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流之窗 日本文化线上讲座-声优



中日交流之窗 日本文化线上讲座-声优

※使用语言;中文


◆日期:2021年10月27号(周三)18:00~19:30(中国时间)

◆讲师:刘 婧荦

◆主题:听双语声优讲外语学习之路


◆讲师简介:

刘婧荦(劉セイラ)


北京出生长大。从上幼儿园时起就喜欢上了动漫。

小时候的梦想是漫画家,高三时决心成为声优。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毕业后留学东京。2009年起,作为首位中日双语声优,所属于日本最大的声优事务所「青二事务所」在中日两国用双语进行配音。

同时作为漫画家,在集英社《ふんわりジャンプ》连载漫画「教えて劉老師!2カ国語声優の日常」,2021年9月开始了新连载「中国少女、日本で声優になる。」。


◆讲座概要:

非母语话者是否能将外语说得像本地人一样。相信每一位外语学习者都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日本这个声优大国,用日语和日本演员们竞争,我在追梦的这十几年中所经历的挫折,和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和参考。


这次讲座中,我想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内容:

●我的日语学习法和发音练习法。

●实现了梦想,将兴趣作为工作后我遇到的问题。

●今后AI翻译越来越厉害,是否还有必要自己学习外语呢?


◆注册网址:

https://us06web.zoom.us/webinar/register/WN_o3U4aDjaTu6su-HGBqahVA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跳转)


※仅限前480名成员参加,名额先到先得。网络参加者只限观看,无法参加答疑,敬请谅解。



中日交流之窗

日本文化线上讲座系列预告


  • 小小说写作/ 讲师 田丸 雅智(小说家)/ 10月30日

  • 日本传统糕点/ 讲师 入江 麻以(和菓子艺术家)/11月(待定)

  • 日本乐器/ 讲师 森 梓紗(和筝曲家)/11月下旬(待定)

  • 日本料理/ 讲师 大桥 奈穗子(日本料理研究家)/3月(待定)



◆中日交流之窗相关讲座视频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中打开
2020年12月 和果子制作 讲师 入江麻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0MTk5MzcxMg==.html?spm=a1z3jc.11711052.0.0&isextonly=1
2021年3月 日本漫画 讲师 浅野龙哉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2NjExNzg5Mg==.html?spm=a1z3jc.11711052.0.0&isextonly=1


主办单位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日中交流中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第五讲: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五讲: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第五讲: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徐静波】→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五讲: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五讲: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五讲: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徐静波


主讲人介绍:

徐静波,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副理事长。

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外语系日语本科,198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文学硕士。

1988年7月起在复旦大学台港文化研究所供职,任助理研究员,不久转入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期间,曾先后担任早稻田大学客员研究员和交换研究员、长野大学客员教授、爱媛大学外国人特别招聘教授、山口大学外国人教授、神户大学招聘教授、东洋大学海外短期招聘教授、京都大学外国人研究教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日本文学和文化。

出版著作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合著,岩波书店2014年)、《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被隐藏的日本史》、《被偏误的日本史》(台湾时报出版公司2021年)、《原色京都:古典与摩登的交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同域与异乡:近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图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等15种。岩波新书《日本近现代史》10卷本的翻译总策划和总审校(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5-2017年),有译著《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白河夜船》、《日清日俄战争》、《魔都》等16种,编著《东亚文明的共振与环流》、《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2种。



  和食,就是日本人的日常饮食,本来是非常形而下的一种行为,但在日常的形而下的行为中,也往往包含或体现着这一民族的文化特质,而日本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因此它更多地会与审美意识相关联。今天我主要想跟各位来说一下饮食的分野中所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最终形成,大致取决于两个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该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是该民族所得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审美意识更多的往往来自于后者。也许,自然环境这一词语还不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使用了“风土”一词,并撰写了同名著作,试图从风土的角度来阐释日本人的国民性和艺术。按照他的理解,风土是某一区域的气候、气象、地质、土质、地形、景观等的总称,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现象,它与生活于这一土地上的人(族群或民族)彼此发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样式和艺术形态。食物也是如此。“与食物的生产关系最深的就是风土。”风土决定了当地人们的生产形式是畜牧还是渔业,决定了人们是选择兽肉还是鱼肉,“这种料理的样式表现了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时期内所形成的风土性的自我理解。”(《風土》,岩波书店,第17页)这一现象在文艺、美术、宗教、风习等所有的人的生活中都有充分的表现。根据这一解释,我想说的是,风土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当然,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一个民族的文明进程也密切相关。据我自己的理解,日本文化在审美意识上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来源或是元素,第一是在平安时代前期形成的以王公贵族为主体的公家文化,特点是优雅精致,同时有些羸弱,格局较小;第二是幕府时代形成的武家文化,特点是崇尚华丽艳美,同时也有质朴粗俗的一面;第三是佛家、尤其是禅宗文化,早期的佛教比较繁复绚丽,而后期的禅宗则比较空灵悠远,在简素中蕴含着幽玄,现在审美上对日本人的影响,主要是禅宗一脉。总体来说,体现在和食、尤其是中上层的饮食中的审美意识,公家的雅致和佛家的简素或许更多一些,而大体属于16-17世纪桃山文化一脉的光琳画派和狩野画派,也对和食中的“盛付”(摆盘)和食器的选用,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一下。第一个是对于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

  将食物装盘时完全不注意它的形状和色彩搭配的民族大概是极少的,而像日本那样对此加以刻意讲究、并将此推向极致的民族大概也是极为罕见的。将食物的形与色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说是集中地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熊仓功夫教授甚至用了“食的美学”一词来加以概括(「食の美学」,『日本の食文化』,味の素食文化研究センター,1999年)。他认为在日本食物的制作(包括最后的装盘)中,装饰具有与滋味同等的重要性,实际上,食文化是一种艺能的表现,尤其是在非日常性的场合。在日本,一个厨师水准的高下主要取决于两点,刀工和一双装菜的筷子。中国的各色菜谱在介绍各款菜肴的烹制方法之后,最后一句话差不多总是千篇一律的“出锅装盘”,而在日本的烹饪艺术中,将锅中做熟的食物直接倾倒在盘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什么样的食物选用什么样的食器,在盘中或碗碟中如何摆放,各种食物的色彩如何搭配,这在日本料理中往往比调味更重要。



  这里稍微讨论一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对于形与色的美学取向。从形的方面而言,大致有对称和非对称的概念。源于古希腊传统的西洋人基本上倾向于对称的形式,在宫殿、花园的营造上,注重整饬的效果,较多的使用清晰的几何图形。中国的官方建筑,取对称的形式较多,在城廓和官府(以后又影响到寺院等)的建造上,以中轴线为主眼的有序排列在秦汉以后就为以汉族人为主体的中国人所认同。但中国人在宋以后,尤其是在造园上,大抵并不追求整齐划一,而是错落有致,移步换景,注重对自然的模山范水。不过房屋内部的构建和装饰、家具的摆设乃至于器皿、物品的图形,大致依然是追求整齐对称的效果。从日本的考古发现来看,早期日本人并无明显的对称整饬的美学追求,而更多地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8世纪前后 ,东亚大陆文化开始明显地影响日本,当初建造的藤原京和平城京,已经模仿隋唐的样式,引入了左右对称的概念。平安中后期(10世纪以后)开始,东亚大陆的影响有所减弱,尤其是室町时代以后,随着禅学思想的蔓延和わび、さび(闲寂、寂寥)理念的渗透,强调自然形状本身的不对称的美学倾向逐渐成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审美追求。表现在“盛付”上,在形状上多为模山范水式的高低错落、参差不一的形态。我们再讨论一下色。一个民族对于色彩的感觉绝对与其所生活的环境、或是风土有关。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空气湿润、四季分明、绿色植被丰富。由此而产生的色彩上的审美倾向就是“明朗、清爽、柔嫩、而且是偏好冷色系列的感觉,再加上对于新鲜的憧憬”(小林重順『日本人の心と色』,講談社1974年,第160頁)。其代表性的体现就是纯粹用白木建造的伊势神宫,不施任何油漆和涂料,质朴无华。6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日本,在美术上的体现,便是色彩上金碧辉煌的佛像、构造上繁复宏大的寺院、制作上雕刻精细的佛教用品和寺院内的浓重暗影。这些起源于南亚大陆、又染上了中国大陆风土痕迹的佛教艺术,给奈良时代和平安前期的日本上层社会,带来的朱红和金黄的色彩,用色彩文化学家小林重顺的话来说,就是在日本原本清色的体系中掺入了浊色或是暖色,在原本轻柔的色调中带来了硬朗厚重的元素。在以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清色和浊色或是冷色和暖色、柔嫩轻快和硬朗厚重这两种色彩体系一直程度不同地交错出现在日本人的生活和艺术中,而一般以前者为主体。这是我们在考察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时必须充分留意的。日本人的这种对于色与形的审美意识,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于“盛付”或是装盘的具体装饰,熊仓功夫认为主要有盛る、積む、立てる、並べる这几种手法(「食の美学」,『日本の食文化』,第301页),勉强翻译成中文是“盛放、堆积、使其矗立、排列”,前三种是垂直方向的装饰,后一种则是横向或是斜向的摆放。但最后的美学效果如何,即色彩和形状呈何样态,完全靠制作人的直观感觉。大部分日本人对于色彩和形状的直观感觉都很发达,这源自于自然风土和长期的美学熏陶。

  当然,在日本料理中,最能体现出其“盛付”艺术的,也许是“刺身”了。据江户末期《守贞漫稿》一书中的介绍,“刺身”的“盛付”讲究一种山水的感觉,在平坦的大盘中,用切成细丝的萝卜在左前方隆起地堆成小山状,上置一片青绿色的紫苏,旁边插放一支植物,便可使人联想起苍翠的远山,再将切成花色的鱿鱼、切成薄片的鲷鱼排放在其下,犹如潺潺的流水,或者再配放几枚红色的金枪鱼,置一朵黄菊,色彩就很悦目了。



  这种对于料理的色与形的讲究,在大量的外来食物频繁涌入的今天,依然得以完美地留存了下来,外来的菜肴在烹制和装盘的过程中,依然被严格要求讲究色彩与形态。

  第二个是对食器选用的考究。

  当然,遍观世界各地上水准的餐食,完全忽视器皿的大概没有。中国陶瓷业的发达,陶瓷器的灿烂,近代以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清代的美食家袁枚在其著名的《随园食单》中说:“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随园食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页)中国的皇家食器,多为金杯玉碟,银箸漆盘,图案大抵为龙凤仙云,民间也多受此影响,只是流于粗糙低俗。



  食物的器皿,陶瓷器一直是主角。日本人早期的陶器烧制,水准和技术相对较低,受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影响较大,江户初期,在朝鲜陶工的帮助下,在有田诞生了瓷器,此后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日本人在饮食上对餐具的讲究,一方面是由于陶瓷制造业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由于与此相关的茶道艺术的发展。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位名曰古田织部的人。他是大名茶的开创者。关键是他对陶艺、尤其是陶瓷器的制作极有造诣,相对于谐和的美,他更强调不均衡的美,在奇拙古朴中,甚至在凹凸歪斜中发现不寻常的美。他的这一美学思想,对后人影响甚大。17~18世纪,传统的日本料理渐趋走向完成,各色料理屋开始出现并逐渐走向高级化,料亭中的料理不仅食材讲究,烹制精美,而且食器也极为考究,与食物的色形一起,构成了视觉上飨宴。

    

  与中国人在食器的质材上崇尚金银珠玉、色彩上喜好富华绚烂不同,日本人多用细腻的瓷器或是外貌古拙的陶器和纹理清晰的木器,色彩自多为土黑、土黄、黄绿、石青和磁青,偶尔也有用亮黄和赭红来作点缀。中国的盛器基本为圆形,至多也就是椭圆形,其实世界各地大都如此,而日本人独树一帜,食器完全不拘于某一形态,除圆形椭圆形之外,叶片状、瓦块状、莲座状、瓜果状、舟船状,四方形、长方形、菱形、八角形,对称的,不对称的,都会出现在餐桌上。总的来说,色彩大多都素雅、简洁,少精镂细雕,少浓艳鲜丽。筷子虽是从中国传入,但即使王公贵族也几乎不用金银或是象牙紫檀的材质,只是简素的白木筷而已。现在的高级料亭中依然如此。这里再一次体现出了日本人的审美取向。



  为一般中国人所不屑的陶器,在今天的日本,仍大行其市,其古拙朴野之状,反而有一种不俗的艺术气息。日本人的餐具中,也有用漆器的,偶尔也有玻璃制品,但一般都不会显得太耀眼。

  日本人在饮食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也许还可以举出几项,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着重于其审美取向。独特的自然风土和与东亚大陆若即若离的人文历史,养成了日本民族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包括对于食物的味、形、色的纤细精致的感受力。这一审美取向在饮食文化上获得了极其充分的诠释。




感谢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 日本文化的历史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崔世广


第二讲 中日僧侣往来与茶文化东传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 江静


第三讲 日本端午习俗中菖蒲文化与插花漫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郑青


第四讲 走近日本香道艺术

    北京大学教授 滕军


第五讲 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徐静波


计划每周四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1/10/wenhua_episode5.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45:~你知道小吃摊在哪里吗?~#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45:~你知道小吃摊在哪里吗?~#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该教材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通过该教材,大家可以学习到贴合现实生活的日语,并应用于实践。关于本教材文字内容和音频,可通过以下网址全部免费下载

《入门》教材的中文版终于正式公布了!有关申请举办“新公布教材「いろどり」交流学习会”的通知

教材中,除涉及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的内容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接下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给大家介绍国际交流嘉年华、日语演讲比赛、卡拉OK大赛

随着初级2的正式推送,今后本中心将不定期开展各项小活动,对积极参与的小伙伴们送上精美礼物~ 本期内容也请大家看到最后哦收起

『いろどり』日本生活TIPS 45:~你知道小吃摊在哪里吗?…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语》。该教材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通过该教材,大家可以学习到贴合现实生活的日语,并应用于实践。关于本教材文字内容和音频,可通过以下网址全部免费下载。


https://www.jpfbj.cn/irodori/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入门》教材的中文版终于正式公布了!


有关申请举办“新公布教材「いろどり」交流学习会”的通知

https://www.jpfbj.cn/irodori/pdf/2021tongzhi.pdf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o^)/

随着初级2的正式推送,今后本中心将不定期开展各项小活动,对积极参与的小伙伴们送上精美礼物~ 本期内容也请大家看到最后哦。


教材中,除涉及会话练习和语法学习的内容外,还有“日本生活小知识”这一关于日本文化和习俗的解说页。接下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给大家介绍国际交流嘉年华、日语演讲比赛、卡拉OK大赛。




◆国際交流フェスティバル / 国际交流嘉年华


在日本各个城市,都会有国际交流协会销售商品、外国人演讲比赛等。会场有时设置在公园、广场等露天场地,有时也设置在大厅、文化设施等室内场所。


在网上搜索“国际交流节××市”,能查到各种相关信息。你不仅可以作为观众参加此类活动,也可以报名成为活动志愿者(一般会在网站上发布“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或者参加演出或演讲比赛,相信你能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日本語スピーチコンテスト / 日语演讲比赛


外国人参加的日语演讲比赛(有时也叫“演讲大会”“辩论大会”等),既有全国范围的大型比赛,也有在市町村举办的小型比赛,还有日语学习班举办的比赛等,种类繁多。虽然各类比赛的演讲题目不同,但大多会以学习日语的感悟或者住在日本的感想等为基础,以外国人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意见,写成作文,然后在会场上演讲。演讲由评委进行评审,然后确定排名,并授予相应的奖励。如果能够得奖,不仅能够获得奖状或者奖杯,有时还能获得奖金、图书卡、当地特产或者大会赞助商提供的商品等其他奖品。


报名时,需要先写好演讲的底稿,然后再报名。底稿或演讲的长度等根据比赛的规定各有不同,报名前需要详细阅读各比赛的报名注意事项。报名资格因比赛而异,可能会要求“住在xx市的人”“在日本的居住时间不超过x年”等等,但基本上母语非日语的人都可以参加,所以为了展示自己学习日语的成果,请务必参加一次演讲比赛吧。




◆カラオケ大会 / 卡拉OK大赛


卡拉OK大赛是一种多名选手按顺序使用卡拉OK唱歌,比赛谁唱得好的活动。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各样不同规模的卡拉OK大赛。有时也会叫“のど自慢大会(好歌喉大赛)”。报名的条件、手续、是否需要参加费用、有没有奖金或者奖品等因大赛而异。如果是全国范围内的高水平大赛,有时需要在报名时提交自己唱歌的录音,只有通过预选后才能参赛。如果是小型卡拉OK大赛,例如地区的节庆活动或国际交流嘉年华等举办的比赛,谁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有的比赛甚至可以接受现场上台参赛。



Ⓒthe Japan Foundation




(^o^)/

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啦,为推出更多的活动,我们正在给大家准备更为精美和丰富的礼品!敬请期待~



『いろどり』初級2の該当課

第八課 屋台はどこかわかりますか?

1.国際交流フェスティバルのチラシ

2.スピーチコンテストは、もう始まりましたか?

3.だれでも参加できますか?

4.皆さまに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5.国際交流祭りの感想

6.イベントの感想


「いろどり」相关的咨询,请联系↓

   ☞ irodori@jpfbj.cn(担当:浦井、刘)


★下载☞ https:/www.jpfbj.cn/irodori/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跳转)


往期内容

初级1合集版

https://www.jpfbj.cn/irodori/resources/pdf/Y_Tips_All.pdf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入门合集版

https://www.jpfbj.cn/irodori/resources/pdf/X_Tips_All.pdf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日本国际交流基…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详情→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


上述三大事业,从中国国内可以申请的项目如下:


>>文化艺术交流项目

申请截止日期

海外展览资助(海外展助成)

2021年12月1日

翻译出版资助(翻訳出版助成)

2021年11月19日

石桥财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日本美术研究奖学金(石橋財団·国際交流基金 日本美術リサーチフェローシップ )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语教育

申请截止日期

海外日语教师基础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基礎研修)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语教师日语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日本語研修)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语教师教学法综合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教授法総合研修)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语教师线上研修(海外日本語教師オンライン研修)

第1期:2021年12月1日

第2期:2022年2月20

第3期:2022年4月20

专业日语研修—文化·学术专家(専門日本語研修—文化·学術専門家)

2021年12月1日



>>日本研究·知识交流

申请截止日期

日本研究项目资助(日本研究プロジェクト助成)

2021年12月1日

日本研究奖学金(日本研究フェローシップ)

2021年12月1日


申请方法等详细信息

请参考本基金会本部网站

日文页面

https://www.jpf.go.jp/j/program/index.html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英文页面

https://www.jpf.go.jp/e/program/index.html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 本基金会本部网站因为是外网,打开时需要花费数分钟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如若等待过后仍打不开,请联系我们:

电话:010-8567-9511(周一至周五 9:00-17:30)

邮箱:jpfbj@jpfbj.cn


部分内容也可通过本中心官网(中文和日文)查看(https://www.jpfbj.cn/grants/index_pro.php)。

关于申请材料的下载和提交
请将申请材料于上述截止日期前,根据您的所在地寄达相应的地址,截止日期前必须寄达,请提前寄出。注意:不接受通过邮件和传真提交材料。


下载申请材料,查看邮寄地址

请参考本中心官网

https://www.jpfbj.cn/grants/index_pro.php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期待大家踊跃报名申请!
※ 根据新冠肺炎的传播情况,各项目有可能会出现延期、变更和中止,请提前知悉。


国際交流基金(ジャパン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は、主に文化芸術交流、海外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日本研究・知的交流の三つの分野で事業を行っています。これらの分野には、それぞれ公募プログラムがあり、国際交流事業を企画・実施する個人や団体に対して、助成金、研究奨学金(フェローシップ)等を提供し、活動を支援しています。


上記3分野において、中国国内からご応募いただけるプログラムはそれぞれ以下のとおりです:


>>文化芸術交流

締切

海外展助成

2021年12月1日

翻訳出版助成

2021年11月19日

石橋財団·国際交流基金 日本美術リサーチフェローシップ

2021年12月1日



>>海外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

締切

海外日本語教師基礎研修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本語教師日本語研修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本語教師教授法総合研修

2021年12月1日

海外日本語教師オンライン研修

第1期:2021年12月1日

第2期:2022年2月20日

第3期:2022年4月20日

専門日本語研修—文化·学術専門家

2021年12月1日



>>日本研究·知的交流

締切

日本研究プロジェクト助成

2021年12月1日

日本研究フェローシップ

2021年12月1日


公募プログラムへの申請をお考えの方は、当基金本部のウェブサイトをご覧いただき、まず「申請資格、申請の手続き」で申請資格や申請の手続き等をご確認ください(はじめて申請される方はまず「はじめて申請される方へ」をお読みください。) また、よくあるご質問への回答は「FAQ」にまとめておりますので、適宜ご参照ください。

当基金本部のウェブサイト
日本語ページ

https://www.jpf.go.jp/j/program/index.html


英語ページ

https://www.jpf.go.jp/e/program/index.html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一部の内容は当センターのウェブサイト(日本語、中国語)でもご覧いただけます(https://www.jpfbj.cn/jp/grants/index_pro.php)。
※ 当基金本部のウェブサイトは外部リンクのため、開くまでには数分間かかることがあります。接続できない時は当センターにご連絡ください。
電話:010-8567-9511(月~金 9:00-17:30)
メール:jpfbj@jpfbj.cn


申請書のダウンロードと提出先
各プログラムの締切(必着)までに、申請者住所により、指定の提出先にご提出ください。下記のQRコードをスキャンして、提出先をご確認ください。e-mail やFAXでの提出はお受けしておりません。


申請書のダウンロードと提出先情報

(当センターウェブサイト)

https://www.jpfbj.cn/grants/index_pro.php


たくさんのご応募をお待ちしています。
※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の蔓延状況によっては、事業が延期、変更、中止になる可能性がありますので、あらかじめご了承ください。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活动推荐|松竹歌舞伎落地中国!#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活动推荐|松竹歌舞伎落地中国!

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松竹株式会社达成合作,并且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支持下,松竹大歌舞伎高清影像系列全面落地中国!

本月10月22日及24日率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和《阿弖流为》,目前也已全面开票,欢迎大家前去关注。


详情请看以下来自新现场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一直致力于高清影像放映的新现场又给大家带来新东西了!今年我们与松竹株式会社合作,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支持下,松竹大歌舞伎高清影像系列全面落地中国!


新片定档的好消息当然要先说,眼下,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将于10月22日和24日分别上映松竹歌舞伎的代表作《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和《阿弖流为》,目前已经在天桥艺术中心官网开票,尝鲜席位尽早下手!后续城市和排期正在不断解锁中。

另外,松竹歌舞伎高清影像系列特别首映活动将在10月18日在人艺首都剧场举办,具体详情请大家继续关注微信后续推送。

————————————-

歌舞伎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并逐渐发展为成熟剧种,歌舞伎演员清一色为男性,其妆容与服装华美,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观赏性极强。日语中,引人注目的动作、服装被称为“かぶき”,而这样的人称为“倾奇者(かぶき者)”,因此历史上选用同音的三个汉字:歌(か)、舞(ぶ)、妓(き)来为这种表演命名(后在明治时代定名为“歌舞伎”)。如今,歌舞伎与能剧、狂言并列为日本经典的传统表演艺术,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川丰春所绘浮世绘《歌舞伎芝居之图》


成立于1895年的松竹株式会社长期致力于歌舞伎等日本传统艺术的继承、发展和海外传播。1955年10月至今,歌舞伎在中国举行了5场公演,最近一次是201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歌舞伎名家中村雁治郎、中村芝玩、片冈孝太郎等为中国观众带来《义经千本樱》《恋飞脚大和往来》和《藤娘》等歌舞伎经典剧目。

日本松竹株式会社址


作为世界舞台艺术中的又一颗璀璨明珠,当历史悠久的歌舞伎艺术与高清现场影像这样的现代形式相碰撞,独特美学的再次焕发生机。此次新现场选取了来自松竹的4部歌舞伎作品,其中既包括传统歌舞伎剧目《连狮子》《女杀油地狱》《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也有近年来贴近年轻观众的新歌舞伎作品《阿弖流为》,既有剧情曲折情感细腻的文戏部分,也有一招一式赏心悦目的武戏部分,而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中村勘三郎的演绎、横跨影视与舞台的松本幸四郎、市川猿之助、市川中车等优秀演员的加盟,更吸引了大量戏迷与观众。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4部作品——

日本最著名的歌舞伎剧目之一
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领衔
充满诗性的凄美爱情悲剧
《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


女形特指日本歌舞伎中男扮女装出演女性角色的艺术传统,作为歌舞伎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将女形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本版由当代歌舞伎女形第一人、有着“日本梅兰芳”之称的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领衔主演,他对剧中主人公白拍子花子的传神演绎被无数人奉为圭臬,与其同台献艺的是日本歌舞伎新秀、舞台与影视多栖演员尾上菊之助,两人的合作精彩绝伦。

《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的灵感源自能剧《道成寺》,讲述的是少女将藏匿僧人的吊钟付之一炬,自己也幻化为蛇之后的故事:樱花盛开的道成寺中新铸的吊钟完工了,众僧人一同庆祝时,美艳的白拍子花子来访寺中。她着华衣乌帽,为寺中僧人起舞,用繁复多姿的舞蹈讲述着对此前恋人的思念,却又逐渐堕入疯癫,袭击众僧,并向吊钟袭去……


该剧久演不衰,兼具曲折的故事性与观赏性,是日本传统音乐和舞蹈的绝美配合,其舞美和服装设计也十分华丽精致,更有在台上运用“抽线变装”的技巧,展示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华服,值得观众细细品味作品的古典美与悲剧美。


脱胎于日本历史上的悲剧英雄故事
传统歌舞伎艺术当代化与商业化的典范之作
《阿弖流为》


作为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当代歌舞伎艺术在400年的传承中创新,票房与人气双丰收的《阿弖流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本剧改编自日本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阿弖流为在日本征讨虾夷的三十八年战争中曾扮演重要角色,松竹映画敏感抓住阿弖流为身上引人入胜的悲剧英雄气质,以歌舞伎的形式再现,阿弖流为和铃鹿的不离不弃之情、和英雄敌手田村麻吕的惺惺相惜之义,皆讴歌了人性中至纯至真的一面;弱小的虾夷与强大的大和实力相差悬殊,到底哪种才是族人自己的选择,哪种才是最好的选择,再次引发了国、族之辩。

在演员阵容方面,本版演员包括在当代日本歌舞伎中生代领军人物七代目市川染五郎(现袭名十代目松本幸四郎,曾主演歌舞伎剧目《女杀油地狱》)出演侠肝义胆的阿弖流为,另外还有著名歌舞伎演员中村勘三郎(十八代目)之子中村兄弟俩:哥哥中村勘九郎为歌舞伎新生代演员,出演麻吕,弟弟中村七之助曾出演好莱坞电影《最后的武士》,出演铃木。


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朝廷组织了帝人军队征伐北地的虾夷,以统一国家。因渎神而被流放的虾夷人阿弖流为回归部族并成为首领,他和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的田村麻吕必将正面相逢,是坚持抗争,还是听从族人内部的投降派蛮甲,究竟如何才能保护虾夷人民?


中村屋两代名演员同台演绎父子故事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山田洋次执导
《连狮子》


在巍峨的高岩之上,威猛的父狮精为了拣选小狮子的胆识,会将小狮子们推下山谷,只养育能自己爬上来的幼子。在挫折教育与恩威并施的鼓励中,小狮子终于飞身攀上高崖,自此父子狮皆成狮精,在山间戏花引蝶,守卫石桥。
《连狮子》的故事浅显易懂,以舞为主,但却无疑是演出频率超高的经典歌舞伎作品,细节丰厚而不觉乏味:它的一招一式间精雕细琢地塑造着不同的角色性格,透露出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高潮部分白毛老狮与红毛小狮的合舞酣畅淋漓、华美动人;而老狮子对于小狮子的挫折教育,迄今仍有现实意义。



本剧的导演是以《黄昏清兵卫》《幸福的黄手帕》等电影闻名的大师山田洋次。演员阵容则是中村屋父子同台,老狮子精由日本家喻户晓的名演员中村勘三郎饰演,小狮子精由子一辈中村勘九郎、中村七之助兄弟俩饰演,与剧中之义形成奇妙的互文,这样的呼应亦使得歌舞伎的传承精神格外动人,是为经典作品《连狮子》中弥足珍贵的版本。


松本幸四郎、市川猿之助、市川中车联袂出演
“日本莎士比亚”近松门左卫门传世之作
精彩呈现世话物醒世之音
《女杀油地狱》


江户时代剧作家、有着“日本莎士比亚”之称的近松门左卫门创作的《女杀油地狱》,是歌舞伎世话物中最值得观赏的剧目之一。本版由人气超高的中生代歌舞伎演员松本幸四郎与市川猿之助领衔主演,高丽屋十代目松本幸四郎(七代目市川染五郎)是日本当代歌舞伎演员的中坚力量,以《Super歌舞伎II海贼王》声名鹊起的市川猿之助则被誉为未来最有希望的花形演员之一;而以《鬼子来了》《拉贝日记》等影片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市川中车(本名香川照之)也在剧中饰演了角色。


《女杀油地狱》的故事发生在日本大阪,河内屋油坊的德兵卫在老板死后继承了店铺,与老板娘阿泽结婚并养育老板遗留下来的两个孩子。念在旧日主仆之谊,德兵卫对养子与兵卫宽厚有加,不敢严加管教,但与兵卫却日益骄纵,挥霍狎妓,斗殴滋事,更是假冒父亲的名字借了高利贷,当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偿还债务时,便一步步堕入了通向地狱的不归路……



世话物,又称世态剧,相对于围绕历史、武士公卿题材的时代物,世话物大多取材自市井阶层,生动鲜活,肌理丰厚。本剧将激烈的情节冲突设定于市井底层之中,对与兵卫的人性堕落过程进行了细腻刻画,从年轻时无伤大雅的任性、放浪诙谐,到最终酿成人命大祸,作者在流露出悲悯、唏嘘与警世之音外,寄寓着对日本近世社会变迁、人性与物欲关系变化的深刻思考,成为日本戏剧史上具有超越意义的不朽之作。


松竹歌舞伎系列近期排期
10月22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
10月24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阿弖流为》
 现已开票!点击“阅读原文”直达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环球影业、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1年6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达168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45地,放映超过7000场,观影人次超过60万人。放映由阿里大麦旗下的现场演出品牌Mailive联合运营推广,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大力支持,并共同倡导艺术包容、多元与无障碍。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消息发布#日本国…

#2022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开申请项目消息发布#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主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海外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大事业。针对这三大事业,本基金会通过公开申请项目,向策划并实施国际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金,奖学金(fellowship),支持他们的活动。

申请方法等详细信息请参考本基金会本部网站
日文页面↓
网页链接

英文页面↓
网页链接

※ 本基金会本部网站因为是外网,打开时可能需要花费数分钟时间,请您耐心等待。

随后,我们中心也将通过本中心官网和微信、微博用中文发布有关消息,敬请等待。