界。
川端在《日本文学的传统》中曾指出:“我们的文学随着西洋文学的潮流而流动,日本文学的传统是看不见的河床。”⁴他也正是在传统的潜在河床上,倾注毕生,构筑起自己的文学艺术。
艺术之美,是川端文学之美的第三个重要层面。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在悼念文章《巨星陨落》中,这样评论川端与艺术品的关系:“先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非同一般,……先生涉猎美术的所有领域,诸如文人画、琳派、佛像、古陶、茶具、墨迹,乃至外国作家的作品,涉及面之广泛,令人惊叹不已。”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川端把《源氏物语》作为枕边书,在艺术与战争的相克中,试图借助文学艺术忘却战争。临近战败,川端又依靠古代艺术品来逃避时局,他说:“去看为疏散而打包的东西时,得见许许多多的宝物,从宗达⁶、光琳⁷、乾山⁸的作品,到高野切⁹、石山切¹⁰,……近来的形势我已全然忘却。”¹¹川端收藏有乾山的《梅图》,他习惯在新年时挂出来欣赏。而他的小说《雪》开头部分即是:“每年的正月,我都习惯把乾山画的梅花挂在壁龛里。”主人公“我”认为:“这幅画似乎已经拥有了永远的生命。我完全不是在考虑画的价值,而只是被这幅画所具有的永恒的美所吸引。”¹²这实际上是川端内心的真实写照。川端曾说,他望着乾山八十一岁画的小品《雪松图》,就想写东西;¹³他经常“在通宵工作的几案上摆放着小小的美术品来支撑自己。”¹⁴
1949年11月,川端在参观完广岛原子弹爆炸现场的废墟之后,去了京都,流连于井户茶碗、丹波烧瓷、断简墨迹等。这一行动曾经引起人们的议论,但川端认为这并不矛盾,他是要通过欣赏古都风光和古代艺术,来淹没自己的悲哀,抚慰受创的心灵。¹⁵
川端对书法非常着迷,他将平安朝的“三笔”¹⁶和“三迹”¹⁷奉为书道至尊,而后盛行的假名草体书法,更被川端称为“日本美的顶峰”。川端的很多作品都以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及其作品为描摹对象,如《美丽与悲哀》中的画家音子和她的《婴儿升天》图、散文《纯粹的声音》中的盲人音乐家宫城道雄、《雪国》中三味线的琴音和抑扬顿挫的拍球歌,等等。再如,短篇小说《落叶》以明治时代著名画家菱田春草的名画为开端导入情节;“住吉三部曲”的《反桥》中,画家、书法家的名字和各类美术作品几乎遍布全篇。
川端之所以能与画家、雕塑家、书法家、音乐家产生共鸣,是因为无论文学,还是美术、音乐,作为艺术都是相通的,而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也成为川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养分。同时,艺术之美又与传统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相通。
纵观川端的创作历程,从青年时期追求西方新思潮,到中年回归传统,继而晚年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他的文学融汇了民族的审美习惯、日本的文化传统、西方的表现技巧以及中国的艺术精华。川端文学中的自然之美、传统之美和艺术之美,是吸引和打动无数读者并影响后世的关键。他以《我在美丽的日本》《不灭的美》《美的存在与发现》《日本文学之美》《日本美之展现》等一系列散文,向世人宣告:与美的邂逅,就是文学,就是人生。
1. 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叶渭渠译《川端康成文集·美的存在与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39页。
2. 川端康成《散文家的季节》,叶渭渠译《川端康成散文·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3. 川端康成《致父母的信》,叶渭渠主编《川端康成文集·伊豆的舞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15页。
4. 《东京朝日新闻》昭和十一年七月,转引自长谷川泉著、孟庆枢译《川端康成论》,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27页。
5. 东山魁夷《听泉·巨星陨落》,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美的情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6. 宗达,即俵屋宗达,生卒年不详,约为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初期,江户时代画家,擅画屏风、扇面等。
7. 光琳,即尾形光琳(1658-1716),江户时代著名画家,确立了富于装饰性的“琳派”画风。
8. 乾山,即尾形乾山(1663-1743),乃光琳之弟,陶艺家,亦作画。
9. 《高野切》是11-12世纪日本假名书法的代表作,为《古今和歌集》抄本,风格连绵流丽。
10. 《石山切》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书法名作,彩笺墨书,藤原定信作。
11. 川端于1945年3月8日写给三岛由纪夫(当时使用的是本名平冈公威)的信,见『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往復書簡』、新潮社1997年、p.9。
12. 川端康成「雪」、『川端康成全集』第二十二巻、新潮社平成11年(1999)、p.165-166。
13. 川端康成《月下之门·赏月》,叶渭渠译《川端康成散文·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14. 川端康成「天授の子」、『川端康成全集』第二十三巻、新潮社平成11年(1999)、p.566。
15. 参见川端康成《独影自命》,叶渭渠主编《川端康成文集·独影自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0页。
16. 指嵯峨天皇、橘逸势、空海弘法大师。
17. 指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文学史重构视域下的黄瀛诗歌”,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杨伟教授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2)
题目及主讲人
阅读繁体版↓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征集日本研究/知识交流小额资助项目申请# 为了促进中国的日本研究,探讨日本与中国以及亚洲区域的共同课题和国际重要课题,本中心即日起,面向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团体征集小额资助项目申请。欢迎大家进入以下链接,了解申请细节,踊跃申请→网页链接 此次征集的主要特色和注意事项→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征集日本研究/知识交流小额资助项目申请
此次征集的主要特色和注意事项如下:
1. 申请条件
・除了上述网页所提到的条件以外,申请项目需要在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间实施,并向本中心提交报告书。
2. 项目形式
学术会议、演讲会、课题研究、翻译出版,线上线下均可。
3. 我们所期待的申请
・重在培养青年日本研究者
・运用新视点和新手法
・除了中国和日本以外,还有其他国家的人员参与
・通过日中两国学者的合作,实现构筑良好世界环境的目标
4. 申请流程
即日起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7日(周一),请将申请表发至jpfbj@jpfbj.cn,标题注明:日本研究知识交流小额资助项目申请。
申请表在此下载:
5. 咨询电话:010-8567-9511日本研究・知识交流组负责人
・有关“日语教育”和“文化艺术交流”的申请项目,不在本次征集的范围之内。如需申请,可致电本文化中心向日语教育组或文化艺术交流组的负责人进行咨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题目及主讲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素材将长期提供在线阅览# 本中心自2020年8月开始播出“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因此我们决定将已经播出过的讲座的文字讲稿及音频文件,重新发表在本中心的网站上,以供感兴趣的网友们学习和浏览。
今后将要播出的其他系列的讲座,也将陆续在本中心的网站上进行发表。
相关网址如下,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随时浏览和收听→O网页链接
#有关申请举办“2021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春季)”的通知# 为促进中国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将于2021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派遣日语教育专家(以下,专家)前往各地区出讲。详情→有关申请举办“2021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春季)”的通知 专家出讲时期为2021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有意向申请的学校请在4月28日(周三)前将申请表发送至指定邮箱。
为促进中国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将于2021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派遣日语教育专家(以下,专家)前往各地区出讲。
请点击页尾阅读原文下载申請表(DOC)
希望举办地区性日语教师研修班的学校,请参考下列条件申请;
以写申请的学校为主办校,结合周边或一个地区的3所以上的学校联合举办研修班,参加教师要30人以上。
主办校要有初步的会议内容安排(如:日程表、研修内容、会议形式等)和会议场所及运营安排(如:参会者的用餐地、事务运营、各项费用开支、管理、联络)等。请十分注意控制新冠病毒疫情。
出讲专家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以及恳谈会或者午餐的费用由本中心负担,可另行商讨。另外,如果由于控制疫情无法在校园内召开研修班的话,租借附近酒店等的会议厅也可以。该租借费可以由本中心负担(看价格商定)。
专家出讲的内容范围如下:
目標と評価
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の紹介
「Can-do」を利用したコースデザイン
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準拠教材『まるごと 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中国語名《MARUGOTO:日本的语言与文化》)を利用した授業の実際
ポートフォリオによる自律学習能力育成
中・上级の教え方
初级の教え方
各技能の教え方(読解、聴解、作文、会話)
专家出讲时期为2021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有意向申请的学校请在4月28日(周三)前将申请表发送至 nihongo@jpfbj.cn
结果将在4月底以后依次通知。
请点击页尾阅读原文下载申請表(DOC)
时间 |
内容 |
||
○月○日 (周六) |
上午 |
9:00-11:30 |
「Can-do」を利用したコースデザイン |
午餐 |
|||
下午 |
13:30-16:00 |
読解の教え方 |
|
散会 |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2021年4月
#新展预告 | 迹:荣荣&映里的影像历程# 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共同策划的“2020年度日中摄影文化交流季”项目最后一个展览 《迹:荣荣&映里的影像历程 》将于4月27日在成都当代影像馆开展,展览持续到10月31日,欢迎各位前去观展!详情→http://t.cn/A6cacyQX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该教材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通过该教材,大家可以学习到贴合现实生活的日语,并应用于实践。关于本教材文字内容和音频,可通过以下网址全部免费下载。
《入门》教材的中文版终于正式公布了!
-4月份特别通知-
为提高与增进地方的高职高专/中专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预计在2021年6月至10月期间配合有需求的学校举办地区性的「いろどり」专属讲座。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教材中,除涉及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的内容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接下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给大家介绍在留卡、关东煮、简称与蚊子。我们知道,中国人在中国大陆多使用“身份证”来证明自己身份,那么到日本长期生活的中国人又如何表明自己的身份呢?那就是在留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在留カード / 在留卡
在留カードは、日本に住む外国人の身分証明書として使われます。日本に3か月を超えて滞在する人に対して交付されます。カードには、氏名、年齢、性別、国籍・地域、住居地、在留資格、日本で仕事をしていいかどうかなどの情報が書かれています。顔写真も貼られています。
日本に住む外国人は、この在留カードをいつも持ち歩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ことになっています。在留カードを携帯していないことがわかった場合は、問題になることもありますので、注意しましょう。
在留卡是住在日本的外国人的身份证明。会发放给在日本停留超过3个月的人。卡片上写有持卡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国籍或地区、住址、在留资格以及是否可以在日本工作等信息。并贴有免冠照片。
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在留卡。如果被发现没有携带在留卡,则有可能出现问题,请多加注意。
◆おでん / 关东煮
おでんは、だし汁に味をつけたスープの中に、大根、ジャガイモ、ゆで卵、牛すじ肉、昆布、こんにゃく、練り物などのさまざまな具材を入れて煮込んだ料理です。特に寒い季節の食べ物として人気があります。おでんは専門店のほか、屋台でお酒を飲みながら食べることもできます。また、冬になると、コンビニでも売られます。
关东煮是在调过味的高汤里放入白萝卜、土豆、煮鸡蛋、牛腩、海带、魔芋、鱼糕等各种食材炖煮而成的菜肴。在寒冷的季节里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关东煮除了在专门的店里能够吃到外,还可以在路边的小吃摊上边喝酒边吃。到了冬季,便利店里也会开始销售关东煮。
◆略語 / 简称
「スマホ」は、「スマートホン(smartphone)」が省略されて作られた略語です。日本語では、このような略語がたくさん使われています。略語が作られる場合は、後ろの部分が省略されたり、複合語のそれぞれの部分から2文字または1文字を組み合わせたりして作られます。外来語に多く見られますが、日本語の漢字のことばや、人名なども、このように略語になる場合があります。以下に、いくつかの例を紹介します。
“スマホ”是由“スマートホン(smartphone)”缩略而成的简称。日语有很多这样的简称。在创造简称时,一般通过省略后半部分或从复合词的各个部分取1到2个字进行组合。虽然简称在外来语中比较常见,但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或者人名等也会出现类似的简称。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例子。
➤ コンビニ ← 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 便利店 )
➤ エアコン ← エア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ー( 空调 )
➤ リモコン ←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ー( 遥控器 )
➤ ファミレス ← ファミリーレストラン( 家庭餐厅 )
➤ セクハラ ← セクシュアルハラスメント( 性骚扰 )
➤ ポテチ ← ポテトチップス( 薯片 )
➤ 各停 ← 各駅停車( 每站都停的地方列车 )
➤ 育休 ← 育児休暇( 育儿假 )
➤ キムタク ← 木村拓哉( 日本の芸能人 日本的明星 )
◆蚊 / 蚊子
夏になると、蚊が発生します。特に夕方、外にいると、蚊が「プーン」と寄ってきて、血を吸います。蚊に刺されると、非常にかゆくなります。ただし、日本の蚊は、マラリアやデング熱のような伝染病を媒介することはめったにありませんので、あまり心配する必要はありません。
蚊に刺されるのを防ぐ方法は、手や足に虫除けのスプレーをするほか、「蚊取り線香」という、蚊を殺す成分の入った線香をたくこともあります。伝統的な蚊取り線香は、においも強く、灰の始末も大変でしたが、現在では電気式のものや、スプレー式のものも多くなってきました。これらはドラッグストアなどで買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到了夏天,会有蚊子。特别是在傍晚,呆在外面的话,就会有蚊子“嗡嗡”地飞来,吸你的血。被蚊子咬了以后,会非常痒。不过,日本的蚊子几乎不会携带疟疾或登革热等传染病毒,所以不需要担心。
为了避免被蚊子咬,除了可以在手脚上喷撒驱蚊剂之外,还可以点含有驱蚊成分的香,这种香被称为“蚊香”。传统的蚊香,味道很冲,还有灰,收拾起来很麻烦。但现在出现了很多插电式和喷雾式的蚊香。这些都能在药妆店等地方买到。
蚊取り線香
蚊香
蚊取りスプレー
驱蚊喷雾
Ⓒthe Japan Foundation
怎么样?通过今天的文章我们对关东煮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今,中国国内各大便利店也纷纷开始提供关东煮,大家觉得味道如何?又是否正宗呢?欢迎所有品尝过关东煮的朋友们评论留言~
★『いろどり』入門の該当課
第二課 すみません、よくわかりません
1.もういちど、お願いします
2.日本語、できますか?
3.これは日本語で何と言いますか?
★「いろどり」相关的咨询,请联系↓
☞ irodori@jpfbj.cn(担当:浦井)
★下载☞ https:/www.jpfbj.cn/irodori/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跳转)
往期内容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7:~我迷路了,稍微晚到一点~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9:~ 能教我这个的读法吗? ~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0:~我想参加日语学习班……?~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2:~你的盒饭看起来很好吃呢~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13:~还有大约10分钟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