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日本国际交流基…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详情→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详情→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
>>文化艺术交流项目 |
申请截止日期 |
海外展览资助(海外展助成) |
2021年12月1日 |
翻译出版资助(翻訳出版助成) |
2021年11月19日 |
石桥财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日本美术研究奖学金(石橋財団·国際交流基金 日本美術リサーチフェローシップ )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语教育 |
申请截止日期 |
海外日语教师基础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基礎研修)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语教师日语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日本語研修)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语教师教学法综合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教授法総合研修)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语教师线上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オンライン研修) |
第1期:2021年12月1日 第2期:2022年2月20日 第3期:2022年4月20日 |
专业日语研修—文化·学术专家(専門日本語研修—文化·学術専門家) |
2021年12月1日 |
>>日本研究·知识交流 |
申请截止日期 |
日本研究项目资助(日本研究プロジェクト助成) |
2021年12月1日 |
日本研究奖学金(日本研究フェローシップ) |
2021年12月1日 |
申请方法等详细信息
请参考本基金会本部网站
日文页面↓
https://www.jpf.go.jp/j/program/index.html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英文页面↓
https://www.jpf.go.jp/e/program/index.html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 本基金会本部网站因为是外网,打开时需要花费数分钟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如若等待过后仍打不开,请联系我们:
电话:010-8567-9511(周一至周五 9:00-17:30)
邮箱:jpfbj@jpfbj.cn
下载申请材料,查看邮寄地址
请参考本中心官网↓
https://www.jpfbj.cn/grants/index_pro.php
>>文化芸術交流 |
締切 |
海外展助成 |
2021年12月1日 |
翻訳出版助成 |
2021年11月19日 |
石橋財団·国際交流基金 日本美術リサーチフェローシップ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 |
締切 |
海外日本語教師基礎研修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本語教師日本語研修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本語教師教授法総合研修 |
2021年12月1日 |
海外日本語教師オンライン研修 |
第1期:2021年12月1日 第2期:2022年2月20日 第3期:2022年4月20日 |
専門日本語研修—文化·学術専門家 |
2021年12月1日 |
>>日本研究·知的交流 |
締切 |
日本研究プロジェクト助成 |
2021年12月1日 |
日本研究フェローシップ |
2021年12月1日 |
https://www.jpf.go.jp/j/program/index.html
英語ページ↓
https://www.jpf.go.jp/e/program/index.html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申請書のダウンロードと提出先情報
(当センターウェブサイト)
本月10月22日及24日率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和《阿弖流为》,目前也已全面开票,欢迎大家前去关注。
详情请看以下来自新现场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歌川丰春所绘浮世绘《歌舞伎芝居之图》
日本松竹株式会社址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环球影业、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1年6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达168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45地,放映超过7000场,观影人次超过60万人。放映由阿里大麦旗下的现场演出品牌Mailive联合运营推广,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大力支持,并共同倡导艺术包容、多元与无障碍。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消息发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
申请方法等详细信息请参考本基金会本部网站
日文页面↓
网页链接
英文页面↓
网页链接
※ 本基金会本部网站因为是外网,打开时可能需要花费数分钟时间,请您耐心等待。
随后,我们中心也将通过本中心官网和微信、微博用中文发布有关消息,敬请等待。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四讲:走近日本香道艺术#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第四讲:走近日本香道艺术 北京大学教授 滕军】→http://t.cn/A6MVsOm9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四讲:走近日本香道艺术
北京大学教授 滕军
主讲人介绍:
滕军:女,1955年生,北京人。北京大学 教授。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留校任教
1993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文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6年调入北京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21年开设哔哩哔哩《北大滕老师课堂》学习园地
研究方向
日本传统艺术、中日文化交流史
讲授课程
日本文化艺术专题,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艺道文化论,日本美术史论,日本社会,日本民俗学,日本传统文化艺术研究,中国茶文化,日本茶道,香道
出版专著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1992年 东方出版社 )
《茶文化思想背景之研究》(日文版1998年 日本市井出版社 )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2004年 人民出版社)
《叙至19世纪的日本艺术》(2007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察与研究》(2011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茶文化考察纪行》(日文版2011年 第二作者 日本河原书店出版社)
《THE HISTORY OF SINA-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2019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本香道文化》(2020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中国香文化简史》(2021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获奖情况
2002年《茶文化思想背景之研究》获第二届孙平化日本学奖励基金著作奖二等奖,
2005年《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获第一届北京大学日本学研究卡西欧学术奖,
2006年《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为了让大家了解这门独特的艺术,我们先去参加一次虚拟的香道会吧。
这里,的确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几位身着华丽和服的妇女静静地跪坐在一起,在依次传递着一个小香炉,她们时而将小香炉凑近鼻子,做深呼吸,时而将香炉放在膝上,闭目凝神,虽然看不到她们脸上的笑容,但她们平和的目光似乎在告诉我,她们已经陶醉了,屋内充满了香气。这便是有着历史悠久而鲜为人知的香道。
在香席上,有一位香主,其余的人均为香客,香主香客按一定的步法入席后,由香主按一定的法式拿出闻香用道具,擦拭摆放平稳之后,取出一个小香炉,香炉里已放好了一块点燃了的炭。
炭上再摆一片云母,云母上放上一块3毫米长的香木片,香木片着热,开始发出香气,于是,香主便把此香炉递给首席香客,尔后依次传递闻香。一次香会要闻一套香,也就是说要闻好几炉香,香客们要闻出香的种类、香型,一套香下来之后,每位香客写出答案交与香主,最后由香主宣布成绩、发奖。
究其渊源,日本的这一文化传统也是来自中国。日本本土不产香,古来也没有闻香的习惯,香道中用的香材是产于东南亚一带的一种被各种细菌感染的树脂,在许多年后变成的香木。因这种树脂会沉水,所以也称沉香,会发出特别香气。
沉香是在公元6世纪左右随同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上点香,一是起净化佛场空气的作用,二是为了渲染宗教气氛。当人们进入佛堂,闻到一股在日常生活中闻不到的香气时,便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再抬头看到佛堂里的佛像,就会以为这香气是释迦牟尼放出来的,就会引起一种敬畏之念,似乎香气可以把我们俗人与释迦联接在一起。有人说,香气是无所不至的,它“无形”地渗入到人的心灵深处,可以净化灵魂,使人超脱,这一番话,也并非没有道理。
香与佛教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原因是,印度本身盛产香木,用珍贵的香木护佛便成为佛教的习俗,相传中国唐代的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经文时,就同时带来了香,再说中国的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很多香木和全套的香具。
在唐风文化最流行的日本奈良时代,有过一位圣武天皇(701—756),他爱用过的遗物被封藏在了当时的国库——正仓院。在这个至今仍被完好保存着的古式仓库里,就有一只银制熏香球。香球分内外二层,内层球里放点燃的香火,可以游动,以保持平衡,此香球直径达18厘米。当然,这香球是从中国传去的。在我国的西安沙坡村,在与正仓院几乎同时代的出土文物中,也有了一只同样的香球,此香球直径为5厘米。说是古人用来放在衣袖子里的。传说杨贵妃就曾用过此类香球。
至日本的平安时代,香木的使用发生了变化,由佛教用香扩展为生活用香。11世纪,日本诞生了一部长篇贵族爱情生活小说,叫《源氏物语》。小说中的贵族男女们相竞用香炉熏染衣服,他们还要按自己的喜爱,将几种沉香磨碎,重新掺入蜂蜜、黏着剂调和在一起,制作出唯独无偶的香型,并以此特别的香气来讨情人的喜欢。他们用“追风”这两个字来表达被熏染过的香衣所散发出来的香气。这“追风”之语真绝妙,恐怕是说心上人虽离去而其香风不散,有情人便欲乘香风而追去吧。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一个贵族文化兴盛的时代,与我国“诗言志”的文化传统不同,提倡“诗言情”的日本文化风土将许多从大陆传去的文化形式都化作了娱乐、游戏,香道也不例外。在当时,流行着比物文化,即把两种东西拿在一起,比谁的好,有比诗文的,比画的,比树根的,比菊花的,比贝壳的等等,香也被卷入了比物文化之中,贵族男女们竞相将各种香木碾成粉末再添上麝香、黏着剂,各自按秘法调制成小香团,然后在香会上参加比赛,当然,其比赛不过是一种娱乐而已。至十四世纪,香道中的文学色彩浓厚了起来,对于调制好了的香团,再不是以其调制主人的名字去称呼了,而被赋予了像“松风”“寒梅”等样的文学性名称。
至十五世纪,人工调制香团被天然香木片取代,香木片种类明确,香型稳定,加之当时日本国际贸易的扩展,获取大量香木片成为可能,由此便出现了由当时的大文化人三条西实隆(1455—1537)所归纳的六十六种名香。后又由志野宗信(1445—1523)修改为六十一种。人们争先恐后地索取有名气的香木,并且借此来炫耀自己的身分。15世纪,足利义政将军竟然从正仓院(距当时800年之久)的大香木上割下一块进行尝闻,16世纪,织田信长,竟然也割下一块,1896年明治天皇也割下一块,其痕迹至今保存完好。
香木片的使用给香道的娱乐法带来了变化,出现了“续炷香”法:人们力图用一组香来表现一个文学的世界。比如,某次香会的主题为“春”的话,即第一炉,就点名为“溶雪”的香,然后接二炉“绿蕨”,再接三炉“拂面”,再接四炉“牧笛”,最后点一炉“春莺一声”。同是闻一套香,可利用各种香木片的不同的雅称,巧做编排,这样便可在闻香过程中去创作出一个美好的世界、灵妙的故事。溶雪→绿蕨→拂面→牧笛→春莺一声,这不就是一幅报春图吗。更有高手可根据一套香的香名串成一首诗、一首和歌。“续炷香”法一般点五炉,因为日本的传统和歌为五句,但根据兴致,也可无限延长。这种方法类似于日本的另一传统诗体——连歌。
尔后,香道的玩法逐步升级,到香道的全盛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组合香”法。最流行的是一种叫“有试十柱香”,大体是这样进行的。一共出十炉香,香的种类为四种,其代号为“一、二、三、客”,其中,“一、二、三”各出三炉,比赛开始前,可分别试闻一次。而“客”则不能事前试闻,在比赛过程中只出一炉,正式比赛时,“一”出三炉、“二”出三炉、“三”出三炉、“客”出一炉,随机抽取出香。在香席上,香客们随闻随记下自己的判断,最后将记录交与香主判分。这种“有试十柱香”至今仍为香道初学者的头道门坎。
闻香这门技艺绝不是一年半载可习得的。闻得多了,见识广了,才能有鉴别能力。学习香道要钱要时间,一般日本人也不敢随便问津,另则,在日本有这么一个社会常识,像这类传统文化,一旦入门拜师便不能轻易离去,如学上三两年便中途停止,会被世人看不起的。目前,修习香道的,大部分是有钱有闲的女性,也有从事美术设计,从事教育的一些男士。上课排座位时,要按修行年分的长短依次排座,十人为一席,一炉香点好,依次传闻,待传到后边,恐怕变了味儿。何况香气很难辨别,初学者,只得凭运气写出答案。
眼、耳、鼻、舌、身,被称为五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被称之为五感,在娱乐文化世界里,使人听觉愉悦的有音乐,使人视觉愉悦的有美术,味觉方面有烹调,触觉方面有体育,唯独嗅觉方面,无依托。日本的香道在此方面可称独树一帜,它通过闻香,通过嗅觉的愉悦使人的精神焕然振奋,美妙的香气还可以使人忘记俗世的烦恼,净化人生。日本香道协会会长三条西公正在他撰写的《香道》一书上,称香道是“情操教育的一环。香道可陶冶情感、丰富内在、完善人生”。他又称,香道是“人生之绿洲”。我认为这个比喻是十分贴切的。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题目及主讲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崔世广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 江静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郑青
第四讲 走近日本香道艺术
北京大学教授 滕军
第五讲 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徐静波
计划每周四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44:~如果下雨的话,就在大厅里进行~#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该教材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通过该教材,大家可以学习到贴合现实生活的日语,并应用于实践。关于本教材文字内容和音频,可通过以下网址全部免费下载→
《入门》教材的中文版终于正式公布了!有关申请举办“新公布教材「いろどり」交流学习会”的通知→
教材中,除涉及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的内容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接下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给大家介绍节庆与神舆、町内会、地区的告示板与传阅板、地区的防灾无线广播、烟花大会、道之驿、盂兰盆舞、浴衣与二手市场→
随着初级2的正式推送,今后本中心将不定期开展各项小活动,对积极参与的小伙伴们送上精美礼物~ 本期内容也请大家看到最后哦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该教材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通过该教材,大家可以学习到贴合现实生活的日语,并应用于实践。关于本教材文字内容和音频,可通过以下网址全部免费下载。
《入门》教材的中文版终于正式公布了!
有关申请举办“新公布教材「いろどり」交流学习会”的通知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o^)/
教材中,除涉及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的内容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接下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给大家介绍节庆与神舆、町内会、地区的告示板与传阅板、地区的防灾无线广播、烟花大会、道之驿、盂兰盆舞、浴衣与二手市场。
◆祭りと神輿 / 节庆与神舆
日本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既有吸引无数游客的知名庆典,也有邻里间进行的小型庆典,花样繁多。
举行节庆时,很多人抬着神舆在街道上游走。神舆是供神明乘坐的。抬神舆的人身穿“法披”“袢缠”,头上缠着“一字巾”。大家一边齐声喊着“嗦呀、嗦呀”或“哇啸咿”等号子,一边摇摇晃晃地抬着神舆行走。
抬神舆的人,根据地区或节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只有从过去一直住在这个地方的人才能抬,而有的则对外公开募集抬神舆的人,无论是谁都可以参加。如果想体验一下抬神舆的话,试着联系海报等节庆活动通知上的联系方式问问看吧。
◆町内会 / 町内会
町内会(在有些地区也叫“自治会”)是由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组成的自由团体,遍布日本全国的市区町村。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居民间的交流,帮助地区活动顺利开展。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清扫活动、犯罪预防活动、社区节庆、老年俱乐部或儿童俱乐部等等。加入町内会,需要交纳“町内会费”。
最近,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不加入町内会的人越来越多。不过,平常与邻居保持交流,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发生自然灾害时,如果加入了町内会,便能顺利得到避难所及供水等必要信息,并领取逃生物资。
◆地域の掲示板 / 回覧板 / 地区的告示板 / 传阅板
地区的告示板设置于街上各处,用于张贴市町村政府及町内会发布的通知以及地区活动的宣传信息。告示板上张贴的是与地区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如道路施工、水管施工、垃圾回收日程表、犯罪预防信息、讣告等。同时,也会张贴地区的节庆活动、在附近举办的公共属性较高的活动信息以及音乐会、戏剧、社团活动的介绍等来自民间团体的信息。
除了地区的告示板之外,有时也会使用“传阅板”来传达来自市町村政府及町内会的通知。传阅板是一种在厚纸板中夹上通知,然后在各家之间按顺序传阅的通知系统。拿到传阅板之后,需要在上面盖章或签名表示已阅,然后交给下一家。传阅板需要按照什么顺序从哪家传到哪家,是否需要面对面交接等规则,各地区均有自己的规定。如果你住在需要使用传阅板的地区,请提前确认好规则吧。
◆地域の防災無線放送 / 地区的防灾无线广播
防灾无线广播在灾害发生时会面向当地居民发布注意信息、预警信息和逃生指导等,通过安装在街道上的扩音器或放置在各家的接收器进行播放。但在无灾害发生时,也会播放呼吁采取犯罪预防措施、拜托居民寻找失踪者等来自警方的信息,或如课文所示,播放来自市町村政府及町内会的通知、活动信息介绍等。播放的频率及内容因自治体和地区而异。有的地区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播放2-3次广播。不仅如此,防灾无线广播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每天下午5点左右(因季节而异),会和童谣等一起播放“孩子们快回家”的提醒信息。这也是为了保证在灾害发生时防灾无线广播能够正常使用而进行的日常测试。
◆花火大会 / 烟花大会
日本各地都会在夏季举办烟花大会。会场一般设在公园、海边或河岸等地,只要去到会场,就能近距离欣赏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会场还设有路边摊,可以在这里感受节庆氛围。
烟花大会的规模和拥挤程度各有不同,历史悠久、名声在外的烟花大会常会聚集非常多的人。比如,东京的“隅田川烟花大会”、新澙县长冈市的“长冈祭烟花大会”等,仅活动当天就能聚集大约100万的观众。如果卡着时间去的话,现场可能会拥挤到寸步难行,因此尽可能提前到达会场占位十分重要。有的烟花大会还会销售能够清楚看到烟花的收费指定坐席。
◆道の駅 / 道之驿
“道之驿”是一种位于国道等一般道路沿线的商业休闲设施,其作用与高速公路旁的服务区类似。设有停车场、洗手间、餐厅、小卖部等。道之驿的特点是销售该地区的农产品、特色菜等当地产品,通过设置当地农产品的直销点、能吃到当地特色菜肴的餐厅、销售当地特产的商店等大力开展经营,发挥其作为地区旅游基地的作用。其中,有的道之驿还有景色不错的公园、资料馆、博物馆或温泉设施等,很受游客们的欢迎。
◆盆踊り / 盂兰盆舞
盂兰盆舞是在每年夏天“盂兰盆节”(8月)时举行的活动。在高台周围围成一圈,合着音乐和太鼓的节奏一边跳舞,一边向着一定的方向缓缓前进。
盂兰盆舞由短小的片段组成,只要不断重复这一片段即可。所以只要稍微看一下,便可以跟着一起跳。盂兰盆舞的活动谁都可以参加,请务必走进人群试试看。
在举办盂兰盆舞活动的广场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路边摊,能够在这里感受到节庆的氛围。即便自己不跳舞,在一边围观其他人跳舞,或者在路边摊上买些小吃,享受一下节庆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浴衣 / 浴衣
浴衣是一种棉质的薄款和服,可以直接穿在身上,然后用一条宽腰带固定,穿着方便。适合夏季穿着,住旅馆时浴衣也会作为睡衣提供。最近,身穿浴衣参加夏日节庆或烟花大会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浴衣的价格有高有低,但在最近,无论是古典花纹还是现代的日西结合花纹,各式各样的浴衣连同腰带、木屐等的套装均以很便宜的价格销售。网上有很多介绍浴衣穿法的免费视频,如果有机会请穿穿看。
◆フリーマーケット / 二手市场
在公园或广场等地销售二手商品的二手市场在日本十分盛行。日语中,会将其简称为“フリマ”。有时也会使用“蚤の市”这一日文翻译。海外的二手市场,给人的印象是有中间商贩卖旧古董或古老的艺术品等,而想要购买此类商品的人则会聚集起来。但日本的二手市场,则一般是普通人便宜销售不需要的物品的地方。日本的二手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 定期在公园或大型停车场等举办。
◆ 基本没有中间商出摊。出摊的都是提出了申请的普通人。
◆ 商品以衣服、玩具等二手日常用品为主。几乎没有昂贵的艺术品或古董。
◆ 二手市场可以免费进入。
◆ 购买时,也常会与卖家砍价。
Ⓒthe Japan Foundation
(^o^)/
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啦,为推出更多的活动,我们正在给大家准备更为精美和丰富的礼品!敬请期待~
★『いろどり』初級2の該当課
第七課
雨が降ったら、ホールでやります
1.掲示板のお知らせ
2.ガス点検のお知らせですね
3.さくら市民センターからお知らせします
4.盆踊り?何ですか?
★「いろどり」相关的咨询,请联系↓
☞ irodori@jpfbj.cn(担当:浦井、刘)
★下载☞ https:/www.jpfbj.cn/irodori/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跳转)
往期内容
初级1合集版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入门合集版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三讲:日本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与插花漫谈#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第三讲:日本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与插花漫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郑青】→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三讲:日本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与插花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