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外院举办2020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11月7日…

#转载|外院举办2020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 11月7日,第二次“2020年地区性日语教育研修班”(主办:淮阴师范学院)于江苏省淮安市成功举办,我中心的两位日语教育专家在会上进行了讲座。感谢参会的老师们。详情→http://t.cn/A6GlotbM ​

四位日本女性摄影师的“时代的洞察”|2020集美·阿尔勒

“2020 日中摄影文化交流季”项目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举办。《时代的洞察——日本写真的现在》作为其项目之一,将在2020(第六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20年11月27日~2021年1月3日)与大家见面。

详情请看以下来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内容。



2020(第六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0年11月27日在厦门开幕,展览持续至2021年1月3日。本届集美·阿尔勒将会展出26场展览。6场首次与观众见面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精选展览、10场聚焦华人优秀年轻摄影师的“发现奖单元”展览、1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日本女性艺术家的“日本影汇”展览、1场呈现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摄影探索与发展的“中国律动”展览、4场“无界影像”展览,1场“致敬摄影大师”展览、1场“藏家故事”展览、2场“在地行动”展览一同亮相厦门。



时代的洞察——日本写真的现在



学术主持:笠原美智子

策展人:荣荣&映里


“日本影汇“ 单元展览:每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关注一个亚洲国家的摄影境况。继印度(2019)、韩国(2018)、印度尼西亚(2017)之后,今年集美·阿尔勒将聚焦日本,由石桥财团Artizon美术馆副馆长笠原美智子女士担任学术主持,荣荣&映里策划,展览《时代的洞察-日本写真的现在》展出了川内伦子、片山真理、山城知佳子、志贺理江子四位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的日本女性摄影师的作品。本展览被纳入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 日中摄影文化交流季”项目。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川内伦子、片山真理、山城知佳子、志贺理江子。


 
川内伦子、志贺理江子、山城知佳子、片山真理。毫无疑问,她们都是当今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30岁出头到步入半百,年龄和履历上虽略有参差,却都已各自确立起了绝不会混同于他人作品的独特风格,不过这四位艺术家的确也有着共通之处:作为艺术家,她们都在事业起步后较早的阶段就受到了关注和好评而出道。并且,她们都有意地利用相机“记录”的基本机能,并且都在此基础上,对相位做非常细微地“错位”调整,创造出了既根植于“当下”记录又无可置疑的独特世界。尽管她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兴趣点出发进行创作,但作品的原点都根植于她们各自的日常生活。通过作品,个人的视角得到同时代人们的共鸣进而普及,很快作品就成为了象征一个时代的图像。                       

——学术主持:笠原美智子

石桥财团 Artizon 美术馆副馆长



学术主持

笠原美智子


现为石桥财团Artizon美术馆副馆长。1957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1983年获东京明治学院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摄影硕士,1989年至2002年任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策展人,2002年至2006年任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策展人。2007年至2017年任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总策展人。


策展作品包括:《爱的身体:艾滋病时代的艺术》(2010年);《关于你的身体:日本当代摄影》(2008);《石内都:母亲的2002-2005年,未来的痕迹》,受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委托(2006年巡展至东京都写真美术馆,2007年巡展至悉尼新南威尔士艺廊);《年度MOT展:实际生活,当代日本女性作品》(2005年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城市关系:可持续发展》(2003年首尔美术馆《2003年城市网》项目中担任客座策展人);《寻常/非常:日本当代摄影》(2004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国际旅游展);《景观:当代日本摄影》(2002年);《黑暗中的吻:日本当代摄影》(2001年);《美国视角:宝丽来收藏中的摄影作品》(2000年);《爱的身体——反思摄影中的裸露与裸体》(1998年);《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及其同时代的人》(1997年);《超越记忆的性别:当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1996年);《临界景观》(1993年);《边界/无边界:日本当代摄影》(1993年);《边缘地带的美国文献》(1991年);《探索未知的自我:当代女性自画像》(1991年)《拉茨格·莫霍利·纳吉和新视野》(1990年)。


著作:《1991-2017性别视角下的摄影论文集》,里山社,2018年版;《战争照片:历史与意义》,载于《战争背后的政治》,东京青丘社2004年版;《作为对抗时代的壁垒的摄影》,东京青丘社,2002年版;《裸体背后的政治》,东京筑摩书房,1998年版。




策展人

荣荣&映里 


中国摄影艺术家荣荣与日本摄影艺术家映里自2000年开始合作。 他们的摄影作品在展现两人共同创造的独特、感性世界外,也表达了对传统手工照片和暗房技术进行持续探索及拓展的坚持。荣荣&映里备受关注的作品,如《富士山》、《自然》、《六里屯》和《妻有物语》等,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作为主题,也是对从死亡和废墟到重生和超越的视觉叙事的充满诗意的沉思。


2007年,荣荣&映里在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区创办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由艺术家自资创立的摄影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国际性交流平台。2008年起,荣荣&映里启动了“三影堂摄影奖(TSPA)”活动,旨在鼓励并挖掘中国最具潜力的摄影艺术家。2015年,荣荣&映里创办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合作主办了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16年,荣荣&映里获得世界摄影组织颁发的索尼世界摄影奖“摄影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为亚洲乃至世界摄影界带来的贡献。



参展艺术家

川内伦子


1972年生于日本滋贺县,现在千叶县生活和工作。2001年,川内伦子在Little More出版社同时发行的三部曲摄影集《Utatane》,《HANABI》和《HANAKO》。2002年,她凭借《Utatane》和《HANABI》获得了第27届木村伊兵卫写真奖。其他知名摄影集包括2004年Fiol出版的《AILA》、2005年Foil出版的《The eyes, the ears》《Cui Cui》、2011年Aperture联合其他四家出版公司出版的《Illuminance》 以及2013年Aperture及其他两家出版公司发行的《Ametsuchi》 。川内伦子曾获得2009年美国国际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USA)无限摄影奖(Infinity Award)、2012年第63届文化部年度新人奖、以及第29届摄影之城东川奖国内艺术家奖。


川内伦子参与了国内外众多群展并举办多次个展。她的主要个展包括2005年在法国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的“AILA + Cui Cui + the eyes, the ears”;2006年英国伦敦摄影家画廊个展;2007年瑞典哥德堡Hasselblad中心“AILA + the eyes, the ears”;2007年巴西圣保罗现代艺术博物馆“Semear”;2008年日本静冈县万吉雕塑花园博物馆“Cui Cui”;东京大都会摄影博物馆“Illuminance, Ametsuchi, Seeing Shadow”;2015年熊本当代艺术博物馆“河流拥抱了我”(The river embraced me)。重要的群展包括2004年法国阿尔勒“Rencontres d’Arles”;2006年西班牙马德里“Foto Espana”;2006年日本东京当代艺术博物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Collection of the Fou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2010年英国布莱顿摄影双年展“新文献(New Documents)”;2011年美国纽约日本协会“拜拜猫! ! !当代日本艺术的天堂与地狱”(Bye Bye Kitty!!! Between Heaven and Hell in Contemporary Japanese Art);2011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蒙特利尔摄影月”(Le Mois de la Photo à Montréal);2017年伦敦V&A博物馆皮克泰国际摄影奖(Prix Pictet)以及2017年法国蓬皮杜梅茨中心“自1970年以来的新艺术视野(A new vision on art since 1970 )”。


2018年,她在Aperture和其他两家出版社出版了最新摄影集《光晕》。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今日开票#深圳站、广州站11月1…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今日开票# 深圳站、广州站11月17日中午12点准时开票!
http://t.cn/A6G04XzP

深圳站:11月20日—12月6日
广州站:11月21日—12月3日

购票方式:
淘票票、猫眼、百老汇影城app、线下窗口
票价:百老汇会员 65 / 百老汇影城app 75 / 其他售票方式 80

详细片单及日程如下↓ ​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今日开票


 深圳站、广州站

11月17日中午12点准时开票!


深圳站:11月20日—12月6日

广州站:11月21日—12月3日

购票方式:

淘票票、猫眼、百老汇影城app、线下窗口

票价:百老汇会员 65 / 百老汇影城app 75 / 其他售票方式 80





片单指路

《海边的电影院》

导演:大林宣彦

主演:厚木拓郎/细山田隆人/细田善彦/吉田玲


© 2020 “Labyrinth of Cinema” Film Partners/PSC


大林宣彦


1938年出生于广岛。独立制作影片《传说在下午,有时会遇到吸血鬼》在日本全国的画廊、大学等地上映后反响热烈。影片《大肚汉》获得比利时实验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拍摄过3000部以上的广告片。代表作包括以家乡尾道为背景,被称为尾道三部曲的《转校生》(82)、《跨越时空的少女》(83)、《寂寞的人》(85);《感官新世界》(98)(获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理由》(04)(获日本影评家大奖、导演奖、藤本奖) ;被称为战争三部曲的《空中之花长冈花火物语》、《原野四十九天》。2004年获颁紫绶褒章,2009年获颁秋季旭日小绶章,并被选为2019年文化功劳者。


《东京教父》

导演:今敏

主演:江守徹/梅垣义明/冈本绫


©2003 今 敏・マッドハウス/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製作委員会

今敏


1963年生于北海道。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表现学科毕业。以漫画家身份出版漫画单行本《海归线》(讲谈社,1990),《国际恐怖公寓》(讲谈社,1991)。随后工作重心从漫画转移到动画制作,1998年制作首部动画长篇《未麻的部屋》。此后,陆续独立执导制作了电影《千年女优》(2002)、《东京教父》(2003)、电视动画系列《妄想代理人》(2004),2006年发表《红辣椒》,此片改编自筒井康隆的小说《梦侦探》。

2010年8月24日因胰腺癌逝世,享年49岁。



《风的电话》

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Motora世理奈/西岛秀俊/西田敏行/三浦友和


©2020映画「風の電話」製作委員会

诹访敦彦


1960年生于广岛,在东京造形大学设计专业就读时开始电影制作,1985年由本人自编自导并兼任制作和摄影的短片《分散的团伙》入选PIA电影节。此后参与过电视纪录片的拍摄,1995年创作的影片《追赶好莱坞的演员异端·上山草人》上映后获得好评。1997年,首次执导长篇电影《爱情二重奏》,并从此开始树立不提供剧本,全靠演员即兴表演的导演风格。这种实验性质的拍摄手法被用于多部影片中,包括1999年执导的翻拍自著名导演阿伦·雷乃经典代表作《广岛之恋》的《HStory》;以巴黎为舞台的日法合拍影片《一对完美的夫妻》;启用无表演经验的9岁女孩饰演女主角的影片《玉姬和伊娜》。

1999年凭借影片《二分之一的母亲》获得第52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奖、第14届高崎电影节最佳影片、第54届每日电影奖最佳剧本。2019年和著名法国演员尚皮耶李奧合作,完成影片《狮子彻夜未眠》。现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课教授。



《孩子不想知道》

导演:冲田修一

主演:上白石萌歌/细田佳央太/千叶雄大/古馆宽治/齐藤由贵/丰川悦司


© 2020 “One Summer Story” Film Partners © Rettou Tajima / Kodansha Ltd.

冲田修一

1977年出生,埼玉县人,日本大学艺术学院影像科毕业。作为在日本和海外均有很高知名度的导演,近年执导的影片《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莫西干回到故乡》(2016)、《去见瀑布》(2014),均获邀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影片《横道世之介》获邀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法兰克福日本电影节。影片《啄木鸟和雨》(2012)荣获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并摘得迪拜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执导的第二部长篇电影《南极料理人》(2009)在日本及海外均获得很高评价,《这完美的世界》(2006)为其拍摄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在此之前,冲田修一也拍摄过很多短片,参与过电视剧的制作。


《默片解说员》

导演:周防正行

主演:成田凌/黑岛结菜/永濑正敏/高良健吾


©2019 TALKING THE PICTURES Production Committee


周防正行

1956年生,东京人,立教大学文学部法语系毕业。1989年首次执导长篇电影《五个光头的少年》,本木雅弘主演。影片运用独特的幽默手法描绘了修行僧的青春故事,上映后受到业界瞩目 。1992年再次和本木雅弘合作,拍摄影片《五个相扑的少年》,聚焦学生相扑的世界,获得包括第1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在内的诸多奖项。1993年,参与成立电影制作公司阿尔塔米拉。1996年执导影片《谈谈情跳跳舞》,该片一举包揽第2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13个奖项,同时成功在海外公映,2005年被好莱坞进行翻拍。2007年拍摄的影片《正义之裁》聚焦刑事诉讼的内幕,引起社会广泛讨论,除荣获当年旬报日本电影十佳影片并位列第一外,也获得多个日本国内重要奖项。2011年和舞蹈家罗兰·佩蒂合作完成影片《跳舞的卓别林》。2012年执导影片《临终的信托》,挑战离终医疗题材,获得包括每日电影奖在内的诸多奖项。2014年的影片《窈窕舞妓》用丰富的歌舞镜头表现了京都的花街风情。2016年获颁紫绶褒章。


《大龙套》

导演:村桥直树

主演:山本耕史/齐藤由贵/寺脇康文/後藤宽人/吉田靖直


© 2019 YOSHIMOTO KOGYO


村桥直树

1979年生。曾就职于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参与制作过包括超能力娱乐节目、新闻报道在内的多类节目,担任过纪录片、音乐节目的制作人,随后进入NHK工作。35岁后开始电视剧的制作。主要作品有《透明的摇篮》、《女城主直虎》、《讨厌的女人》等。


《一个船夫的故事》

导演:小田切让

主演:柄本明/川岛铃遥/ 村上虹郎


© 2019 “They Say Nothing Stays the Same” Film Partners


小田切让

1976年2月16日生于冈山县。03年首次出演电影,参演黑泽清导演作品《光明的未来》。此后出演多部影片,获得许多演员奖项。代表作包括:《少女杀手阿墨》(2003,北村龙平导演)、《血与骨》(2004,崔洋一导演)、《摇摆》(2006,西川美和导演)、《东京塔》(2007,松冈锭司导演)、《编舟记》(2013,石井裕也导演)等。出演的外国作品包括:《悲梦》(2009,金基德导演)、《荡寇》(2009,余力为导演)、《登陆之日》(2012,姜帝圭导演)、《白色女孩》(2018,杜可风 / 孙明莉导演)、《兰心大剧院》(2019,娄烨导演)。

近年出演的影片包括:《跨越栅栏》(2016,山下敦弘导演)、《滚烫的爱》(2016,中野量太导演)、《埃内斯托》(2017,阪本顺治导演)、《洗屋》(2018,片桐健滋导演)等。

此外,自己担任导演拍摄的影片有:《香蕉皮》、《Fairy in Method》(均为短篇)、《樱花般的人们》(中篇)获邀参加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负责了朝日电视台电视剧《回归的时效警察》(2007)第8话的剧本、导演和主演。本片为小田切让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电影。



《精神0》
导演:想田和弘
主演:山本昌知/山本芳子


© (c)2020 Laboratory X, Inc

想田和弘


1970年生,枥木县足利市人,东京大学文学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1993年起移居纽约。电影导演,编剧。自创了一种被称为“观察电影”的纪录片拍摄方式,提倡不预设剧本、台词,不使用背影音乐。代表作有《选举》(07)、《精神》(08)、《PEACE》(10)、《演剧1》(12)、《演剧2》(12)、《选举2》(13)、《牡蛎工厂》(15)、《港町》(18)、《大房子》(18)。作品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中获奖。著作有《精神病与马赛克》(中央法规出版)、《我为何要拍摄纪录片》(讲谈社现代新书)、《演剧VS电影》(岩波书店)、《日本人想放弃民主主义吗?》(岩波booklet)、《狂热的法西斯主义》(河出书房新社)、《拿着摄影机,走出小镇》(集英社international)、《观察者》(三岛社)、《THE BIG HOUSE 记录美国》(岩波书店)等。


广州/深圳
详细片单及日程如下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转载|外院举办2020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

11月7日,第二次“2020年地区性日语教育研修班”(主办:淮阴师范学院)于江苏省淮安市成功举办,我中心的两位日语教育专家在会上进行了讲座。感谢参会的老师们。
详情请看以下来自淮阴师范学院的内容。

淮师新闻网11月9日电(记者 董雨欣 金典 邾梦倚 张越睿 张芃佳 王子)11月7日,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办2020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四海致辞,副院长刘峰主持开幕式。来自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常州大学、盐城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等省内多所高校30余名日语教师及部分外院学生代表参加此次研修会。
图为外院举办2020年地域巡回日语教师研修会
研修会分为上、下午两场。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大胁元先生绍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概况以及日语教师研修的相关情况,并以《听力的授课》为题,结合听力的具体实例,从授课目的入手,将听力课的教学方法做了具体的分享交流。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语教育专家田边知成先生以《中高级日语的授课》为题,结合实例,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日语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他以分组合作的形式,使老师们充分参与其中。
参会教师对此次研修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研修会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本次研修会促进了江苏省内高校日语教师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升。
据悉,此次研修会是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委托,并在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及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格瑞教育集团的支持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旨在推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满足地区日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江苏高校的日语教学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机会及沟通交流的平台。
编辑:宋紫筠   审核:刘峰

阅读原文↓
http://www.hytc.edu.cn/info/1074/7029.htm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微信(ID:jfbeijing)

#国际会议“InnovativeCityForum2020”…

#国际会议 “Innovative City Forum 2020”# 由森记念财团都市战略研究所、森美术馆、Academyhills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后援的国际会议“Innovative City Forum 2020”,将于2020年11月16日(周一)至27日(周五)在线上举办,讨论疫情后的城市和生活方式的未来。

有关该项目的详细信息,敬请参阅Academyhills的网站。
网页链接
(该网站因为是外网,打开时需要花费数分钟时间,请您耐心等待。)

重磅活动预告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即将开始!

又到一年秋天,疫情让今年的一切都变得和以往不同,但我们的JFF日本电影展依旧来了!

我们的生活方式正被前所未有的改变着,曾经习以为常的面对面交流如今变得如此遥不可及,但我们不该,也不能屈从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选择继续和大家相约影院,通过电影延续人与人,国与国的交流。

今年我们会去到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昆明5个城市,带去近两年在国际各大影展上收获好评的口碑之作和经典作品的回顾,包括大林宣彦导演的遗作《海边的电影院》和4K修复的今敏导演的代表作《东京教父》。

是的,你一定心动了,我们影院见!


深圳站:11月20日—12月6日
广州站:11月21日—12月3日
*北京站、重庆站、昆明站稍后公布,敬请关注。

 

  深圳站、广州站开票时间

11月17日 周二 中午12点



售票渠道:

猫眼、淘票票、百老汇影城app、线下窗口

票价:百老汇会员 65 / 百老汇影城app 75 / 其他售票方式 80




海辺の映画館 -キネマの玉手箱-
海边的电影院
剧情/179分钟/2020
导演:大林宣彦
主演:厚木拓郎/细山田隆人/细田善彦/吉田玲


© 2020 “Labyrinth of Cinema” Film Partners/PSC


日本广岛县尾道市坐落于海边的唯一一家电影院“濑户内电影院”,即将迎来闭馆。
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它即将进行最后一次通宵放映,上映《日本战争电影特集》。影片开始不久,观众中的几位青年,毬男(厚木饰)、凤介(细山田饰)、茂(细田饰)突然被一道闪电包围,穿越到了电影世界里。
从江户时代、幕末乱世、戊辰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的冲绳…三人跟着电影一起,游历了一遍“战争电影”中的世界。同时,随着战争历史的变迁,电影技术也从黑白无声电影,逐渐进化为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
三人在电影中分别遇到了希子(吉田饰)、一美(成海饰)、和子(山崎饰)这些纯洁无暇的女主角,但也眼看着她们被战争吞噬,牺牲。对三人来说,电影只是虚构的世界,而她们却存在于有血有肉的真实世界。于此同时“战争”也正在真实得逼近着——
故事的舞台转到到原子弹爆炸前夜的广岛,三人偶遇了移动剧团“樱队”和带队的女演员园井惠子(常盘饰),他们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奔走着——


風の電話
风的电话
剧情/139分钟/2020
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Motora世里奈/西岛俊秀/西田敏行/三浦友和


©2020映画「風の電話」製作委員会


17岁的高中生小春,因东日本大地震失去了家,如今寄宿在广岛的阿姨广子家。在广子阿姨的悉心照料下小春得到了家的温暖。一天,广子阿姨忽然病倒,小春又一次感受到将要失去家人的焦虑和不安,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她踏上了自灾后就再未回去过的故乡——大槌町的路。从广岛到岩手的漫长路途中,小春遇到了出手相助自己的公平(三浦友和饰);至今生活在福岛絮絮诉说着受灾那天故事的今田(西田敏行饰);通过和他们相遇,同他们拥抱,小春体会到好好活下去的意义。最终,她和路上偶遇的前福岛核电站员工森尾(西岛秀俊饰)结伴一起踏上回家的路。回到故乡的小春,冥冥之中被指引一般,走到一个被成为“风的电话”的电话亭前,胸中涌起和家人再一次说说话的念想——


子供はわかってあげない
孩子不想知道
剧情/138分钟/2021
导演:冲田修一
主演:上白石萌歌/细田佳央太/千叶雄大/古馆宽治/齐藤由贵/丰田悦司


© 2020 “One Summer Story” Film Partners © Rettou Tajima / Kodansha Ltd.


美波是一名高中二年级游泳部的学生。一天,她和书法部的男生门司意外相遇,出于某些原因,他们相约一起去寻找同美波从小便分开的父亲。找到的这个尽管父亲有些行为诡异,他们还是在海边小镇安顿下来,过起了暑假。
惬意的海风,清脆的风铃声……突然拥有了超能力?还有了初恋?!轻松欢快又紧张刺激的故事开启宝贵的夏日之旅。


カツベン!
默片解说员
喜剧/126分钟/2019
导演:周防正行
主演:成田凌/黑岛结菜/永濑正敏/高良健吾


©2019 TALKING THE PICTURES Production Committee


染谷俊太郎(成田凌饰)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默片的弁士,用自己的解说打动观众。可惜事与愿违,长大后的他成了一个通过声音模仿为小偷团伙望风的假弁士。无法忍受如此生活的俊太郎决定逃离小偷团伙,逃到了一个小镇上,他在一家小影院“青木馆”里找了份工作。终于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弁士的喜悦在俊太郎胸中激荡。然而, 等待着俊太郎的却是个性张扬的同事们和无尽的麻烦?!俊太郎的梦想和爱将去向何方……


エキストロ
大龙套
其他/89分钟/2019
导演:村桥直树
主演:山本耕史/齐藤由贵/寺脇康文/後藤ひろひと/吉田靖直


© 2019 YOSHIMOTO KOGYO


荻野谷幸三,64岁,是一名普通的牙科技术员,平时认真工作努力生活,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养大了儿子。看似平凡的他,内心藏着一个炙热的梦想——在各种电影中出演龙套。他所挂靠的龙套职业介绍所里,还聚集着很多和他一样的人。一天,一个纪录片摄制组找到了他,近距离跟拍他的龙套生活,通过不断拍摄到的真相,逐步揭露出一个事件。而揭开事件之谜的钥匙,就藏在影片画面的“某些”东西之中。


ある船頭の話
一个船夫的故事
剧情/137分钟/2019
导演:小田切让
主演:柄本明/川島鈴遥/ 村上虹郎


© 2019 “They Say Nothing Stays the Same” Film Partners


明治末年至大正年间,青山绿树环绕之中有一条河,船夫十市独自住在河边的简陋小屋,以划渡船为生,默默接送着往来河两岸的村民。终于,文明开化的浪潮席卷大山深处,河上将要架起一座石桥。村民们都期待着桥建成以后生活更便利,只有十市心情复杂。碰巧此时,十市的船碰上了一个顺河漂来的少女,十市照顾起了少女,却也从渡河客的口中听到一个骇人听闻的虐杀事件。少女究竟从何而来,又有怎样的过去?少女的出现填补了十市的寂寞,却也给他的人生带来惊涛骇浪……


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
东京教父
动画/90分钟/2003
导演:今敏
主演:江守徹/梅垣義明/岡本綾


©2003 今 敏・マッドハウス/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製作委員会


GIN、HANA、MIYUKI是三个生活在新宿的流浪汉。一天,他们收到了一份意外的圣诞礼物——垃圾堆中发现的一个女婴。三人给她起名叫“清子”,并自告奋勇当起了她的教父。大雪纷飞的街头,三个流浪汉开始了寻找婴儿亲生父母的流浪之旅。在东京的阴暗角落,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流浪汉们,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突变,又将遇到怎样的奇迹。


精神0
精神0
纪录片/128分钟/2020
导演:想田和弘
主演:山本昌知/山本芳子


© (c)2020 Laboratory X, Inc

本片的主人公叫山本昌知,是曾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赞誉的纪录片《精神》(2008)中的主角。如今,82岁的他突然决定退休。一直以来,他都以“我看的不是病,是人”、“倾听患者声音”、“最好的良药是人”作为行医准则。常年来他不断摸索,帮助受苦于精神疾病的人们减轻孤独感,让他们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长久的陪伴中,患者视山本为“生命线”,对他有着深深的依赖,因此当得知他要退休时,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动摇。退休后的山本,等待他的将是同妻子芳子两个人的新生活……本片导演怀着敬意,将镜头对准了为精神治疗领域奉献一生后的山本。


广州/深圳
详细片单及日程如下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重磅活动预告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即将开始!#

#重磅活动预告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即将开始!#  又到一年秋天,疫情让今年的一切都变得和以往不同,但我们的JFF日本电影展依旧来了→O重磅活动预告 |「2020东瀛新风日本电影展」…

我们的生活方式正被前所未有的改变着,曾经习以为常的面对面交流如今变得如此遥不可及,但我们不该,也不能屈从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选择继续和大家相约影院,通过电影延续人与人,国与国的交流。

今年我们会去到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昆明5个城市,带去近两年在国际各大影展上收获好评的口碑之作和经典作品的回顾,包括大林宣彦导演的遗作《海边的电影院》和4K修复的今敏导演的代表作《东京教父》。

是的,你一定心动了,我们影院见!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二讲:日本能乐——“能…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二讲:日本能乐——“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疫情期间,我们开播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之文学篇,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接下来我们继续推出日本戏剧系列,通过这种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二讲:日本能乐——“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钧】→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二讲:日本能乐——“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二讲:日本能乐——“能”…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二讲:日本能乐

——“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  左汉卿



主讲人介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2006~2007年在日本研修一年,专攻日本思想史和日本社会文化问题研究。在日研修期间为小田原报德博物馆主办的“知中国会”(中国知ろう会)进行多次讲座,宣传中国文化。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语专业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从事日本语言文化、日本思想史、日本艺能史和日本现代社会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专著有《安藤昌益的社会观》、《日本能乐》等两部,译著有《日本演剧史》(中世部分)、《纳棺夫日记》、《西乡钞》、《某<小仓日记>》等十余部,在国内和日本学术刊物、文集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前言

  能乐是日本古典戏剧的代表,2001年,能乐与中国的昆曲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河竹繁俊先生说过,能乐的发展史就是日本戏剧的发展史。不过严格地讲,“能乐”这个词是明治时代以后才出现的,在江户时代以前,能乐被称作“猿乐”或者“猿乐之能”。追根溯源的话,恐怕要上溯到中国唐代以后盛行的“散乐”,甚至唐代以前的“百戏”等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有人从日语“能”的发音“noh”听起来像是“傩”,猜测日本能剧和中国的傩戏两者之间必有联系。总之,有关能乐起源的考证,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今天说的“日本能乐”,事实上包含两个表演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和狂言。“能”是注重“幽玄”唯美的“歌舞剧”,而狂言则是以滑稽谐谑为特征的“科白剧”,两者从演员流派到表演程式均各自独立,但却共用同一舞台和乐队,堪称一莲托生同气连枝,至今两者合称“能乐”。
  我今天利用有限的时间,抓取几个构成日本能乐的重要元素,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日本能剧和狂言的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 “能”
一.以舞台为视角
  在日本,说“今天是某位艺人演出”的时候,一般会说,“今日は何々先生の舞台です”,也就是说,看戏,欣赏戏剧,就是欣赏舞台表演。我们从讲解能乐的舞台入手,来看看如何欣赏一曲能剧表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能剧舞台的平面图(图1),下方橘色部分是观众席,上方结构如长柄杓形的就是能乐舞台。图2是立体图,我们能够看到能乐舞台虽然在室内,但是却有个屋顶的,这是因为,早期能剧表演是在室外进行的,舞台上有遮风挡雨的屋顶,观众们露天观看,这也是为什么日语中戏剧一词写作“芝居”( シバイ、shibai)。今天这样的舞台样式,是明治维新以后、能乐复兴时才出现的。
  请注意图1舞台平面图中每个红点代表一个演员的表演位置,“胁”(配角)、囃子(乐队)、后见、地谣、间狂言等,最少16人。但是,我们发现唯一缺了代表主角的红点。这是因为,标红点的这些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区域是固定的,而其他区域都属于主角进行表演的范围。这个舞台示意图告诉我们,能剧表演是以主角为绝对中心的舞台表演艺术。图3是我的老师宝生流的著名主角演员渡边荀之助先生正在进行能剧《杜若》的演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舞台上各方演员就位情况,与平面图所展示的完全一致。


二、主角“仕手”为中心的舞台表演
  能剧的主角称为“仕手”(シテ、shite),有主角资格的演员称为“仕手方”(シテカタshitekata)。仕手方在舞台上起主导作用。一次舞台表演,从策划、选曲到协调各方面,都是“仕手方”一个人通盘考虑。“シテ方”甚至还要充当制片人角色,为演出作宣传。
  图4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能剧舞台上演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主角演员为绝对核心”。因此,日本能乐因仕手方的流派有五个而俗称“能乐五流”,也就顺理成章了。仕手方的五个流派和其他各方演员的现存流派情况,请参照表格。


  从该表1可以看出,“能乐五流”分别指观世流、宝生流、金春流、金刚流、喜多流。而胁方演员分别属于三个流派:宝生流、福王流、高安流。狂言方有大藏流、和泉流两个流派,而囃子方里有笛方、大鼓方、小鼓方和太鼓方,分别属于不同的流派。这些人都可以称为“能乐师”,他们以仕手方为核心,彼此合作演出,需要做到天衣无缝。他们合作的基础是,知己知彼,他们熟悉自己的技艺,也熟知其他人的部分,特别是仕手方,从小就会被送到其他能乐师家里去拜师学艺,先学笛子,小鼓,大鼓,太鼓等等,以便将来登台表演时能够引领整个舞台。能乐师们共同支撑着现代日本能乐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能乐师,会被评选为“人间国宝”,这是很高的荣誉。


三、 能乐五流的前世今生
  日本戏剧的发源地,应该说是寺庙。演员大都由僧侣担任,但当时的表演程式简单,没有脚本,台词即兴。一直到室町时代,观阿弥和世阿弥父子遇到足利将军义满,才改变了这个情况。足利义满生于延文三年(1358),10岁时继任第三代幕府将军。义满16岁时偶然在熊野地方观看了观世父子的演出,很受吸引,便招引二人到身边侍奉。观世父子在义满将军的庇护下,把猿乐艺术推向高峰。后来,世阿弥的女婿金春禅竹又为猿乐加入了“幽玄”的审美元素,创作出了反映现实社会人物故事的曲目。到了战国时期,丰臣秀吉特别喜爱能乐,加速了能乐的发展。而整个德川时代,能乐更是被规定为幕府御用,每届将军的个人喜好都刺激或限制了能乐的发展。而能乐受到的致命打击则来自于明治维新,今天的能乐五流,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慢慢复兴起来的。
  观世流历史悠久、成员众多,一直是第一大流派,现在有注册仕手方近500人。
  宝生流有仕手方约200余人,占全国仕手方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活跃在以金泽为中心的北陆地区的基本上全都属于宝生流。
  金春流历史非常悠久,注册的仕手方约有100余人,占仕手能乐师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金刚流可追溯到大和四座之一的“坂户座”,艺风豪华犀利,在五流中以华丽优美的舞蹈见长,俗称“舞金刚”。金刚流现有仕手方不足百人。
  喜多流创始于江户时代,艺风朴素而豪放,被认为有武士道精神。但人员较少,注册仕手方大约不到50人。


四、几种代表性的能面
  欣赏能剧,最吸引观众目光的,恐怕是演员佩戴的面具。能剧使用的面具,称作“面”(オモテomote),是为了表现鬼神、怨灵,或者是为了表现美而采用的戴在脸上的一种假面道具。除了极少数特殊面具之外,一张面具均由一块木板雕刻而成。然而就是这一块木板,却能遵循一定的表演程式,给观众展示匪夷所思的丰富表情。
  能面的基本形式原本只有60种,世阿弥在《申乐谈仪》一书中,有关于翁、天神、女、男、尉等有几种面具的记载,而今天这样品目繁多的能面大约是在室町时代形成的。这个时期开始,能面的制作上开始注重表现人类脸部的“美”,有了“轻丑而趋美”的审美取向。江户时代,随着能乐的御用化,面具的制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成为了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翁面
  在所有的能面系列当中,“翁系面具”的历史最为悠久而品种单一,是能乐面具中最为神圣的象征。翁面最特别的地方是,并非一块木头雕刻而成,而是中间切开,用绳子联系起来可以活动,而且借助于皱纹和眼睛嘴巴的形状,展示出明显的情绪,专用于《翁》剧表演,表现神圣和喜庆。图5是宝生流渡边荀之助先生佩戴翁面,表演《翁》剧。


女面
  能面中种类最多的应推“女面”,常见的就有六十多种。观赏“女面”主要看眼睛的形状。除了一些怪异的女面和老年女面之外,基本上女面的眼睛部位都刻成四角形方孔,从各个角度看起来,都会看到似浅淡又似幽深的眼神。这种不主张自我的眼神正是赋予观者无限遐想的巧妙,变换角度去看,她的表情就时而哀愁、时而愉悦、时而羞怯,不可捉摸而又充满生机。
  根据剧种人物的年龄、身分地位不同表演时要使用不同的面具。从表现年龄的顺序来看,表现少女的有“小面”、“孙次郎面”;年轻女性用“若女面”、“增面”、“曲见面”、“万眉面”;老年女性用“姥面”等。而按照日本文化中对女性性情的理解,认为嫉妒、忧愤等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迷失本性,化身为妖怪,所以女性异化后的面具有蛇面、般若面等,头上生出犄角,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獠牙等恐怖的面具。下图是我收藏用于教学使用的少女面和蛇面,顺便说一下,佩戴面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佩戴比自己的脸小一些的面具,不能让面具遮挡了下巴和喉结。


男面
  “男面”种类很多,广义上讲表现中老年男子的“尉面”和普通人类男童的面具都是男面。这里为大家特别介绍“中将”面。这个面具最大特征是双眉之间的皱纹,传递出无尽的忧郁和哀愁情绪,专门用于表现王朝贵族青年。还有一些特殊怪面,如受地狱苦厄、面色苍白双颊塌陷目光凄苦的“瘦男面”等。下图是我自己收藏的中将面、瘦男面和童子面中的喝食面。喝食面用于表现寺庙里的童子,该面具头发部分是银杏叶子形状,很好辨认。


五、能剧脚本—“谣曲”
  “能”作为一种歌舞艺术,“歌”和“舞”平分秋色。歌的部分写在“谣曲”里。谣曲(ヨーキョク、youkyoku)是文学剧本,“谣”(ウタイ、utai),包含歌、咏、唱、诵等意义。早在上世纪初,就有英国学者阿瑟・维里(Arthur David Waley)就说过,假如社会发生巨大的变迁,能乐的演出完全绝迹,而能乐脚本谣曲作为文学作品,必然还会保持着艺术生命。谣曲是能乐艺术中最容易在海外进行研究的部分。
  能乐新曲的创作很难,一般能乐师很难胜任。创作谣曲不仅要精心设计故事情节,还要关照戏剧性机能,安排主角的唱、念、舞的内容、配角的念白、以及各个角色与歌队和乐队的配合,还要考虑到文体、音律、节拍类型、旋律手法等等,需要关照到整个表演当中的每个领域。现存的曲目的绝大多数都是数百年前创作而成的,主要作者有观阿弥、世阿弥、金春禅竹等人。世阿弥把能曲的创作要素归纳为三个:“种、作、书”。种即素材,素材好是决定谣曲是否能够成为上品经典的基础;作即构成,各部分精心设计才是好的谣曲的样式;书即修辞,作为歌舞艺术,唱词中的修辞技巧是文学素养一大表现。
  五流均有各自擅长演出的曲目,总体来说,现存谣曲200余首。


第二部分:狂言–产生、发展和现状
  借助于下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狂言(kyogen)与能一样,诞生于室町初期,不同的是,与能剧相比,狂言的发展要滞后百余年。由于能剧在世阿弥时代登峰造极,狂言沦为附属品,到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才获得发展。明治维新对传统艺能的打击是全方位的,狂言也未能幸免。但随着能剧的复兴,狂言也趁势重新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迎来了可喜的发展局面。


  狂言与能剧一样,都是承袭了古猿乐的艺术形式,但古猿乐中模仿逗乐的元素,则被狂言较好地传承了下来。能乐是以歌舞为中心的音乐剧,而狂言则是以滑稽搞笑为内容的科白剧。相对于极其富于象征意义的能剧表演技能,狂言的演绎是写实性的。狂言除了特殊戏外一般不用面具,演员的装扮简单朴素,富于平民性。
  严格意义上讲,狂言包含两大类,“间狂言”和“本狂言”(独立狂言)。“间狂言”是指在能乐曲目中,“狂言方”出场进行的表演。能乐舞台上的三大“立方”(站立表演)角色包括:主角“仕手”、配角“胁”和“间狂言”。“间狂言”在能剧表演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而“本狂言”是指在两番能曲的表演间隙上演的独立戏。现在随着狂言艺人的大力推广,本狂言已经可以脱离能剧单独表演,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能形式之一,于是通常所说的“狂言”就指本狂言了。
  狂言演员也称“能乐师”,或“狂言师”。按照狂言师所属流派,日本现存两大狂言流派,分别是和泉流和大藏流。和泉流表演风格以抒情柔和著称。大藏流活跃于全国各地,关东地区大藏流的表演风格比较正统,而关西大藏流表演风格比较灵活。
  现代狂言表演者在上台表演时是很少戴面具的,所以狂言面具种类很少,主要用来表现丑女、老太、老翁等普通人形象,也表现人类以外的动物、神鬼、精灵等形象。因为狂言演员大多数情况下不带面具表演,所以长相俊美的演员就比较得天独厚。
  现在非常有人气狂言演员野村万作、万斋父子,不仅帅气还都很有才华,也很注意海外交流,对狂言艺术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我手头有人间国宝万作先生的赠书,读来受益匪浅。


小结
  能剧在整个中世时期由于自身的艺术内涵发生激变,契合武家统治阶层的审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狂言则因自身特性导致其一直处于陪衬附属位置。相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趋于享受轻松愉悦,而戏剧要服务于大众,迎合观众的需求,就要改变自己适应观众的口味。这方面狂言则比能剧有更大优势。可以说狂言是最容易被现代日本人所接受的一种古典戏剧形式,其台词使用的是中世到近世之间的口语,现代日本人也能听明白,这一点也是狂言今天能够发展的原因之一。
  梅原猛先生在《地狱的思想》一书中说过,日本在很多地方是向中国学习的,而且在某些领域,不论日本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超越中国;然而唯有由世阿弥集大成之后的能这一剧种,显然超过了中国。先生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极大地肯定了日本能乐的历史地位,我们要想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能乐应该是离日本文化核心最近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然而能乐是“半舞半歌”的歌舞剧,不仅有着拷问灵魂的故事情节,更要伴随着音乐和唱调,所以对能乐的研究,乃是需要横跨文学、哲学、戏曲、音乐、美术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日本能乐不仅是表演艺术的瑰宝,也是学术研究的宝藏。


备注:本次讲座使用的图片资料,除图2是横滨能乐堂提供并授权、图5由渡边荀之助先生提供并授权的资料之外,其他图片均为本人拍摄和制作。

本中心温馨贴士: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能乐和狂言,可以在独立行政法人日本文化艺术振兴会的官方网站(日语/英语)上看到更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https://www2.ntj.jac.go.jp/dglib/contents/learn/edc12/index.html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三合一的古典木偶戏——文乐”,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李玲副研究员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戏剧)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 “中日先行艺能的交流、融通与变异” 11月5日

    麻国钧 中央戏剧学院 


第二讲 “日本能乐——“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11月12日

    左汉卿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讲 “三合一的古典木偶戏——文乐” 11月19日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四讲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古典戏剧——日本歌舞伎(上)” 11月26日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五讲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古典戏剧——日本歌舞伎(下)” 12月3日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六讲 “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 12月10日

    李莉薇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七讲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 12月17日

    刘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第八讲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90年代的日中戏剧交流”(暂定) 12月24日

    于黛琴 国家话剧院


第九讲 “从地下演剧到走向世界 ——蜷川幸雄与铃木忠志的戏剧轨迹” 12月31日

    方军 上海戏剧学院



每周四(计划)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0/11/drama_episode2.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